摘要:暑期档火药味十足,两部大片被网友疯狂对比,导演管虎一句话震惊全场!你猜他说啥?
暑期档火药味十足,两部大片被网友疯狂对比,导演管虎一句话震惊全场!你猜他说啥?
“别往坏里比,要往好里比!”
这可不是客套话,背后藏着电影圈的惊天变化。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看看北京首映礼上发生了什么,电影大佬们为啥突然这么团结?
先说说背景吧。
今年暑期档竞争压力大得吓人,电影一部接一部上映,个个都是高评分选手。
像《浪浪山小妖怪》、《南京照相馆》、《罗小黑战记2》这些,豆瓣评分全在8分以上,《长安的荔枝》也稳在7.6分了。
片子多,实力还都差不多,电影院排片抢得头破血流。
市场呢?
总票房可能比去年还低,上映电影数量却更多。比如大鹏的《长安的荔枝》,票房预测破10亿的,现在卡在6-7亿左右挣扎。
大家心里都清楚,谁掉队就会被“埋”,可奇怪的是,这次没人耍阴招;往年春节档那套施压排片、停密钥的把戏,今年看不见了。
电影宣传公司找水军黑对手?这就更别提了。
整个行业像约好似的,一起挥起“反内卷”大旗,互相加油打气。说实话,这变化太意外了,竞争压力越大,大家反倒越体面。
这不就是互惠共赢吗?
零和博弈玩到最后,谁都捞不着好处。
焦点回到《东极岛》首映礼。
8月初在北京那场活动,主创们跑影厅见观众,还搞线上直播,热度爆了。网友开始拿《南京照相馆》和它对比,毕竟两部片子题材都挺厚重,《南京照相馆》讲的是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故事,《东极岛》聚焦战争中的英雄传奇。
排片上,《东极岛》占34.8%第一,《南京照相馆》缩到30.6%第二。
按常理,导演们该互撕了吧?
结果管虎直接站出来发声。
直播中,制片人梁静感谢申奥为《东极岛》打call,管虎接过话茬说:
“我注意到很多人拿这两部片子比,避免不了。但要往好的方向比!《南京照相馆》非常棒,它和《东极岛》是互补关系,缺一不可。申奥是我同门师弟,如果我们联手把暑期档带热,把中国电影带热,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这话一出,现场都安静了。
管虎作为一位资深导演,这次《东极岛》成本高,回本压力山大,市场低迷下他本可以借机踩对手。
可他偏偏呼吁正面比较,你说是不是格局打开了?
说到这,导演申奥同样值得点赞。
他和《东极岛》没半毛钱关系,管虎的“七印象”主控项目,申奥的《南京照相馆》是上狮文化出品;但申奥在路演里多次为《东极岛》打call,这操作够大胆。
毕竟《东极岛》一上,排片肯定抢他的份额。有人说他傻,可我觉得这恰恰是智慧,申奥和大鹏的交情就说明问题。
两人6年前合作《受益人》,大鹏主演,申奥导演处女作。
当时大鹏名气更大,却反复强调“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还说申奥未来路长着呢。
如今预言成真,申奥拍出《孤注一掷》、《南京照相馆》都火了,大鹏也凭《保你平安》站稳脚跟。
这次《长安的荔枝》和《南京照相馆》同期上映,两人和气生财,没一点火药味。
申奥的格局不是装出来的——他明白市场整体火了,自己才有空间。这不比互黑强百倍?
电影圈就该这样,作品说话,别玩虚的。
梦幻联动还不止这些。
《东极岛》主演倪妮和《捕风追影》的梁家辉,最近在电影节同台,倪妮开玩笑说邀梁家辉看片,结果首映礼他真来了。
看完《东极岛》,梁家辉哽咽道:“哭了一晚上,你们表现太棒了。”
别忘了,《捕风追影》和《东极岛》也是竞争对手,梁家辉这举动,摆明了力挺同行。
这些细节透出一个信号:电影人终于醒过神了。
以前档期厮杀,斗得你死我活,结果是观众流失、市场萎缩,现在团结起来,反而创造共赢机会。
我看过数据,今年暑期档虽然票房压力大,但口碑整体提升了。
网友评论更理性,比如豆瓣上《东极岛》一堆好评说“水下戏紧张窒息,朱一龙浴血复仇爽燃,大场面过瘾”。
良性竞争带动品质,这不是双赢是什么?
这种变化来之不易,背后是电影人对行业的敬畏。管虎呼吁正面比较,不是作秀,而是看清了本质——互相拆台只会让市场更冷。
想想吧,中国电影这几年不容易,疫情后观众信心还没完全恢复。动不动就搞内斗,谁还敢投资大片?
管虎坚持拍大制作,像《东极岛》这种,成本高风险大,他需要支持,不要网上黑子们那样,电影都没去看,就大放厥词,看过才有发言权,这也是作为观众应有的底线!
申奥、大鹏、梁家辉的举动,传递的是尊重和专业精神,这比票房数字更有价值。
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人舒服,大家也不用看互黑热搜了,岂不美哉。
电影是艺术,更是产业,抱团取暖才能走远。
市场低迷只是暂时的,只要片子好,大家都会撑一把,网友的对比也不是坏事,管虎已经定了调——往好的方向比。
去影院看看《东极岛》,体验那份震撼;也别忘了《南京照相馆》,欣赏它的深度。
电影人都在努力,观众也得给点力,团结不是口号,是行动;暑期档热起来,中国电影才有未来。
你说呢?
来源:莲乡情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