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人们感到难过或影响人们心情的不是某些事实,而是人们对这些事实的加工和想象。让人们感到痛苦的是比较,也是来自语言的伤痛。有些人容易出现认知融合,很多人一直活在过去或者未来,每天都活在自己头脑中的各种念头中,甚至每天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而苦恼、悲伤、难过
(一)即使生活充满了无数的创伤和痛苦,让你痛不欲生、悲伤难过,甚至濒临死亡,它仍然是一份礼物。
(二)让人们感到难过或影响人们心情的不是某些事实,而是人们对这些事实的加工和想象。让人们感到痛苦的是比较,也是来自语言的伤痛。有些人容易出现认知融合,很多人一直活在过去或者未来,每天都活在自己头脑中的各种念头中,甚至每天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而苦恼、悲伤、难过。人们的思想不会让事物变好或变坏,但人们如果出现了认知融合的症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三)生活的写法是‘麻烦’。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境,总会遇到各种关卡,而很多人就被困在“牢笼”中。
(四)对我们来说,最具毁灭力量的牢笼就是自己内在的精神牢笼,而钥匙就在我们自己的口袋里。无论遭受了多大的痛苦,也无论那个牢笼多么坚固,我们还是有可能从束缚自己的牢笼中走出来。走出自己内在的牢笼虽然不容易,但值得一试。
(五)苦难是人生的常态,而受害者心态则可以选择。人们没有办法摆脱自己的逆境或他人的迫害,但可以选择自己的心态。究竟是选择受害者心态还是幸存者心态,这完全取决于你。
(六)有时候自私反而是好事,它让你学会自我关爱和自我关照。有时候自私反而是好事,它让你学会自我关爱和自我关照。
(七)我们总是能选择变通,灵活应对变化。但问题是,很多人遇到事情往往习惯于仓促调整或修改自己的计划。我们替别人承担了太多责任,让他们学会依赖别人而非自己,这也为我们滑入怨恨的深渊铺平了道路。
(八)我们总是能选择变通,灵活应对变化。但问题是,很多人遇到事情往往习惯于仓促调整或修改自己的计划。我们替别人承担了太多责任,让他们学会依赖别人而非自己,这也为我们滑入怨恨的深渊铺平了道路。
(九)自由取决于接纳我们不完美的整体,放弃对完美的苛求。
(十)如果我们摆脱了羞耻感,我们就不会让别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最重要的是,我们能选择如何与自己对话。
(十一)期待落空是人们的普遍体验。大多数人遭受痛苦是因为拥有某些不想要的东西或者想要某些没有的东西。
(十二)疗愈伤痛的不是时间,而是你在这段时间里做的事。
(十三)生活并不公平。当我们受伤的时候,我们会出现愤怒、焦虑、沮丧的情绪,这些都是合乎情理的表达。不过,无论我们遇到的事情是多么的令人难过或不公,我们都可以选择是用僵化的思维看待它还是保持心理灵活性和心理韧性。
(十四)人们生气往往是因为期待和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总认为一切都是另一个人的错,是对方加重了我们的情绪负担,可是真正让我们陷入牢笼的其实是我们自己不切实际的期待。
(十五)当我们的心灵被囚禁的时候,我们脑海中最为顽固的往往是破坏性信息。
(十六)悲伤有助于我们面对没有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并最终释放因此产生的情绪。悲伤也会给我们空间,帮我们认清现状,让我们选择从现在出发,去往哪个目的地。
(十七)只有你能决定一段关系是在消耗你还是在滋养你,但这不是能快速回答的问题。只有处理好自己的创伤,埋葬过往那些一直在拖拽你的东西后,你才能真正找到答案。
(十八)时光流逝,吾等亦随之改变。我们不能总是被困在过去,也不能陷在旧的模式中,更不能总是让自己的行为一成不变。我们现在就在这里,活在当下。我们抱持着什么观念、放下什么想法,以及朝着什么方向发展,都取决于我们自己。
(十九)你的人生并不取决于你从别人那里获得了什么,也不取决于你没有获得什么。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二十)沉默的愤怒是一种自我毁灭。如果你不积极主动、有意识地释放自己的愤怒,而是一直抱持着那些愤怒,你的身心就会受到巨大的伤害,沉默的愤怒是一种自我毁灭。
来源:可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