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少林因方丈释永信麻烦不断,那南少林在干嘛?不查不知道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8 05:42 3

摘要:1980年代,他才13岁。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背着简单的行李走进了泉州崇福寺的大门。他拜的老师叫周焜民。周老师是正宗南少林武术传人,也是泉州武术协会的老大。

2025年7月,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出事的消息传遍全国。各种说法满天飞。那个时候,泉州南少林寺的方丈释常定在干嘛。

他正带着弟子们在法国卢浮宫表演南少林功夫。外国观众都看呆了,拼命鼓掌叫好。这个南方少林寺的领头人,为啥能在全世界传播功夫文化。

1980年代,他才13岁。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背着简单的行李走进了泉州崇福寺的大门。他拜的老师叫周焜民。周老师是正宗南少林武术传人,也是泉州武术协会的老大

天天凌晨4点,天还是黑的小释常定就起来了。拿着根木棍当枪使,在硬邦邦的青石地上练习太祖拳。膝盖经常磕破流血,但是他不管,一直练一直练。

周老师看他有悟性,是个好苗子。就把压箱底的练功秘诀都教给了他。主要讲怎么配合呼吸发力,怎么用平静的心控制每一招。这些功夫,就是他后来搞“禅武合一”那个想法的根儿

1989年,他参加了一次很大的武术比赛。那一年他22岁,在全省的武术比赛里拿了冠军。这个冠军头衔很厉害。好多专业的武术队都想请他去。但是有一个人出现了,改变了所有事情

这个人就是香港的高僧元果法师。元果法师看了他的表演,又听说他不想去当职业选手。法师就说了一句话:“你的拳头再快,也没有你脑袋里的杂念快!”意思就是要他别光练拳。

这句话打动了释常定。结果,释常定拜元果法师为师,剃掉了头发,当了和尚。之后他去了闽南佛学院学佛法。每天都这样安排:天没亮起床念《金刚经》,下午研究完经文就去练拳

他把佛家讲的“放下”,融入到打拳里。每次出拳,不想着输赢,就感受自己呼吸的流动。这样练着练着,没想到他的太祖拳反而更快了,比别人快了30%都不止!

他真正的表演时间是在1995年之后。那几年真是他拿奖拿到手软的时候。比如北边的河南嵩山,那是北少林的天下。他带着南少林的真功夫去了。用那套融合了禅意的太祖拳打出来。

他们说没见过这种打法,刚猛里带着柔劲。这功夫让他们想到少林祖师达摩留下的《易筋经》,活生生地用出来了。打赢了北派高手,在自家地头也风光了。他还不满足。

他开始带着一群年轻的僧人组成的表演队到处走。跑到美国纽约那个超级有名的时代广场上表演。表演空手就能劈断厚厚的砖头。当时围着看的外国人太多了。足足有3000个外国人当场就要拜他为师,想学中国功夫!

跟着他去学拳的老外也不少。坚持下来的真有成就。比如一个意大利小伙子叫马可。跟了他整整七年。结果呢,这小子成了欧洲的散打冠军!到如今为止,拜在他门下学功夫的人,已经超过5000人了。

光是他最早带的大徒弟释理农,就在全国各种武术比赛里拿了不少金牌回来。网友们都喜欢比较,他们说北边的大和尚整天开公司搞产业。南边这位方丈,教的才是货真价实的传统功夫

别以为他只会打拳。这个人还有个绝活,会写字。而且写得特别好。2023年那会儿,在泉州办了一个文化展览。里面挂了一幅字儿,抄的《心经》。专家们去看了都大吃一惊。

那些字看起来很空灵,瘦瘦的又有劲儿。好些个懂行的都以为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僧弘一法师写的真迹呢。后来才搞清楚,原来是释常定写的。有搞收藏的老板特别喜欢。愿意出一百万的高价买下来。结果呢。

他眼睛都没眨一下,这钱也不要。让人家直接捐给庙里修禅堂去了。他写字那架势,跟他打拳一个样儿。每次拿起毛笔前,都要静坐一小会儿,调节自己的气息。才开始写。

手腕上用力,那感觉就像挥拳打出去一样。每一个笔画,勾啊划的。都带着功夫里“刚硬中要有柔软”的味道在里面。他亲口解释过这件事。

他说:“墨是黑色的,但人的心要像镜子一样干净明白”。他这个境界,懂书法的人都服气。书法协会的大领导看了,也只有点头佩服的份儿。

他管理泉州南少林寺的方法也很清楚。他定下了两条规矩。第一条硬规定。庙里的和尚必须天天练太祖拳。他把禅修的想法完全揉到打拳的动作里去了。出拳的时候心里想着“打破烦恼”。收拳的时候呼气想着“回到平静”。

这套练法,真能让那些年轻气盛的小和尚心静下来。第二条更狠,绝对不搞旅游开发那一套商业活动。 听说过这么一件事儿。有一家想赚快钱的大公司找他。要投资几千万把这个地方改成什么“禅武文化度假山庄”结果释常定一听就摆手拒绝了

他说:“真正的禅意在哪?是在点着青灯、翻着古书的老庙里找的。可不是盖几个带游泳池的豪华别墅就能有的东西。” 别人庙里的香火钱多了是大喜事。他这儿的香火钱都干嘛去了

统统都花在修补庙里那些老掉牙的古书,或者用来开不收费的武术班子上头了。你想想看这个对比。有人还在议论北边大和尚被传存款几十亿。

看看这位南少林方丈的脚上。他穿了三十年的鞋,就是那种最普通的布鞋,底儿都磨穿了也照样穿。

最近北少林寺出了事。很多人又开始讨论和尚到底该怎么修行了。那边新接手的住持叫释印乐。他现在号召大家搞“禅农合一”意思是和尚们也得种菜养活自己。但释常定这边呢。

他一直坚持南少林的根就是“禅武”,这两个字分不开。到底哪个更好?研究这些东西的老师傅们讨论过。他们觉得吧。“禅武合一”这个东西,直接告诉你身体和心灵是互相证明的。特别适合现在压力山大的普通人,练了能减压。

而且这套东西已经被外国人都接受了,成了咱们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一个响当当的大招牌! 搞“禅农合一”也不是不好。想法很纯朴。就是容易有个毛病。就是在一个小地方自己玩自己的,走不出去。

我挺赞成他徒弟说过的一句实在话。这个小和尚说的:“方丈师父常常教导我们。种地养活自己是基本需求练武功呢?是用拳头教那些不懂规矩、容易学坏的年轻人走正道。这才是真正的大善心、大慈悲啊!”

转眼到了2025年8月。北面那座赫赫有名的少林寺还在各种风言风语里挣扎。这位五十八岁的南少林方丈在干什么?

他还是穿着他那双旧得不能再旧的草鞋。站在院子里,手把手教一群孩子,一招一式地打着拳。你在他身上看不到什么值钱玩意儿。没有豪车,更别说别墅了。身边最多的就是写字的笔啊墨啊纸啊砚台啊。

还有他那双因为常年打拳、布满硬邦邦老茧的大手。就是这样一个人。默默守着自己相信的东西。我想,这才是真正“少林”两个字该有的意义吧。

在如今这个热闹得要命的世界里,能够真正守住自己心里那份平静。然后用自己的拳头和本事,把善良和正派传递给更多的人。

你们觉的是觉得一边种地一边修禅(禅农合一)好,还是像这样一边练功夫一边修禅(禅武合一)更好?

来源:小道消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