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明同行,沐浩荡长风——宁波深入实施文明素质工程综述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9 15:06 1

摘要:一次次文明实践,明礼仪、倡新风;一场场文化活动,提素养、振精神;一个个身边好人,树榜样、聚力量……甬城的温暖场景、幸福画面,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开展。

“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标识

一次次文明实践,明礼仪、倡新风;一场场文化活动,提素养、振精神;一个个身边好人,树榜样、聚力量……甬城的温暖场景、幸福画面,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开展。

文明,铸就一座城市的灵魂,沉淀着最深沉的精神力量。2005年,宁波深入实施文明素质工程,以精神塑造、文化熏陶、实践推动等途径,不断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0年来,宁波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牵引性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改进创新,积极探索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新机制新场景新品牌,将文明创建融入城市血脉。

如今,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的殊荣熠熠生辉,“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的城市品牌深入人心,一座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正以文明之姿拥抱时代。

价值引领,

让“德善之风”吹拂四明大地

城市文明的高度,始于每一个个体的道德自觉。20年来,宁波持之以恒夯实道德根基、培树道德典型、深化道德实践,让“崇德向善”从理念化为行动,从风尚沉淀为基因,不断彰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文明高度、精神厚度和人文温度。

点亮万家灯火的“时代楷模”钱海军;挺身而出的“挡刀女孩”崔译文;向山区孩子播撒科学种子的“魔法爷爷”忻元华;26次向甬城汇出善款的神秘好人“顺其自然”……不断涌现的凡人善举,让“德”“善”的力量直抵人心。

“爱心宁波 尚德甬城”2024年第一二季度宁波市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交流活动

托举向善的光,释放崇德的热。如今,全市共涌现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3人、“中国好人”123人,浙江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7人、“浙江好人”380人。除此之外,6户全国文明家庭、72个全国文明单位、7所全国文明校园,亦是解码这座崇德向善之城的一扇窗口。

不断攀升的数字,是宁波坚持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繁枝硕果,更是这座城市崇德向善、薪火相传的温暖回响。

让道德之树常青、文明之花常开,宁波以制度之力护航。率先制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行动纲要》,出台《宁波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意见》,印发《宁波市道德模范关爱礼遇实施办法(试行)》……一系列举措如春风化雨,滋养着“见贤思齐”的社会土壤,“爱心宁波·尚德甬城”品牌熠熠生辉。

如今,文明有礼、崇德向善成为市民内心自觉,垃圾分类、文明就餐、文明交通、文明乡风、文明旅游等“十大文明好习惯”养成行动有序推进,“宁波有你,彬彬有礼”蔚然成风。

以文化人,

让“人文暖流”浸润城乡肌理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文明城市建设,始终离不开群众文化素质的持续提升。

在宁波,以书为媒、以艺为桥,一系列浸润人心的文化实践,让这份提升变得具体可感。

去年4月,天一阁前响起的琅琅书声,点燃了这座城市的阅读热情。宁波创新推出“我陪孩子读经典”全民阅读品牌,以家长陪读、老师引读、名人领读、社会伴读、远程共读的多元形式,将阅读变成一场处处可及、全民参与的文化盛会。

用走读的方式感受家乡历史文化,在农家书屋里打开名著世界,聆听名师大家分享“阅读人生”……2024年,全市开展各类阅读活动1.3万余场次,一本本“小读本”撬动城市“大文明”。

科学精神的培育,同样是文化素养的重要拼图。“院士开讲啦”讲座特邀施一公、郑纬民等一批院士、科学家与宁波学生面对面交流,点燃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热情。

“英雄航天员”桂海潮在甬作航天精神主题报告

去年,“英雄航天员”桂海潮在甬作航天精神主题报告,“航天圆梦”的经历令在场人员深受感染,更为孩子们播下了“科学梦”的种子。

文化的暖流,滋养着城市肌理,更流淌进乡村角落。镇海永旺村文化礼堂传来袅袅越音,北仑水俞村文化礼堂内鼓乐齐鸣……宁波持续实施“天天演”文化惠民工程,让优质文化资源跨越城乡边界。

29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000多个农村文化礼堂、52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基地)等基层阵地,成为文化惠民的“主舞台”。高雅艺术进基层活动自2005年实施以来,已送戏下乡6000多场次,联动各区(县、市)送戏下乡10万余场,惠及群众2000多万人次。

文化,正以最鲜活的方式,提升着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共建共享,

让“文明坐标”标注幸福刻度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宁波的文明创建,从来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民参与的“大合唱”。从街巷里的细微改变到城市治理的创新实践,文明创建始终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

从制定实施《宁波市公筷使用规定》、修订《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到推行“文明礼让斑马线”、打造“最美上学路”,再到建设“浙里甬文明”数字赋能应用场景等,一系列首创性、标志性成果示范全国。

220余条“七彩惠民路”,串联起160余所(个)学校、医院、菜市场、社区等周边的暖心路;“席地而坐”城市客厅,成为市民漫步休憩、共享洁净的舒心地;15分钟生活圈、文化圈、托幼圈、养老圈,将群众的“小确幸”圈入日常经纬……这些城市街巷的文明坐标,连着民生,更映照出幸福。

四眼碶小学樱花校区的“最美上学路”

近年来,宁波突出为民惠民靠民的创建理念,创新推出“我们的”系列文明培育行动,持续推进“我们的家园”“我们的节日”“我们的家风”等行动,特别是“我们的家园”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推出无物业小区管理、关爱“一老一小”、“红色课堂”、“家园共享”等项目800余个,组织开展文明养犬、环境整治、文明家宴等实践活动500多场次。

从“一域精彩”迈向“全域精彩”,农村添上浓墨一笔。海曙探索推广“文明家宴”,深化移风易俗,引领文明新风尚;鄞州上李家村推出“乡村德治20条”,撬动基层治理……以深化“千万工程”为引领,宁波农村走出了一条精神提起来、文化留下来、环境靓起来、生活富起来的发展路子。截至目前,宁波共建成全国文明村镇53个、省级文明村镇232个。

久久为功,与时偕行。从钱海军的“一盏灯”到志愿服务的“满天星”,从天一阁的“读经典”到文化礼堂的“续文脉”,20年深耕细作,文明早已化作可触可感的幸福,在这座城的角角落落浸润、铺展。

站在新的起点,宁波正以更昂扬的姿态,让文明之潮奔涌,让德善之花怒放,让“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的城市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编辑:徐嘉胤 二审:朱琳 三审:王剑锋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鼓励

来源:文明宁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