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缘》栏目即将播出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选送的纪录片《中华第一舟》,讲述的是法国航海家冯克礼与8000年前在萧山出土的“中华第一舟”的故事。
央视再次聚焦湘湖!
萧山八千年前独木舟的故事
将于明日(8月10日)
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缘》栏目播出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缘》栏目即将播出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选送的纪录片《中华第一舟》,讲述的是法国航海家冯克礼与8000年前在萧山出土的“中华第一舟”的故事。
在萧山湘湖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里,展陈着一艘独木舟。这艘独木舟发现于2002年11月,舟体前端保存基本完整,后端已被挖失,残长5.6米,经过碳十四年代测定确认距今8000年。
这艘独木舟见证了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第一批弄潮人,是如何从山地走向沿海平原的。这对于人类的文明史,世界的造船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艘独木舟就是“中华第一舟”,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舟之一。
冯克礼10年前来到中国浙江。他出生于法国西部布列塔尼半岛的航海世家,族人当水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52年。在冯克礼27岁那年,他驾驶10米长的小船,从法国南部的蔚蓝海岸戛纳出发,历经18天的航行,抵达加勒比海的圣马丁岛,横渡了地中海。
一次偶然的机会,冯克礼来到湘湖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惊叹于世界上最早的船之一“中华第一舟”。之后他看到席龙飞教授写的《中国古船图说》,书里有专门的篇幅介绍“中华第一舟”,冯克礼决定留在中国翻译法语版《中国古船图说》。
他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翻译了这本书,并且在法国的Ancre de Marine出版社出版,在为中国舟船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与中国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成为中法文化的传播者,中法民间友谊的缔结者。
节目通过冯克礼与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馆长、中国古船研究所所长在舟船文化上的交流,以及他与中国同事、中国邻居在工作生活中的情感互动,展现了冯克礼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一个法国人发自肺腑的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法国航海家冯克礼与代表跨湖桥文化的“中华第一舟”的相遇,引发了中法文化交流的热门话题。《中华第一舟》之前在浙江国际频道播出,并在海内外矩阵以及央视频、中国蓝新闻APP、美丽浙江抖音号宣传后,获得广泛好评。
《中华第一舟》从中法文化交流的大格局出发,从一个法国人和一艘中国古船的小切口进入,讲述了一个外国人与浙江文化的真实故事。该片人物故事饱满丰富,镜头语言自然流畅,从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化场景落笔,蕴藏的是文化无国界的国际化传播理念。
来源:萧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