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过度用药怎么调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9 11:11 1

摘要:一位老年女性患者,近一年来经常感到身体不适,不是胃有毛病就是心脏有毛病,经常三更半夜吵着家属要求到医院就诊。一年来住院无数次,检查也无数,最后在神经专科医院诊断为患了焦虑抑郁症。经过半年多的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明显缓解了,不再总是担心身体出什么问题了,但病人出现

一位老年女性患者,近一年来经常感到身体不适,不是胃有毛病就是心脏有毛病,经常三更半夜吵着家属要求到医院就诊。一年来住院无数次,检查也无数,最后在神经专科医院诊断为患了焦虑抑郁症。经过半年多的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明显缓解了,不再总是担心身体出什么问题了,但病人出现了嗜睡现象,每天需要睡觉15小时以上,甚至坐着就能入睡、没精打采、疲乏无力、饮食不思、吃饭都能睡着。家属担心患者健康问题,带来就诊。就诊前患者服用药物如下:劳拉西泮一片,每晚睡前吃、度洛西汀早晚各一片、曲挫酮每晚一片。

一:存在的问题

很明显患者出现了另外一些问题。当前患者由于焦虑抑郁用了三种药物:劳拉西泮、度洛西汀和曲唑酮。目前焦虑抑郁得到缓解,但出现过度嗜睡,每天睡15小时以上。

从图片中的药物信息来看,这三种药都可能引起嗜睡。劳拉西泮是苯二氮䓬类药物,常见副作用就是镇静;度洛西汀虽然是抗抑郁药,但刚开始使用可能会让人疲劳;曲唑酮本来就是小剂量用于助眠的,它的镇静作用在老年人身上尤其明显。三种都有镇静作用的药叠加使用,对老年人来说可能负担太重了,尤其老年人,代谢比较慢,用久了,可能存在蓄积、作用叠加问题。

劳拉西泮每晚一片(1mg),对老年人来说这个起始剂量偏高;度洛西汀早晚各一片(共40mg)还可以,但曲唑酮每天50mg对老年人可能就太多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体内的代谢减慢,这些药物一起使用可能存在蓄积的现象。

针对病人焦虑有明显缓解,但出现嗜睡的情况,我们需要着重解决嗜睡问题。

二:三个药物的药理作用对比分析

1. 劳拉西泮为苯二氮䓬类药物,其作用机制是增强GABA(γ-氨基丁酸)神经递质活性,起到抑制神经元兴奋性的作用,具有抗焦虑的作用,能够快速缓解紧张、恐惧情绪(15~30分钟起效);同时还有镇静催眠作用,能够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长(持续6~8小时);此外还有抗惊厥与肌松作用,能够抑制异常放电,缓解肌肉痉挛;其代谢特点是经肝脏代谢,半衰期10~20小时,在老年患者身上易导致蓄积;

2. 度洛西汀为SNRI类抗抑郁药,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浓度。核心作用是抗抑郁,能够改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3天达稳态血药浓度);还有抗焦虑作用,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此外还有镇痛作用,能够缓解糖尿病神经痛、纤维肌痛;代谢特点是经CYP2D6和CYP1A2代谢,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

3. 曲唑酮为SARIs类抗抑郁药,其作用机制为拮抗5-HT2A受体,轻度抑制5-HT再摄取,阻断H1组胺受体;核心作用是抗抑郁,中高剂量(150~600mg/d)能够改善抑郁情绪;同时还有镇静催眠作用,低剂量(25~150mg/d)延长慢波睡眠,减少夜间觉醒;还可辅助治疗、缓解SSRIs/SNRIs引起的失眠及性功能障碍;其代谢特点为经CYP3A4代谢,半衰期6~11小时,食物能够延缓其吸收;

根据三个药的作用机理和特色,结合当前患者用药情况,度洛西汀能够抗抑郁,改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还有抗焦虑作用,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早晚各一片(共40mg)还可以,因此暂不调整;劳拉西泮经肝脏代谢,半衰期10~20小时,老年患者易蓄积,每晚一片(1mg),对老年人来说,剂量偏高;曲唑酮经CYP3A4代谢,半衰期5~9小时,食物延缓其吸收,每天50mg,对老年人可能太多,因此我们重点需要调整这两个药物的使用!

三:如何调整

①曲唑酮的调整:JAMA研究显示:曲唑酮半衰期6-11小时,对老年人镇静作用显著,当曲唑酮剂量≥50mg/d时嗜睡率超30%,因此可将当前的曲唑酮剂量调整为半量25mg/d(半片),睡前1小时服用;

②劳拉西泮的调整:根据美国老年医学会(AGS)制定的Beers标准:苯二氮䓬类药物在老年人中使用,存在易致跌倒/认知障碍的情形,尤其与曲唑酮的联合使用存在中枢抑制叠加的可能,患者容易出现嗜睡、呼吸抑制的情况,建议尽量避免联用或严格监控剂量。因此劳拉西泮剂量调整为每晚半片(0.5mg/次),且仅在焦虑发作时使用,不必每晚固定使用。或改为半衰期更短的奥沙西泮。

因此,当下给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首选度洛西汀(单药治疗),若失眠突出可联用小剂量曲唑酮(25mg),必要时短期用劳拉西泮或奥沙西泮(≤2周),用于控制症状;可能是比较好的思路。

来源:小高医生健康之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