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她叫卫子夫,一个改写了汉朝历史的传奇女子。
从平阳府中卑微的歌姬,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再到含恨自尽的弃妇,她的一生如烟花般绚烂而短暂。汉武帝刘彻为了她打破宫中所有规矩,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宠爱,她以为从此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谁知二十年的恩爱夫妻,一朝反目成仇人。
当爱情变成习惯,激情化作厌倦,帝王心中的猜疑就成了最致命的毒药。
这不仅是一个女人的悲剧,更是人性最残酷真相的血泪见证——在这个世界上,真心最容易被辜负,也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
椒房殿内,白绫还在那里轻飘,上面斑斑血迹已经干涸。宫女们战战兢兢地收拾着,谁也不敢多看一眼。这里曾经是大汉朝最尊贵的女人居住的地方,如今却成了死亡之地。
可谁还记得,二十多年前,那个在平阳公主府邸中轻歌曼舞的少女呢?
那时的长安城正值春暖花开,年轻的皇帝刘彻刚刚亲政不久。
这个十八岁的君王血气方刚,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尤其是在处理了几个不听话的大臣之后,他更需要找个地方放松放松。
“陛下,今日到臣府上小憩如何?”平阳公主笑着提议。
刘彻点点头:“也好,朕正想出宫走走。”
平阳府邸向来以歌舞闻名,府中养着十几个美貌的歌姬。刘彻到的时候,正是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庭院里灯火通明。
“来人,把府中的歌姬都叫来,为陛下助兴。”平阳公主吩咐道。
不一会儿,十几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鱼贯而入,一时间丝竹声声,莺歌燕舞。
刘彻懒洋洋地斜倚在软榻上,一边喝酒一边看着这些女子的表演。说实话,他见惯了宫中的歌舞,这些也不过如此。
正当他有些兴致缺缺的时候,角落里传来一阵清亮的歌声。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这是《白头吟》。刘彻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淡青色衣衫的女子正在轻声吟唱。
她不像其他人那样浓妆艳抹,只是简单地挽了个发髻,插了一支白玉簪子。但就是这份素净,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女子中反而显得格外醒目。
“那个,过来。”刘彻指了指她。
女子有些慌张,低着头走过来:“奴婢卫子夫,见过陛下。”
“抬起头来。”
卫子夫慢慢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的面孔。她的眼睛很干净,像春天的湖水一样,没有一点杂质。在这个到处都是算计的宫廷中,刘彻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纯净的眼神了。
“刚才那首《白头吟》,是谁教你的?”刘彻问道。
“回陛下,是奴婢自己学的。小时候听说书先生讲过卓文君的故事,觉得这首诗很好听。”卫子夫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天然的羞涩。
刘彻来了兴致:“那你再唱一遍。”
卫子夫不敢拒绝,重新唱了一遍。这次刘彻听得更仔细,发现她的声音里有一种特别的韵味,不是那种矫揉造作的甜腻,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
宴席散后,其他人都退下了,刘彻却故意留了下来。
“你叫卫子夫?”
“是的,陛下。”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回陛下,奴婢还有一个弟弟叫卫青,现在在府中当差。”
刘彻点点头,继续问道:“你在这里过得可好?”
卫子夫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会关心她这样一个小小歌姬的生活。她老实回答:“公主待奴婢很好,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有时候会想,如果能有一个真心相待的人就好了。”说完这话,卫子夫自己都脸红了,觉得自己说得太多了。
刘彻却笑了。在这个人人都想从他身上得到什么的地方,这个女子居然只是希望有人真心相待。这份简单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两人就这样一直聊到深夜。卫子夫发现,抛开皇帝的身份不说,刘彻其实也只是一个年轻人,一个渴望有人真心理解的年轻人。
而刘彻也发现,和卫子夫聊天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她不会阿谀奉承,也不会察言观色,就是很自然地和他说话。
三天后,一道圣旨传到平阳府:卫子夫入宫,封为贵人。
消息传出,整个平阳府都震惊了。要知道,卫子夫只是府中一个普通的歌姬,连侍妾都不算,居然一步登天成了贵人。
“姐姐,你真的要进宫吗?”卫青拉着姐姐的手,有些舍不得。
卫子夫也有些不舍,但她知道这是不能拒绝的:“青儿,你要好好的,姐姐会照顾你的。”
入宫那天,卫子夫坐在华丽的轿辇里,心情五味杂陈。她知道从今往后,自己的人生就彻底改变了。但她不知道的是,她这一去,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个帝国的历史。
卫子夫入宫后,刘彻对她的宠爱让所有人都看不懂。
按照宫中的规矩,新入宫的嫔妃都要先在偏殿住一段时间,等皇帝有空了才能召见。可刘彻居然让卫子夫住进了仅次于皇后寝宫的椒房殿,这在宫中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甚至连太皇太后都忍不住问道:“这丫头到底有什么魔力?”
02卫子夫入宫三个月,刘彻就下诏册封她为贵人,打破了宫中“新人入宫一年后才能晋封”的惯例。这道圣旨一下,朝野震动。
“陛下,这恐怕不合礼制。”太傅苦口婆心地劝谏。
刘彻挥挥手:“朕自有打算,不必多言。”
其实刘彻心里很清楚,自己就是喜欢卫子夫这个人。
她身上有一种别的女人没有的东西,那就是真诚。在这个到处都是算计的宫廷中,卫子夫就像一股清泉,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适。
椒房殿里,卫子夫正在为刘彻调制胭脂水粉。这本来是宫女太监的活计,但刘彻就是喜欢看她亲自动手。
“陛下,您的皮肤有些干燥,这胭脂里加点蜂蜜会好一些。”卫子夫一边调制一边说道。
刘彻靠在软榻上,看着她专注的样子,心里觉得特别温暖。
这种感觉他在别的女人身上从来没有体验过,那些妃嫔要么是战战兢兢不敢说话,要么就是花言巧语想要讨好他。只有卫子夫,会真心关心他的皮肤好不好,会为了一点小事忙前忙后。
“子夫,你说朕像什么?”刘彻忽然问道。
卫子夫想了想,认真地说:“陛下像春天的风,有时候温和,有时候凌厉,但总是让人觉得有希望。”这个比喻让刘彻很满意。
在别人眼里,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是要顶礼膜拜的天子。只有卫子夫,会把他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夜深了,刘彻拉着卫子夫在御花园里漫步。月光洒在石径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陛下,您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卫子夫轻声问道。
刘彻想了想:“小时候的朕很孤独,母后忙着朝政,父皇身体不好。宫里的人都对朕毕恭毕敬,但朕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
“那一定很辛苦。”卫子夫的声音里带着心疼。
刘彻停下脚步,看着她:“所以遇到你,朕觉得很幸福。”
卫子夫脸红了,低下头不敢说话。但心里却涌起一阵暖流,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这样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子,居然能让这个世界上最尊贵的男人感到幸福。
从此以后,刘彻几乎每天都要到椒房殿。有时候是处理政务累了过来休息,有时候是纯粹想见见卫子夫。宫中的其他妃嫔看在眼里,心里各有各的想法。
“这个卫贵人到底有什么本事,居然让陛下这么着迷?”王美人酸溜溜地说道。
“听说她出身卑微,不过是个歌姬出身。”李夫人不屑地撇撇嘴。
“出身卑微又如何,人家现在可是陛下的心尖尖。”其他人也议论纷纷。
卫子夫对这些议论并不在意,她只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白天的时候,她会为刘彻准备各种小物件,晚上的时候,她会陪刘彻聊天说话,有时候还会为他缝制衣物。
“陛下,这件龙袍的袖口有些磨损了,我重新给您绣一下吧。”卫子夫拿着针线,认真地缝制着。
刘彻看着她低头缝衣的样子,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
这种普通夫妻般的生活,是他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在卫子夫面前,他不是什么皇帝,就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一个需要女人关怀的男人。
一年后,卫子夫怀孕了。刘彻高兴得不得了,立即下诏加封卫子夫为夫人,并且开始考虑立她为皇后的事情。
“陛下,立后乃是国家大事,需要慎重考虑。”丞相提醒道。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刘彻的态度很坚决。
九个月后,卫子夫生下了太子刘据。刘彻抱着儿子,看着虚弱但依然美丽的卫子夫,心中更是认定了她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女。
册封大典那天,卫子夫身穿凤袍,头戴凤冠,正式成为大汉朝的皇后。她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心中既激动又忐忑。
“朕今日册封卫氏为皇后,望朝野上下共同辅佐。”刘彻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
从这一刻开始,卫子夫从一个平阳府的歌姬,变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她的弟弟卫青也因此飞黄腾达,成为宫中的重要人物,整个卫氏家族都跟着沾光,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但卫子夫并没有因为地位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她依然像以前一样关心刘彻的起居,为他操心各种小事。两人相处起来,还是像当初那样自然和谐。
“子夫,有了你,朕觉得这个天下都变得有意思了。”刘彻拉着她的手说道。
卫子夫靠在他的肩膀上:“臣妾也是,能遇到陛下,是臣妾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那时候的他们,谁也没想到,这种美好的日子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时间这把刀,会慢慢削弱所有的激情,而帝王的猜疑心,更是会摧毁世间所有的美好。
03十年过去了,卫子夫从十八岁的少女变成了二十八岁的成熟女人。她依然美丽,但脸上多了一些岁月的痕迹。更重要的是,她对刘彻的那种小心翼翼的崇拜,已经变成了妻子对丈夫的习惯性关怀。
这种变化最开始的时候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
“陛下,您今天又熬夜了,这样对身体不好。”卫子夫像往常一样关心着刘彻的作息。
刘彻正在批阅奏折,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声:“嗯,知道了。”
“我让御膳房给您准备了燕窝粥,您趁热喝了吧。”
“放在那里就行。”刘彻的语气有些不耐烦。
卫子夫愣了一下,以前刘彻最喜欢她亲自喂他喝汤,今天怎么了?
她把粥放在案几上,想再说点什么,但看到刘彻专注的样子,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其实刘彻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些烦躁。卫子夫还是那个卫子夫,还是那样温柔体贴,还是那样美丽动人。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觉得有些腻了。也许是因为太熟悉了,也许是因为太容易得到了,总之就是没有了当初的那种激动和新鲜感。
正在这时,太监来报:“陛下,李家送来的女儿已经到了,正在偏殿等候。”
刘彻抬起头:“让她过来。”
不一会儿,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走了进来。她长得很美,有一种青春少女特有的娇媚。最重要的是,她身上有一种卫子夫已经失去的东西——那种初次见到皇帝时的紧张、羞涩和崇拜。
“臣女李妍见过陛下。”少女的声音微微颤抖,显然是紧张到了极点。
刘彻看着她,忽然想起了当年第一次见到卫子夫时的情景。那时候的卫子夫也是这样紧张,这样羞涩,这样让人心动。
“抬起头来。”
李妍慢慢抬起头,眼中满含着崇拜和仰慕。这种眼神让刘彻感到久违的满足感,这是卫子夫现在的眼中再也看不到的东西了。
从这一天开始,刘彻开始频繁召见李妍,并且很快就册封她为李夫人。
相比之下,他到椒房殿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卫子夫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试过更加温柔体贴,试过更加关心刘彻的起居,但这些努力似乎都起了反作用。
“陛下,您今天脸色有些不好,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卫子夫关切地问道。
“朕很好,不用你操心。”刘彻的语气有些冷淡。
“那我去给您煎点安神的汤药?”
“不用了,朕不需要。”
“可是...”
“够了!”刘彻忽然发火了,“朕说不需要就是不需要!你怎么这么多事?”
卫子夫被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了一跳,眼中涌出泪水。她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以前刘彻最喜欢的关怀,现在却成了他厌烦的理由。
刘彻看到她的眼泪,心里也有些不忍,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他发现,卫子夫的每一个关怀的举动,在他眼中都变成了一种负担。她太了解他了,太知道他的习惯了,这种被人摸透的感觉让他很不舒服。
更让他不舒服的是,他开始不自觉地把卫子夫和李夫人做比较。
李夫人年轻,有活力,每次见到他都是满眼的崇拜。而卫子夫虽然也温柔,但那种温柔里面已经没有了激情,只剩下了习惯。
“陛下最近很少来椒房殿了。”卫子夫试探着说道。
“朕政务繁忙。”刘彻敷衍地回答。
“可是我听说陛下经常去李夫人那里。”
刘彻皱起眉头:“你在监视朕?”
“臣妾不敢,只是...”
“只是什么?你觉得朕不应该去别的妃嫔那里?”刘彻的语气越来越冷。
卫子夫摇摇头:“臣妾不是这个意思,臣妾只是想知道,是不是臣妾哪里做得不好?”
看着她小心翼翼的样子,刘彻心中忽然涌起一阵厌烦。这种战战兢兢的讨好让他觉得很不舒服,他更喜欢李夫人那种天然的娇媚,而不是卫子夫这种刻意的温顺。
“你没做错什么,朕只是需要一点新鲜感。”说完这话,刘彻转身就走了。
卫子夫愣愣地站在那里,眼泪止不住地流。她不明白,同样是关心,为什么以前是爱,现在却成了负担?同样是温柔,为什么以前是珍宝,现在却成了无趣?
宫中的其他人很快就察觉到了这种变化。那些以前对卫子夫阿谀奉承的人,开始改变态度。而那些以前被冷落的妃嫔,则开始幸灾乐祸。
“看来卫皇后也有失宠的一天啊。”
“早就说了,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
“听说李夫人现在可得宠了,陛下天天往她那里跑。”
这些议论声传到卫子夫耳中,让她更加痛苦。她开始怀疑自己,开始检讨自己的一言一行,试图找出让刘彻不满的地方。可是她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错了。
就在众人都以为只是寻常的冷落时,一件小事彻底改变了刘彻对卫子夫的态度。从此,他看她的眼神里不再是厌烦,而是多了一丝寒意,一丝杀机。
04这件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秋日午后。刘彻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心情不错。最近李夫人又怀孕了,而且朝堂上的事情也处理得很顺利,唯一让他有些不爽的就是卫氏外戚的权势越来越大。
卫青现在是大将军,掌管着大汉朝一半的兵力。卫氏家族的其他人也都在朝中担任要职,整个朝廷快成了卫氏的天下了。这让刘彻心中很不痛快,但碍于卫子夫的面子,他一直没有发作。
正想着这些,外面传来通报声:“皇后娘娘求见。”
“让她进来。”刘彻头也不抬地说道。
卫子夫小心翼翼地走进来,脸上还带着紧张的神色。自从刘彻开始冷落她,她每次见他都变得格外小心,生怕说错什么话。
“陛下,臣妾有事想求您。”卫子夫轻声说道。
刘彻放下手中的毛笔,抬头看着她:“什么事?”
“是关于卫青的。”卫子夫咬咬唇,“听说陛下对他最近的一些做法有些不满?”
刘彻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卫青最近确实有些过分,仗着自己是皇后的弟弟,在朝中颐指气使。前几天刘彻刚刚在朝会上敲打了他几句,没想到卫子夫这么快就知道了。
“朕和卫青的事,你知道了?”刘彻的语气有些危险。
卫子夫察觉到了他的不悦,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卫青虽然有些不懂事,但他对陛下是忠心的。还请陛下看在臣妾的面子上,不要太苛责他。”
这句话就像一根火柴,瞬间点燃了刘彻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
他猛地站起来,怒视着卫子夫:“好啊!朕就知道你早晚会露出真面目!”
卫子夫被他的怒火吓了一跳:“陛下,臣妾不明白您的意思...”
“不明白?”刘彻冷笑道,“朕在朝会上刚刚说了卫青几句,你马上就知道了,还跑来给他求情。你说你不明白?”
“臣妾只是听说...”
“听说?你在朝中安插了多少眼线?朕的一举一动你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刘彻越说越愤怒,所有的猜疑都在这一刻爆发了。
卫子夫急忙解释:“陛下,您误会了!臣妾没有安插什么眼线,是卫青自己告诉臣妾的。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所以...”
“住口!”刘彻打断了她,“到了这个时候你还在撒谎!朕现在终于明白了,你接近朕从始至终都是为了卫氏家族,为了让你的弟弟飞黄腾达!”
这个指控让卫子夫彻底慌了。她跪在地上,眼泪如雨下:“陛下,您怎么能这样想臣妾?臣妾对您的感情天地可鉴!”
但刘彻已经听不进去了。他的脑海中开始重新审视这些年和卫子夫相处的点点滴滴。她的温柔,她的关怀,她的体贴,在这一刻都变了味道。
他想起了卫子夫总是在自己面前提到卫青,总是为卫氏家族的事情操心。以前他觉得这是手足之情,现在却觉得这是算计。他想起了卫子夫对自己的生活习惯了如指掌,以前他觉得这是爱的表现,现在却觉得这是监视。
“朕待你如珠如宝,给了你皇后的位子,给了你至高的荣华富贵,可你呢?你把朕当作什么?一个可以利用的傻子?”刘彻的声音越来越冷。
“陛下,不是的,真的不是这样的!”卫子夫哭得梨花带雨,“臣妾对您的感情从来都是真心的,从来没有想过要利用您!”
但她越是解释,刘彻越是不信。在他看来,这些眼泪也都是伪装出来的。一个能够算计自己十几年的女人,演戏还不是易如反掌?
“从一开始你就是有预谋的,对不对?”刘彻一步步逼近卫子夫,“从平阳府那次相遇,到后来的恭顺温柔,再到现在为卫青求情,这一切都是你们卫氏家族的计划!”
“没有!真的没有!”卫子夫哭得快要崩溃了,“陛下,臣妾只是担心卫青,他是臣妾唯一的亲人了。臣妾不求别的,只求陛下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不要太为难他。”
“往日的情分?”刘彻冷笑道,“什么往日的情分?都是你演出来的戏罢了!”
他转过身,不再看卫子夫,声音里带着彻骨的寒意:“朕现在终于想明白了,你这个女人心机深沉,手段高明。朕居然被你蒙蔽了这么多年,真是可笑!”
卫子夫跪在地上,浑身颤抖。她发现无论自己怎么解释,刘彻都不会相信了。在他心中,自己已经从一个真心相爱的妻子变成了一个心机深沉的阴谋家。
“陛下,如果您真的这样认为,那臣妾也无话可说。”卫子夫擦干眼泪,声音虽然哽咽但态度却变得坚决,“但臣妾可以对天发誓,臣妾对您的感情从来都是真心的,从来没有过一丝虚假。”
刘彻回过头,看着她倔强的样子,心中的杀意更浓了。在他看来,卫子夫这是在负隅顽抗,是在继续欺骗自己。
“很好,既然你不肯承认,那朕就让你明白什么叫做帝王的怒火!”刘彻的声音如寒冰一般,“从今往后,你就给朕老老实实地待在椒房殿里,哪里都不许去!”
说完,他大步走出御书房,留下卫子夫一个人跪在那里。
从这一天开始,刘彻对卫子夫的态度彻底改变了。他不再是厌烦,而是仇恨。在他心中,卫子夫已经从一个值得怜惜的女人变成了一个必须除掉的敌人。
夜深人静的时候,刘彻一个人站在御书房里,望着窗外的月亮,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个女人留着对自己来说就是个威胁,既然她能为了卫氏家族来算计自己,说不定哪天还会做出更过分的事情。
“朕待她如珠如宝,她却把朕当作利用的工具。既然如此,留她何用?”刘彻自言自语道,眼中闪过一丝杀机。
从这一刻开始,卫子夫的死亡倒计时就开始了。而她自己却还不知道,自己的一次普通求情,已经在刘彻心中判了自己死刑。
05自从那次求情事件之后,卫子夫明显感觉到了宫中气氛的变化。以前对她毕恭毕敬的宫女太监们,现在看她的眼神都变了。虽然表面上还是恭敬的,但那种恭敬里面多了一丝敷衍,一丝防备。
更可怕的是刘彻的态度。他不再来椒房殿了,甚至连太子刘据都很少能见到父亲。卫子夫几次想要去请安,都被宫中的太监以各种理由拦了下来。
“娘娘,陛下在议事,不便见客。”
“娘娘,陛下身体不适,不宜打扰。”
“娘娘,陛下有旨,近日不见任何人。”
这些借口让卫子夫心如刀绞。她知道,刘彻这是在故意疏远自己,而且这种疏远比以前的冷漠更加可怕。
最让她担心的是卫青的处境。自从那次求情事件之后,卫青在朝中的日子明显不好过了。刘彻开始有意无意地削弱他的权力,甚至派了几个新的将军来分担他的兵权。
“姐姐,我是不是给你惹麻烦了?”卫青偷偷来到椒房殿,满脸愧疚地说道。
卫子夫摇摇头:“不怪你,是我不该为你求情。”
“可是陛下现在对我们卫氏一族的态度...”卫青有些担忧。
“我知道。”卫子夫叹了一口气,“青儿,你最近要小心一些,不要给陛下抓到把柄。”
卫青点点头,但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浓。他在朝中多年,深知刘彻的性格。这个皇帝表面上宽容,实际上心眼很小,记仇很深。一旦被他记恨上,基本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果然,不久之后,宫中就开始流传一些不利于卫子夫的传言。
“听说皇后娘娘最近经常深夜做法,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还听说椒房殿里经常有奇怪的声音,搞得宫女们都不敢靠近。”
“会不会是在诅咒什么人?”
这些传言越传越离谱,最后竟然变成了卫子夫在用巫术诅咒刘彻,想要谋害皇帝。
当这些传言传到刘彻耳中时,他不但没有为卫子夫澄清,反而冷笑着说道:“朕早就知道这个女人不安好心,现在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
很快,太子刘据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暴。有人举报说,太子和卫子夫一起进行巫蛊活动,意图谋害皇帝。虽然这个指控荒谬至极,但刘彻却选择了相信。
“父皇,这些都是污蔑!儿臣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刘据跪在刘彻面前,拼命为自己和母亲辩护。
但刘彻已经听不进任何辞解了。在他心中,卫子夫就是一个心机深沉的女人,而刘据作为她的儿子,肯定也不会是什么好东西。
“你们母子二人狼狈为奸,朕早就看出来了!”刘彻怒道,“现在还敢在朕面前装无辜?”
“父皇,您怎么能这样想儿臣?儿臣对您的忠心天地可鉴!”刘据哭着说道。
“忠心?如果你真的忠心,就不会和你母亲一起搞这些鬼把戏!”刘彻越说越愤怒。
最终,刘据在绝望中选择了起兵自保。这个举动在刘彻看来就是造反的证据,更加坚定了他除掉卫氏母子的决心。
椒房殿里,卫子夫听到太子起兵的消息,整个人都瘫软在地上。
“娘娘,太子殿下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您啊!”身边的宫女哭着说道。
卫子夫摇摇头,泪如雨下:“他这样做,只会让陛下更加确信我们母子有异心。”
果然,几天后,刘据兵败自杀的消息传来。卫子夫听到这个消息,几乎晕厥过去。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那个从小就孝顺懂事的孩子,居然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据儿...我的据儿...”卫子夫抱着刘据小时候用过的玩具,哭得撕心裂肺。
就在这时,刘彻的圣旨传来了:“卫氏蛊惑太子,罪大恶极,废为庶人,永不得见。”
听到这道圣旨,卫子夫反而平静了下来。她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按照刘彻的性格,废后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肯定就是赐死。
“娘娘,我们逃吧!趁着现在还有机会!”忠心的宫女哭着劝道。
卫子夫摇摇头:“逃到哪里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再说,我如果逃了,陛下更会确信我有异心。”
她站起来,走到梳妆台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这张脸已经不再年轻,但依然有着当年的清秀。只是那双眼睛里,再也没有了当初的纯真和希望。
“陛下,臣妾虽然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您,但既然您不信任臣妾,那臣妾就用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吧。”卫子夫对着镜子轻声说道。
她取下头上的凤钗,解下腰间的丝绦。这些都是当年刘彻亲手给她戴上的,现在却成了她结束生命的工具。
“娘娘,不要!”宫女们跪下来哭着求她。
卫子夫却笑了,那笑容中带着一种解脱:“告诉陛下,臣妾对他的感情从始至终都是真心的,从来没有一丝虚假。如果来生还能相遇,臣妾还愿意做他的女人。”
说完,她将白绫套在自己的脖子上,闭上了眼睛。
椒房殿内,一代皇后就这样香消玉殒。
她至死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从一个被深爱的女人变成一个被仇恨的敌人。
06卫子夫自尽的消息传出后,整个长安城都震动了。这位从歌姬出身一步步登上皇后宝座的传奇女子,最终却以这样悲惨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但没有人敢公开质疑皇帝的决定。大家都明白,现在的刘彻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年轻宽容的君主了,他变得多疑、残忍,容不得任何人对他的权威提出挑战。
刘彻在得知卫子夫自尽的消息后,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她总算是识趣了。”
但这句话说完,他的内心深处却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那个曾经让他心动的女子,那个曾经为他细心调制胭脂水粉的女人,就这样永远消失了。
“陛下,皇后...不,卫氏的后事应该如何处理?”太监小心翼翼地问道。
“按庶人的规制下葬。”刘彻头也不抬地说道。
消息传到卫青那里时,这个曾经威震四方的大将军痛哭失声。
他跪在地上,恨不得以死谢罪:“都是臣的错!如果臣不让姐姐为臣求情,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但后悔已经没有用了。刘彻既然下定决心要清除卫氏势力,就不会因为卫子夫的死而手软。很快,各种罪名就加在了卫氏家族头上。
“卫青勾结外敌,意图不轨。”
“卫家其他人参与巫蛊案,罪不可恕。”
一道道圣旨下来,卫氏家族的人要么被杀,要么被流放,曾经辉煌一时的外戚集团就这样土崩瓦解。
卫青知道自己也在劫难逃,但他没有选择反抗。作为一个军人,他明白反抗只会死得更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只是对着长安的方向磕了三个头。
“姐姐,青儿来陪你了。”
一代名将就这样带着无尽的悔恨离开了人世。
朝中的大臣们看到这一幕,都心如寒蝉。连卫子夫这样深受宠爱的皇后都能说杀就杀,他们这些人又算得了什么呢?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在刘彻面前提任何建议,更不敢表达任何不同意见。
整个朝廷的气氛变得极其压抑,人人自危。大臣们上朝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什么话招来杀身之祸。
民间的议论更加激烈,但也更加隐蔽。
“听说卫皇后是被冤枉的,巫蛊案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可怜太子殿下,那么好的人,就这样死了。”
“皇上现在变得太可怕了,连自己的妻儿都不放过。”
这些议论虽然不敢公开,但却在民间广为流传。刘彻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从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变成了一个残暴多疑的暴君。
更让刘彻意想不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巫蛊案的真相开始浮出水面。经过仔细调查,事实证明所谓的巫蛊活动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完全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
“陛下,经过详细调查,卫氏确实没有进行过任何巫蛊活动,太子殿下也是清白的。”负责调查的大臣战战兢兢地报告。
听到这个消息,刘彻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心中开始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如果卫子夫真的是清白的,那自己岂不是杀错了人?
但帝王的尊严不允许他承认错误。他只能强装镇定,冷冷地说道:“既然调查清楚了,那就把相关的人都处理了。”
于是,那些当初诬告卫子夫的人都被处死,但卫子夫和刘据却永远不能复生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刘彻独自一人坐在御书房里,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了卫子夫临死前说的那些话,想起了她一直以来对自己的真心。也许,她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要利用自己,也许,她的那些关怀真的都是发自内心的。
“朕是不是真的错了?”刘彻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自问道。
但这个问题注定得不到答案,因为能给他答案的人已经永远地离开了。
07随着岁月的流逝,刘彻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了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卫子夫死后,虽然后宫还有其他妃嫔,但再也没有人能够给他当年那种温暖的感觉了。
李夫人在生下皇子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其他的妃嫔在刘彻面前都是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步了卫子夫的后尘。这种氛围让刘彻感到更加孤独,也更加多疑。
“陛下,今日朝会...”太监试图汇报政务。
“朕不想听!你们这些人,一个个都不安好心!”刘彻突然发火,把桌上的茶杯摔得粉碎。
这样的情况越来越频繁。刘彻变得喜怒无常,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朝臣们更加小心翼翼,整个朝廷的效率也因此大大降低。
最让刘彻痛苦的是夜晚。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是会梦到卫子夫。在梦中,她还是当年那个温柔美丽的女子,为他调制胭脂水粉,陪他在御花园中漫步。
“陛下,为什么不相信臣妾?”梦中的卫子夫哀怨地问道。
刘彻想要解释,想要道歉,但一张嘴却什么声音都发不出来。然后他就会被噩梦惊醒,满身冷汗。
“子夫...朕是不是真的错怪你了?”刘彻在黑暗中喃喃自语。
但白天一到,帝王的尊严又让他把这些软弱的情绪压在心底。他不能承认自己的错误,更不能让任何人看出自己的后悔。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彻的身体也越来越差。那些曾经被他处死的大臣和将领的家属,经常在他面前出现,提醒着他曾经犯下的错误。而卫子夫的影子更是时时刻刻伴随着他,让他无法安宁。
“朕这一生杀了那么多人,做了那么多错事,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刘彻对着镜子中苍老的自己说道。
晚年的刘彻变得越来越孤僻,他不信任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儿子们。这种极度的不信任让他的统治变得越来越困难,大汉朝也因此开始走向衰落。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刘彻经常一个人坐在椒房殿的废墟前发呆。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杂草丛生,一片荒凉。但他却能想起当年这里的繁华,想起卫子夫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
“如果朕当初相信你,如果朕没有听信那些谗言,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刘彻对着废墟自问。
但时光不会倒流,逝者也不会复生。刘彻只能带着这些遗憾和痛苦度过自己剩余的时光。
在临终前的最后几天,刘彻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在清醒的时候,他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
“传朕旨意,为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平反,恢复皇后和太子的称号。”刘彻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
“陛下...”身边的太监想要劝阻。
“朕意已决,不必多言。”刘彻的声音虽然微弱,但态度却很坚决。
这道平反诏书下达后,整个朝野都震惊了。人们这才明白,原来皇帝心中一直都知道卫子夫是清白的,但帝王的尊严让他一直不肯承认错误。
但这道诏书对于卫子夫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因为她永远也看不到了。
刘彻死后,史书对他的评价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他确实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开疆拓土,文治武功都有建树。但另一方面,他晚年的残暴和多疑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而关于他和卫子夫的故事,则成了后世人们议论的焦点。有人说这是爱情的悲剧,有人说这是权力的游戏,但无论怎样解读,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一个原本深爱的女人被她深爱的男人逼死了。
其实,刘彻对卫子夫从偏爱到厌恶再到仇恨的原因很简单:得到太容易的东西不会珍惜,拥有太久的感情会变成习惯,而帝王的猜疑心最终摧毁了一切。
卫子夫的温柔在刘彻眼中从珍贵变成了理所当然,从新鲜变成了乏味。当这种乏味遇上帝王的多疑,就变成了致命的毒药。刘彻开始怀疑卫子夫接近自己的动机,开始把她的每一个关怀都理解为别有用心的算计。
更可悲的是,卫子夫直到死都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她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拼命想要弥补,却不知道真正的问题不在她身上,而在刘彻心中那颗已经变了质的心。
卫子夫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悲剧,更是人性的悲剧。
它提醒我们,无论多么深的感情,都经不起时间的消磨和猜疑的腐蚀。而最可怕的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错了的时候,往往已经太迟了。
正如那句话所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相信我爱你。
来源: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