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的2027预言:纯视觉的尽头是看清一颗钉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8 20:58 1

摘要:2025年8月6日,小鹏汽车于北京举办「THE NEXT 全新小鹏P7中国首秀」发布会,正式推出全新小鹏P7并开启预订。预售开启6分37秒,小订量即突破10000台,市场热度显著。

2025年8月6日,小鹏汽车于北京举办「THE NEXT 全新小鹏P7中国首秀」发布会,正式推出全新小鹏P7并开启预订。预售开启6分37秒,小订量即突破10000台,市场热度显著。

在发布会结束后的采访环节,何小鹏面对纯视觉与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之争,给出了明确答案:“小鹏汽车在前年就做出了决策,我们的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甚至未来的无人驾驶都会坚持纯视觉路线。”

何小鹏为什么会坚持这一路线,他背后的底气来自于哪里?

纯视觉路线正式亮剑

何小鹏在采访环节的发言,揭开了小鹏汽车长达两年的技术路线转型面纱。他坦言这一决策早在前年就已拍板,如今全新P7的推出标志着纯视觉方案进入实战阶段。

“以前纯视觉做不好是因为算力太弱了,”何小鹏解释技术转变的底层逻辑,“视觉看到的东西既没有足够的像素点阵,也没有足够的帧率和时空逻辑。”

这位CEO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未来场景:纯视觉系统可以识别路上的钉子并提前预判,而激光雷达却难以完成这种精细识别。

有意思的是,小鹏其实是第一个将激光雷达量产上车的车企,其2021年推出的P5开创了国内激光雷达普及的先河。

如今彻底转向纯视觉路线,这个转变挺大的。有网友调侃说这是“背叛”激光雷达,连特斯拉CEO马斯克都在社交媒体上留下耐人寻味的三个点“...”作为回应。

三芯合一的算力突破

何小鹏敢于做上述预言的底气,来自其全球领先的算力架构。全新P7全系标配的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带来整车2250TOPS的恐怖算力,远超当前主流智驾系统。

这套系统分工明确:两颗芯片专攻智能驾驶,驱动VLA大模型;一颗协同高通8295P芯片赋能智能座舱VLM大模型。

纯视觉方案的核心武器是5颗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组成的感知网络。配合图灵芯片,城市道路识别精度提升40%,系统功耗反而降低20%。

实际表现令人惊艳,复杂环岛场景通过率98%,狭窄车位泊车控制在45秒内,甚至实现“车位到车位”的无图智驾。这些数据展示了纯视觉方案在强大算力加持下的可行性。

从成本到架构的考量

小鹏的技术路线转变背后有着多重战略考量。成本因素首当其冲。

行业数据显示,激光雷达单价仍在数千元级别,而小鹏新P7预计定价仅20-25万元区间。采用纯视觉方案后,硬件成本可降低60%以上。

何小鹏在发布会上透露的另一转变同样关键:设计地位跃升。他宣布“小鹏以前是科技第一,现在是颜值第一。两个同等重要,但颜值领先半个身位。”

这一理念直接体现在资源投入上——小鹏在上海租下两栋楼专供造型团队使用。纯视觉方案使车辆无需在外观上集成激光雷达,为设计师释放了创作空间。

新P7的0.201Cd超低风阻系数,部分得益于隐藏式毫米波雷达等一体化设计。这种美学与功能的融合,在激光雷达时代则难以实现。

破万订单背后的产品革命

全新P7的爆发绝非偶然。当99元意向金可抵3000元购车款的预订政策公布后,市场反应热烈——6分37秒突破10000小订。

这款“智美双旗舰”的产品力不容小觑:续航最高达820km,全域800V平台实现10分钟补能525km;零百加速3.7秒,最高车速230km/h;创新中置电驱布局打破轿跑空间局限,后排可舒适乘坐三名成人。

最引人注目的交互创新当属“三轴灵动屏”。这块15.6英寸中控屏采用机器人手腕结构,可左右上下各摆动25度,在倒车等场景主动转向,创造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

路线之争背后的技术分化

小鹏的转型加剧了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分化。华为推出ADS SE纯视觉普惠版,蔚来子品牌乐道明确不用激光雷达。但与小鹏不同,这些品牌仍将激光雷达保留在高端车型中。

纯视觉方案的最大挑战在于极端环境可靠性。暴雨、大雾等低能见度条件下,摄像头性能受限。小鹏通过算法补充,暴雨环境下仍保持92%指令识别率。

2027年可能成为技术路线分野的关键节点。何小鹏预言:“现在两个路线的选择可能是个问题,到2027年时可能就不是问题了。”届时算力的进一步发展或将弥补当前争议。

产品矩阵正快速扩张

全新P7承载着小鹏多重战略使命。在竞争白热化的中国新能源市场,6分钟破万的订单数据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

今年小鹏动作连连,产品矩阵正快速扩张:全新P7将于8月底上市;鲲鹏超级电混车型第四季度量产。

何小鹏的决断力在此次转型中展露无遗。当多数车企仍在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中徘徊时,他大胆押注纯视觉路线,将筹码压在自研AI芯片的算力突破上。

当然,这场豪赌的技术支撑点在于——三颗图灵芯片创造的2250TOPS算力,相当于为每辆P7配备了一个移动超级计算机。

结语:

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天平正在倾斜。当小鹏P7的订单如潮水般涌来,当2250TOPS算力开始解析每一帧道路画面,何小鹏的预言逐渐演变为现实:“未来纯视觉的上限会远远高过激光雷达。”

2027年并不遥远,小鹏汽车已在北京首钢冰球馆的聚光灯下,为未来智能驾驶的竞争规则写下了自己的注脚。

而消费者用手中的订单投出了信任票——6分37秒,10000个坚定的选择。

来源:汽车维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