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师生如何防范蚊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8 19:22 1

摘要:暑假是学生们放松身心、拓宽视野、探索世界的好时机。近期降雨增多,高温高湿环境适宜蚊媒滋生,蚊虫可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传染病,学生在外出旅行、参与户外活动或实践项目时,要注意防范蚊虫叮咬。

暑假是学生们放松身心、拓宽视野、探索世界的好时机。近期降雨增多,高温高湿环境适宜蚊媒滋生,蚊虫可传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传染病,学生在外出旅行、参与户外活动或实践项目时,要注意防范蚊虫叮咬。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和疾病流行特征与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相似。常见的媒介伊蚊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花蚊子”。

基孔肯雅热有哪些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痛和皮疹。发热以中低热为主,部分患者可为高热,热程多为1—7天;关节疼痛为基孔肯雅热的显著特征,可为首发症状,以踝、指、腕和趾关节等远端小关节疼痛明显;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2—5天出现皮疹,常分布在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也可累及面部,为斑疹、丘疹或斑丘疹。

1.学生在暑假期间,参加夏令营、郊游、海边游等户外活动时,需格外注意防范被蚊虫叮咬。

2.有效使用驱蚊剂,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裤。

3.清晨和黄昏是伊蚊活动高峰期,这时候尽量减少户外出行,更不要去水边、草丛、树林等蚊子多的地方。

4.室内安装纱窗、纱门,睡前可以用蚊香或电蚊液,夜间睡眠时使用蚊帐。

开学前,学校采取哪些措施?

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绿化带、排水渠、厕所、天台、设备间、垃圾收集点等重点区域进行彻底清扫、清除积水,对校园室内外环境开展全方位消杀,杀灭蚊虫,最大限度消除卫生死角,实现 “无积水死角、无积水残留” 目标,从源头上减少病媒生物滋生环境。

2.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学校公众号、家校群、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向师生及家长普及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知识,重点提醒师生做好防护,推动学校与家庭协同开展防蚊灭蚊工作。

开学后,如何做好防护?

1.定期清除校园的卫生死角、垃圾、废弃容器。每3—5天更换一次室内水培植物用水、清理小型容器等积水;闲置容器应倒扣放置;定期疏通屋顶反墚、排水槽;必要时请专业部门实施除“四害”工作。

2.开展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利用课堂、板报、广播等形式,加强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教育,增强师生对常见传染病及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意识。

3.加强晨检及病因追踪。做好师生健康监测,提醒发热伴多关节疼痛等症状的师生及时就医。如校园内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应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开展处置。

供稿:南宁市中小学卫生保健中心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