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推进,非洲正经历着快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到2024年,这片拥有14亿人口的广袤大陆将以3.8%的年增长率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大放异彩,增速将超越众多发达地区,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
非洲正经历着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女性消费力崛起、C端用户营销策略成为增长新方向。
《中国化妆品》杂志 | 李珠莲
然而,非洲的经济增长并非均衡分布,有的国家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快速增长,有的则依靠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崭露头角,各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展现出了独特的经济风貌。
在上一期全球观察非洲市场篇中(性价比与多功能性并重,洞察非洲美妆市场新机遇 | 全球观察),我们梳理了美妆品类在非洲本土市场的渠道布局、产品定位等信息。本期将从非洲女性消费力的崛起、C端用户营销策略的有效性以及物流“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探讨非洲市场的更多可能性。女性消费力崛起
长期以来,非洲市场被视为男性主导的领域。但近年来,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就业机会的增多,她们的经济独立性和消费能力显著增强。
张静(化名)长期供职于一家在非中资企业,自2009年以来负责非洲市场的国际贸易,产品涵盖了电子消费类、新能源类、家用快消品等多个领域,她向《中国化妆品》杂志表示,近年来非洲女性地位提升,从传统的关注家庭转向更多关注自身,这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女性地位提升的境遇十分相似。
在南非,女性占据了劳动力市场的近40%,并贡献了该国GDP的近三分之一。女性在职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收入也随之提高。
张静提到,有工作的南非女性收入普遍在人民币5000元至15000元人民币之间,这一收入水平为她们提供了购买化妆品、服饰等消费品的能力。
“非洲女性对美的追求并不亚于其他地区,她们对彩妆、粉底和洗面奶等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张静还表示,在南非等市场,欧洲品牌如欧莱雅等虽已不再具有高昂的溢价,但仍因其品质保证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从侧面也说明了,非洲女性对化妆品的选择并非一味追求低价,而是开始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效果。
据张静在当地的观察,非洲女性在特殊场合如婚礼、社交活动等对化妆品的需求更为旺盛,这也为相关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因此,中国美妆品牌出海非洲,应充分把握这一消费趋势,以品质为核心,打造符合非洲女性需求的“高性价比”产品。
比如在彩妆方面,张静观察到非洲女性对粉底和口红的需求量大,且她们使用粉底的目的并非为了变白,而是为了均匀肤色和遮盖瑕疵。而这一需求特点为中国美妆品牌提供了产品创新的方向,例如可以推出具有遮瑕、均匀肤色效果的“多效合一”粉底,同时可以研发更多色号的底妆产品;或者根据非洲女性嘴唇特点而开发的唇部细分产品,如唇彩笔等。
集中C端用户营销
非洲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消费者需求多样,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差异显著。
张静表示,非洲市场对广告较为敏感,当地消费者易受广告影响而形成商品转化。因此,中国美妆品牌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传媒行业的优势,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同时,与当地知名媒体合作,开展联合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不同于国内本土多样化媒体传播形式,目前非洲市场在美妆品类的营销端还处于“口碑”“人传人”的阶段。对此,张静建议有意进入非洲市场的品牌,应该加大鼓励当地消费者分享产品使用心得和体验,从而联动更多潜在消费者。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试用活动、发放小样等方式,增加消费者与品牌的互动和接触点。
值得注意的是,张静还透露,在非洲懂得做C端用户营销的人才并不多,这为具有传媒背景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她表示,深入了解非洲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从而制定出更精准、更有效的营销策略。通过直接与消费者沟通,美妆品牌能够很快速的形成实际转化。
以专门针对非洲式头发护理的品牌Afrocenchix举例,非洲消费者多有卷发、浓密小辫子为主,而传统的头发护理产品都围绕自然发质,所以该品牌在当地的营销中,专注挖掘非洲人群的发质特征,其产品73%的流量都来自于搜索关键词“如何护理非洲式头发”。加之品牌的价格定位也非常亲民,所以促成了有效的商品转化。
而国内品牌近几年在细分领域、新消费场景的研究更多元,基于此,中国美妆品牌更能够设计出精准、高效的定制化的传播策略,从而在非洲市场中脱颖而出。“最后一公里”配送
非洲市场是一片“蓝海”,但相应的挑战也同样存在。张静表示,以线上电商等形式承载美妆品类,目前在非洲市场还不成熟。张静说道:“物流及运输、配送环节是品牌进军非洲市场的一大痛点。”
由于非洲地域辽阔,人口分布较为分散,导致物流成本高昂,且配送难度大。尤其是在南非,由于城市结构扁平,物流人员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完成配送,这极大地提高了运营成本和难度。
“非洲的电商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在最后一公里配送上存在较大困难。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中国美妆品牌采取了多种策略。一方面,它们与当地的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对方的物流网络实现快速配送;另一方面,品牌还通过在非洲设立仓库和分销中心,缩短供应链长度,降低物流成本。”
张静认为,目前中国美妆品牌更倾向于通过商超等线下渠道进入非洲市场。
此外,张静还提到:“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批发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美妆产品往往通过大型批发商进入非洲市场,然后经过多级分销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同时,部分商家也会采取零售方式,通过小型面包车等交通工具将产品运送到周边国家进行销售。”
虽然非洲市场的物流运输与配送环节存在诸多挑战,但中国美妆品牌仍有机会通过优化物流策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等方式,实现市场深耕。
在全球美妆品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背景下,《中国化妆品》杂志社持续深耕非洲美妆出海项目,为中国美妆品牌进军非洲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未来,通过整合资源、提供渠道代理等一站式服务,《中国化妆品》杂志社将助力中国美妆品牌克服物流挑战,精准定位C端用户,携手品牌有效地开拓非洲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双赢发展。
来源:中国化妆品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