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8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组委会(简称“组委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发布会暨倒计时1周启动仪式。发布会现场,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国资公司总经理郭永昊介绍本次运动会的重要基础设施——“熊猫眼”赛训基地和ROBO LAND机器人营地。
8月8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组委会(简称“组委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发布会暨倒计时1周启动仪式。发布会现场,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国资公司总经理郭永昊介绍本次运动会的重要基础设施——“熊猫眼”赛训基地和ROBO LAND机器人营地。
“熊猫眼”赛训基地
“熊猫眼”位于“冰丝带”西广场下沉庭院,它与周围绿地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科技与自然、人文相互融合的画卷,让建筑本身成为一件会“说话”的艺术品。
记者看到,从外形上看,庭院顶部的环形轮廓,宛如熊猫圆润的眼眶;高12米、直径32米的穹顶,恰如熊猫晶莹剔透的黑眼球;庭院环廊上方的流线型遮阳百叶,犹如熊猫卷翘灵动的眼睫毛。白天,“熊猫眼”在阳光的折射下,发出耀眼光芒;夜色下,“熊猫眼”流光溢彩,光影变幻,仿佛可爱的熊猫调皮地眨着眼睛,召唤大家的到来。
郭永昊介绍,“熊猫眼”采用ETFE(一种高性能氟塑料)膜材搭建。这种半透明的材质既能精准调控温湿度、洁净度,为机器人提供“实验室级别”的竞技环境,又能让阳光、月光与星光自然洒落——这种“精密控制”与“自然穿透”的平衡,正是科技文明的精彩展现。
据悉,整个建筑采用装配式施工,所有材料100%可回收利用,这不仅是中国“绿色科技”的生动实践,更是对中国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的积极响应。
记者了解到,在“熊猫眼”,将进行本次运动会的机器人5对5足球项目的训练和部分比赛,未来将承载全球顶尖机器人战队的技术测试和赛前备战。“熊猫眼”的环廊,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互动场所和沉浸式的数字体验空间。在这里,观众可以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俯瞰“熊猫眼”,用火眼金睛“穿透”机器人的技术壁垒,洞察机器人的“战术思维”,品味一场精彩的科技盛宴。
ROBO LAND机器人营地
ROBO LAND机器人营地在“冰丝带”的西南侧,紧邻“熊猫眼”。
据介绍,机器人营地以“科技纽带,生机勃勃”为主题,在“冰丝带”湖畔勾勒出这样一幅图景——营地机器人的炫丽帐篷星罗棋布,湖水倒映着机器人的灵动身影,绿荫掩映着程序员的指尖飞动,空气中荡漾着人们的欢声笑语。
“整个营地的设计,蕴含着我们对‘人机共融’的思考。”郭永昊表示,营地的训练区主要保障赛队高效备战,从机器人充电、训练到队员调试、交流,每一个场景安排都体现出专业和周到。
营地的休闲展示区则面向公众开放。在这里,公众既可以观看机器人即兴表演,并与宠萌的机器人合影留念,也可以品味机器人精心调制的个性咖啡和果茶,还可以观看机器人的精彩射门,全方位体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时代脉搏。
现场,组委会向“冰丝带”授牌北京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郭永昊表示,希望“冰丝带”秉承“科技+自然+生活”的特性,充分发挥赛训基地功能,并搭建起投资人、科技企业、科技达人的交流互动平台,科技成果的展示平台,青少年的科技体验平台,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持续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促进机器人与人类生活的深度融合。
记者:孙杰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