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朱孝天在直播间的一番话引发了不小的风波,他提到删除贾玲微信的事情,称“我为什么不能删贾玲?她都不知道我删了她,当时和他上一个节目加的微信里的人都删了。”这个直言不讳的举动似乎让他在粉丝眼中失去了不少好感,甚至引来了工作人员的多次提醒,让他捂住嘴,朱孝天即
最近,朱孝天在直播间的一番话引发了不小的风波,他提到删除贾玲微信的事情,称“我为什么不能删贾玲?她都不知道我删了她,当时和他上一个节目加的微信里的人都删了。”这个直言不讳的举动似乎让他在粉丝眼中失去了不少好感,甚至引来了工作人员的多次提醒,让他捂住嘴,朱孝天即将年近50岁,然而这番话却让人觉得他似乎还在青春期,玩起了不那么成熟的社交游戏。
其实,朱孝天并没有针对贾玲做出什么特别的指责,他只是以“实用主义”的社交观念为由,解释了自己删掉好友的理由,他表示,若添加好友后2-3年没有任何互动或者需求联系,那他就会视其为“不被需要”而删除。这种观点虽然直接,但却是一种相对“实用”的社交策略。曾经,他也因同样的理由删除了明道微信,而后又在央视活动中与其重逢并重新添加好友。但由于再次失联,他又将明道从好友列表中清除。对于朱孝天来说,微信好友的名单似乎更像是一个动态的社交账本。
然而,朱孝天的这种行为,显然在娱乐圈中并不常见。尽管“私下删除好友”是很多明星的常态,但公开点名并且解释理由却较为少见。这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他“缺乏共情”和“情商低”的批评。毕竟,贾玲一直是娱乐圈里极具亲和力和智慧的代表,公开提到删除她,难免让人觉得失礼。娱乐圈的表面和谐,总是给人一种“大家都相互成全”的印象,而朱孝天的行为无疑揭开了这个虚假社交的面纱。
朱孝天这种“真性情”的做法,与许多娱乐圈的明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像周迅和李雪琴等人曾公开表示“不删好友”,他们认为删除好友是一种“小气”的行为,代表了某种狭隘的心态。这与朱孝天的态度正好相反,后者似乎更倾向于保持社交网络的“清洁”,而不是为了维持表面的和谐去做出妥协。虽然有些人认为朱孝天的做法展示了“真实”的一面,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他这样做缺乏情商,过于直白的“真性情”有时也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也许,朱孝天的行为正好反衬了贾玲的沉默应对——在这场风波中,贾玲并没有正面回应,而是选择了沉默,展现了一种智慧的边界感。作为公众人物,如何在私人社交与行业人情之间找到平衡,实在是一个微妙的课题。朱孝天虽然坚持自己的社交观念,但在娱乐圈这个复杂的圈子里,公开的坦率有时并不总是最合适的选择。或许,更多的明星应该像贾玲一样,明智地处理社交关系,而不是让“删好友”这种小事引发一场不必要的舆论风波。
总之,朱孝天的“删好友”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交问题,它也暴露了娱乐圈中“虚假社交”的一面。尽管他主张自己社交的自由,但对于公众人物来说,社交的边界感和对他人感受的共情也同样重要。这个事件或许让我们重新审视在娱乐圈中,个人私生活与公众形象之间的微妙平衡。您赞同他们这种做法吗?欢迎大家评论您的看法和关注。
来源:晓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