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嘉欣和许晋亨,作为香港最知名的豪门夫妻,却每个月只能从家族信托基金里领200万港元生活费,这个数字一经王晶说出口,舆论瞬间炸开了锅。
李嘉欣和许晋亨,作为香港最知名的豪门夫妻,却每个月只能从家族信托基金里领200万港元生活费,这个数字一经王晶说出口,舆论瞬间炸开了锅。
要知道,在我们普通人看来,这可是天文数字,可在他们眼里,竟然觉得捉襟见肘。
这种“贫穷”的烦恼,大抵是我们这辈子都无法体会的吧。
香港著名导演王晶最近喜欢上了在抖音上唠嗑,分享他见过的各种内幕和自己对生活的想法。
这次娃哈哈争产案闹得挺凶,各路豪门分家消息满天飞,刺激得网友们手痒痒。
于是王晶也加入话题,说到了香港有钱人怎么分遗产这档子事。
他脱口就爆:“李嘉欣她老公许晋亨,家族每月只给他们200万。”
听着是不是心头一紧,200万耶,竟然还嫌少?
王晶还举了个例子,说买个普通的爱马仕包就近80万了,200万在豪门太太的生活开销里顶多算零头一角。
现实中的奢侈,真真超乎想象。
许晋亨的爸爸许世勋,早些年去世时传闻遗产多达400多亿港元,但这些钱并不落进许晋亨自己手里,而是全部由信托基金妥善打理,他只能按月领点“零花钱”——每月200万港元。
这个八卦其实早有流传,不过李嘉欣夫妇一直低调,没有正面回应。
只等王晶这番话挑明,网上立刻热议起来,网友们一边羡慕数字零头,一边开始琢磨:有钱人有钱,也有有钱人的焦虑。
王晶说道,这样的生活费对一般人家来说几辈子都花不完,可豪门圈子里,习惯了高消费、买奢侈品当日常——200万一下子就花光。
他话语里没什么炫耀,就是淡淡地感慨了一下阶级差距:普通人的200万和有钱人的200万,可能真不是一个世界。
其实,“家族信托”这个词,最近几年在中国富人圈越来越火爆。
根据中国金融新闻网2025年7月17日的报道,到2024年末,全国家族信托余额高达6435.79亿元。
这不止是香港的故事,这些年中国大陆的高资产家庭早就学精明了,资产过千万人民币的家庭已超211万户。
家族信托、资产隔离、财富传承这些过去只有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大词,现在已经成了不少企业家家庭的“标配”。
说到这里,不妨对比下国外的例子。
特朗普家族当年分遗产的时候,也是靠各种信托把遗产税、财富转移玩得溜溜转。
1995年,弗雷德·特朗普搞了个GRAT信托机制,不光避了近5亿美元的遗产税,还顺手把家族的财富都安全转给了下一代。
你看,财富流转的逻辑,无论中外,总归是“金主最懂规则”。
近些年,内地不少企业家和明星也开始学着这样打理财富。
比如龙湖地产的吴亚军,2008年上市前夕就建了家族信托,2012年离婚时公司股权没有大变动,2018年又把公司近44%的股份通过信托交给了女儿。
学会用信托作为“防火墙”,这就是新贵们的必修课。
王晶聊到自己家里的事时语气忽然舒缓下来,他说,他的父亲留给他遗产一个楼层和几百万现金,约一千万,大概一半归他,剩下给兄弟姐妹。
父亲还在遗嘱里特别写明,他得照顾好母亲。
但他母亲比父亲早走了,十年后他才真正继承这笔财产。
王晶回忆当时完全不知情,直到父亲走后律师才来找他解释细节。
说到这里,他自嘲算是“被动式继承”,但也多了几分理解父辈良苦用心的感慨。
但王晶自己没有照着父亲那份“偏心”的分配来做。
他说,这些年他自己不缺钱,不觉得非要多得一份,于是主动提出来把父亲的遗产平均分,4个妹妹一个都不能少。
他觉得兄弟姐妹之间,财产分得太清的时候,反而生出隔阂,把家族的温度都拉低了。
他那句“我又不是赚不到钱”其实很真实,在“钱”和“亲情”之间,他选了后者。
怪不得网友会夸他有格局,大家心里都知,站在巨额财富边缘,还能把话说得这样轻描淡写,是很难的。
可落到我们普通人头上,又有几个会真正在钱面前如此洒脱?
很多家庭哪怕只有点小钱,也会因为分家闹得鸡飞狗跳。
家族信托、花不完的生活费,这些听着离我们远,但“继承”“分配”“亲情”这些字眼我们也没法回避。
手里拿的钱多,焦虑的地方也多。
对于许晋亨和李嘉欣来说,200万是“被限制”的象征,也是家族安全和规则的代价。
他们难以随心所欲,手上只敢花既定的钱,即便想买买买也不能“想买就买”。
也许他们真的在豪门堡垒里有了另一种不自由,我们这些普罗大众也只能隔着屏幕羡慕、猜测、然后感慨,生活原来就是各有各的困境和惆怅。
盘点中国和全球的家族信托财富转移,其实是一场权力、规则、亲情、名利大棋局。
多少企业家好友,高净值家庭精明到极点,防小三,防子女挥霍,防公司风雨,层层设防,一笔一笔把钱锁进契约和制度里。
可是,不管这些故事怎么上头,看着许晋亨和李嘉欣这样的豪门在镜头前享受生活时,你有没有想过,“拥有”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不是钱多就真的自由、快乐,抑或是被规则、传统和家族责任稀释了幸福的味道?
这其实是个开放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
抖音上的王晶,可能是少数既经历过家族财富变迁,又活过半生风雨的名人。
他讲的八卦背后,其实藏着很真实的人性和时代剪影。
在家族信托盛行的现在,资产如何传承早已成了有钱人生活里“睡前都要想一想”的问题。
豪门夫妻们看似风光,背后或许也有很多无奈和权衡。
最后回到生活。
我们大多数人,今生也许体验不了每月领200万的感觉,只能在上班挤地铁、买菜讨价还价、偶尔被花呗账单气到的间隙,刷一条八卦,羡慕地笑一笑。
他们的世界热闹归热闹,我们的生活里小确幸更加真实。
有钱人的规则复杂到能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普通人的幸福,可能也就来自身边亲人的安稳和一餐热饭。
唏嘘归唏嘘,故事说完,把羡慕收进心底,脚踏实地过好眼前的小日子吧——世界很大,月领200万的烦恼也许不过是一种错位的奢侈。
来源:潘君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