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靖远县大芦镇: 移风易俗沁民心 “无酒喜丧”树新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8 16:04 4

摘要:昔日红白喜事,酒水开支巨大、攀比风气盛行,甚至引发矛盾,让不少家庭不堪重负。一股清新的文明之风正悄然改变着乡村面貌,以“无酒喜丧”为突破口,靖远县大芦镇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通过建章立制、凝聚民心、惠及民生,让文明节俭的新风尚深入

昔日红白喜事,酒水开支巨大、攀比风气盛行,甚至引发矛盾,让不少家庭不堪重负。一股清新的文明之风正悄然改变着乡村面貌,以“无酒喜丧”为突破口,靖远县大芦镇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通过建章立制、凝聚民心、惠及民生,让文明节俭的新风尚深入人心,吹散了陈规陋习的阴霾,绘就了乡村幸福新画卷。

制度固本:村规民约立新章,移风易俗有“标尺”

移风易俗,制度先行。靖远县大芦镇深谙此理,将“无酒、简办、节约”明确为婚丧嫁娶的核心要求。走进各村,醒目的宣传标语和家家户户的村规民约手册,无声地宣告着新风的到来。喜事“无酒”俭办,不设白酒、啤酒等酒精饮品,菜品严格控制,杜绝铺张浪费。丧事“无酒”简办,摒弃“闹丧”“灌酒”等陈规旧俗,倡导以默哀、追思等庄重、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简化流程,减轻负担。这些具体要求并非空谈,而是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的民主程序,被郑重纳入各村修订后的村规民约,成为具有约束力的“硬杠杠”。

群众聚力:宣传引导润心田,观念转变“主动行”

移风易俗,关键在人,成败在参与。大芦镇紧紧依靠群众主体,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让“无酒喜丧”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线下阵地强渗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乡村大舞台等平台,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我来讲”“文明家庭故事会”等活动80余场次。邀请身边人讲述“无酒喜宴”的省钱省心、“文明丧事”的庄重得体,用真实案例打动人心。线上传播广覆盖,利用微信群、短视频平台等渠道,高频次推送《移风易俗倡议书》《无酒喜宴新风尚》等内容,累计阅读量超5万次,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

从最初的“无酒不成席”的疑虑,到亲眼见证“省钱又体面、省心没烦恼”的实效,村民们的观念悄然转变。如今,主动向红白理事会报备、自觉按“无酒简办”标准操办的家庭越来越多,攀比炫富少了,互帮互助多了,邻里关系也因卸下人情的重负而更加和谐。

惠民清风:减负增福见实效,乡村治理焕新颜

“无酒喜丧”新风带来的,绝非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惠与治理提升。过去,一场喜事动辄花费数万甚至十几万元,酒水、宴席、彩礼等压得不少家庭喘不过气,甚至“婚丧致贫”。推行新规后,喜事开支平均减少2-3万元,丧事开支减少1万多元,切实为村民卸下了沉重的经济包袱。大操大办造成的铺张浪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大幅减少,乡村环境更加整洁,公共秩序更加井然。

如今行走在靖远县大芦镇,文明新风如春风拂面。婚丧嫁娶的场合,不再被酒精和喧嚣主导,取而代之的是真诚的祝福与庄重的缅怀;邻里之间,少了份因人情往来产生的焦虑,多了份守望相助的温暖。下一步,靖远县大芦镇将持续深化这项工作,让“无酒喜丧”这张文明新名片更加闪亮,让文明之花在乡村沃土绽放得更加绚烂,惠及千家万户,绘就更美好的乡村“幸福卷”。

来源:华夏文明导报白银周刊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