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海军的075型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高达4万吨,却在甲板面积上似乎不及日本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为什么吨位更大的舰艇甲板反而较小?背后隐藏着两国海军战略的差异与设计理念的碰撞。
中国海军的075型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高达4万吨,却在甲板面积上似乎不及日本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为什么吨位更大的舰艇甲板反而较小?背后隐藏着两国海军战略的差异与设计理念的碰撞。
中国海军的075型两栖攻击舰是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2011年,海军启动075型全通甲板两栖攻击舰的论证工作,由中船工业集团708研究所负责设计。该所此前已设计071型综合登陆舰及多款登陆艇,积累了丰富经验。论证初期,设计师们在上海的会议室里展开激烈讨论,桌面上堆满图纸,墙上挂着舰艇模型的草图。2013年,项目正式立项,目标是打造一艘能执行立体登陆作战的大型舰艇。
2016年,设计过程遇到分歧。总装备部建议采用非贯通式甲板上层建筑,以减少风阻和提升稳定性。海军则坚持全通式偏置甲板,理由是这种布局能最大化直升机起降效率。工程师们在风洞实验室测试模型,风扇轰鸣,数据投影在屏幕上,最终海军方案胜出。2017年,首舰海南号在沪东中华造船厂开工。2019年9月25日,海南号下水,舰体滑入黄浦江,岸边观众挥舞国旗,礼炮齐鸣。
2020年8月,海南号完成首次海试。舰艇在东海航行,甲板上直-8直升机起降,螺旋桨掀起强风,地勤人员挥动信号旗指挥。2021年4月23日,海南号在三亚军港入列,舷号31。二号舰广西号和三号舰安徽号分别于2020年4月22日和2021年1月29日下水,均在2022年入列。四号舰四川号于2023年12月26日下水,计划2025年服役。每艘075型长约237米,宽36米,满载排水量4万吨,能搭载30架直升机、1000名陆战队员及多辆两栖车辆。
2009年,日本防卫省启动出云级设计,作为日向级的升级版,目标是提升航空作战能力。2013年,首舰出云号在横滨石川岛播磨重工船厂开工。工2015年3月25日,出云号服役,舷号183,长248米,宽38米,满载排水量2.6万吨。
2018年,日本政府决定改装出云级,使其搭载F-35B垂直起降战机。加贺号率先进入船坞,2020年,工人拆除部分甲板,安装耐热涂层,火花四溅,机械轰鸣。改装后,甲板能支持F-35B滑跑起飞,机库可容纳14架直升机或数架固定翼飞机。出云号于2022年完成类似改装。2023年,两舰参与美日联合演习,F-35B从甲板起飞,引擎轰鸣。
075型的坞舱设计是其核心特色。舰尾坞舱门打开,海水涌入,726型气垫登陆艇滑出,艇上装载坦克,士兵检查装备,金属碰撞声回荡。出云级则无坞舱,舰体空间集中于机库,地勤人员推着直升机进入升降机,甲板上信号灯闪烁。075型甲板面积约7800平方米,出云级因更长更宽,甲板面积略大,约为8000平方米。
两国舰艇定位不同导致设计差异。075型服务于两栖作战,需平衡航空与登陆能力,坞舱占用下部空间,压缩甲板尺寸。出云级则追求航空母舰功能,甲板延长以支持固定翼飞机起降。2021年,海南号在南海演习,6架直-20直升机同时起飞,甲板震动,士兵在下层舱室列队待命。同期,加贺号在太平洋测试F-35B,飞行员调整座舱仪器,甲板人员挥动指挥棒。
而075型与出云级的差异反映了两国海军战略。中国以航母为核心,075型强化两栖投送,未来076型将引入电磁弹射,兼顾无人机作战。四川号2025年服役后,中国两栖舰队将更强大。未来,076型或在甲板面积上超越出云级,改变现有对比格局。
来源:竹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