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持证亮牌”工程的最新进展。截至7月25日,已有超过13500个公众账号完成红“V”标识标注,同步公示服务主体名称、许可证编号及服务类别。同时,4400余家网站及平台也在其服务页面明示相关许可信息。《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近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持证亮牌”工程的最新进展。截至7月25日,已有超过13500个公众账号完成红“V”标识标注,同步公示服务主体名称、许可证编号及服务类别。同时,4400余家网站及平台也在其服务页面明示相关许可信息。《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此采访了6家媒体机构,探讨这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领域的重要制度创新给传媒业带来的影响。
规范传播秩序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作为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举措,‘持证亮牌’工程有助于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提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辨识度,加强主流新闻舆论影响力,从而进一步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光明网副总编辑高赛表示。
“这一举措对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央广网副总编辑蔡荣波认为,这不仅有效规范了网络传播秩序,更显著提升了权威信息的辨识度。红“V”标识为新闻机构公众账号提供了权威的“身份认证”,使公众能够快速识别正规新闻来源。
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编委、南方日报时政新闻部主任王溪勇看来,红“V”有更鲜明的机构媒体账号属性,方便公众识别信息是否来自正规新闻机构,对主流媒体内容传播有更强的背书作用,也鞭策主流媒体更好地承担自身责任。
“以红‘V’标识为载体,将获得许可的公众账号与普通账号明确区分,从根本上提升了媒体账号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辨识度,也增强了主流媒体账号在互联网平台的权威性。”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总编辑盛利认为,取得红“V”标识的账号在商业平台传播中与普通账号有着本质区别,媒体属性更明显,内容审核更严格,信息权威性更强。
“红‘V’标识通过可视化认证建立新闻信息传播的可信度,使仿冒机构无所遁形。”贵州日报报刊社编委、天眼新闻采编中心主任陈诗宗表示,对主流媒体而言,这是一利好消息,能够有效杜绝鱼目混珠,推动媒体原创内容提质增效,让选题策划和传播能更加精准。
红“V”标识相当于给主流媒体公众账号“盖章认定”,构建了新闻资质的可视化信用体系。广西来宾市融媒体中心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韦付玲认为,这有利于读者快速识别权威信息来源,也有利于官方媒体树立自身形象,更好地履行舆论引导职责。
强化权威形象
助力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
“持证亮牌”工程进一步明确了媒体运营的资质要求和责任边界,权威准确的网络信息内容、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在网络空间中更加充沛繁荣,网络生态环境进一步清朗有序、风清气正。
高赛认为,一方面,“持证亮牌”工程从信息标注、账号资质等入手精准斩断了问题源头;另一方面,倒逼红“V”媒体进一步完善内容审核机制、规范采编流程,提供更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切实做好价值引领。
“对公众来说,红‘V’账号的新闻更有权威性,特别是时政新闻,相比此前会更方便识别。”王溪勇表示,在如何到达受众,商业平台对红“V”账号内容是否有流量倾斜、特殊权重或原创保护,机构媒体尚未有明显感知。希望未来,平台对“持证亮牌”机构媒体在管理运营工具、推荐机制上真正给予支持,在实施商业限流和屏蔽时减少“误伤”或建立更灵活有效的申诉机制。
陈诗宗则建议,仅是由蓝“V”自动变为红“V”,用户对其变化感知不大,应对红“V”媒体给予更明确的文字标识。如用更明确的文字进行标识,以增强“持证亮牌”媒体的官方可信性,避免“持证亮牌”媒体仍被用户认为是自媒体账户。
今年以来,“持证亮牌”工程才开始全面推行,半年的时间虽未使媒体机构账号在粉丝量和点击量上有过多变化,但其围绕内容与传播规范开展了大量工作。
“红‘V’标识显著强化了我们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权威形象,使主流声音传播更具公信力。”蔡荣波介绍,目前,央广网一方面在内容建设上持续发力,突出社会价值导向,坚守内容真实性原则,严格把控选题质量;另一方面在传播环节精准施策,结合不同平台的特性优化权威性内容的呈现形式与传播链路,提升传播效能。
“大众网、海报新闻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新闻采编专业能力,确保发布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价值观。”盛利表示,他们还将进一步健全内容审核与信息安全制度,通过完善“三审三校”流程、引入智能审核技术等手段,筑牢内容质量防线,为用户提供更权威、更贴心、更具价值的新闻信息服务。
“‘持证亮牌’后,我们在选题内容方面更加审慎,更加严格地遵循新闻伦理和法律法规,确保所报道的信息真实、准确、客观。”韦付玲表示,在内容制作传播方面,来宾市融媒体中心更加注重质量和深度,以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粉丝,提升账号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同时,更加注重提升作品的原创性和创新性,通过短视频、直播、图文结合等多样化传播手段,加强与粉丝的互动,增强粉丝黏性。
“‘持证亮牌’后,我们的原创内容占比大幅提升,达90%以上。”陈诗宗介绍,贵州日报报刊社还开设了“天眼问医”“天眼问学”“天眼评论”等专栏视频,将纸媒精品内容视频化传播,原创内容的提质使其黏合性更高、传播力更好,订阅用户明显增加。如在榕江县“6·24”特大洪灾中,《贵州日报》原创推出的多条报道获得全网推送。
自媒体目前用“时评”或“视评”方式,“洗”正规媒体内容进行猜测性或误导性解读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且往往因此获得更高互动量或平台推荐。王溪勇呼吁,应加大对原创内容的保护力度,拿出更多措施打击低水平搬运盗用等各类侵权行为。
“‘持证亮牌’工程对于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提升媒体公信力意义重大,希望后续能进一步研究出台具体、有效的流量支持政策。”高赛举例道,如在算法推荐机制上,对“持证亮牌”的媒体账号给予适当倾斜;在热门榜单、推荐页面等显著位置增加其内容的露出频率,让优质内容能够更高效地被用户看到,助力提升红“V”账号的影响力、传播力。
目前,大部分平台还都设置有判重限流机制,在重大新闻报道和通报中,主流媒体被判重限流后声音难以得到传播。韦付玲认为,各大平台红“V”账号应该享有互联网新闻转载权,不应受到平台规则的限制。
陈诗宗也表示,希望平台能给予红“V”账号更多关注,特别是在本地新闻流量扶持方面;推动平台开放图片、视频等合规新闻线索库,降低媒体机构内容生产成本;建立“7×24小时”热点事件响应通道,对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由持证媒体优先上传现场素材,推动平台形成亮证媒体之间更多元的共享共创机制。
优化机制流程
长效推进“持证亮牌”工程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光明网、央广网、贵州日报报刊社等机构已完成“持证亮牌”工作,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机构所属主要平台账号也已基本完成此项工作。但在落实的过程中,部分机构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在各大平台的公众账号已基本完成‘持证亮牌’工作。”王溪勇坦言,集团一些早期微信、微博账号当时注册为旗下公司账号,目前主体变更为持证媒体存在困难。
“在推进该服务号办理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值得同行关注。”韦付玲说,一是平台审核标准与地方属性的适配性问题,在主体性质、服务范围界定等方面,对由事业单位改制的“融媒体中心”性质、综合新闻发布与地方政务服务交叉部分等方面的界定需进一步优化;二是历史名称关联的复杂性问题,对改制的融媒体中心而言,核验历史关联主体与现主体的法律承继关系时,流程耗时较长;三是“功能性”服务与“新闻性”服务的边界厘清问题,平台在审核是否超出纯新闻信息服务范畴时沟通成本较高。
陈诗宗建议,同行们在办理过程中要注重合规性,避免许可申请被驳回。同时,在认证过程中要注重账号所属平台定位,不断维持账号影响力,推动账号可持续性发展。
当前,商业平台的账号基本是基于个人账号为基础,在注册、迁移、账户收益提现等诸多方面均与机构媒体存在不匹配之处。王溪勇则建议,要对媒体账号采取真正能与机构媒体相适配的底层逻辑。如平台为变更主体提供便利,减少账号间粉丝迁移的前置条件,媒体账号矩阵可用账号/粉丝合并的方式,在对子账号关停并转中实现优势集中。
盛利也建议,红“V”账号认证时,可直接向平台提交主体变更申请,无需新设账号迁移内容,避免粉丝流失和内容断更。同时,他还建议,网信部门联合腾讯、抖音等平台建立红“V”账号数据库共享机制,其他平台同主体同名账号,无需重复提交材料。另外,他还希望网信部门能牵头开发红“V”账号智能检校系统,免费向媒体开放,集成敏感词库、事实核查接口、评论筛选等功能,自动识别违规内容,降低红“V”账号传播风险。
只有主动拥抱监管、夯实内功,才能在信息洪流中筑牢主流声音的灯塔。对于后续推进“持证亮牌”工程,韦付玲建议,网信部门进一步优化主体变更机制,联合平台建立“持证主体承继通道”,减少二次认证成本;推行认证费差异化政策,将主流媒体账号纳入“公共服务账号”范畴,减轻基层负担;建立“全国媒体账号库”协同核验,实现许可证信息自动核验,缩短审核周期。同时,她呼吁各级媒体同行,特别是同样面临融合转型的地市级融媒体,要将“亮牌”视为提升自身规范化运营能力的契机,而非单纯的任务。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