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一女子想让儿子进国企,托人打点关系,花了8万两次都落选……警方介入调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8 09:53 1

摘要:接到陈女士反映的情况后,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凤翔派出所已传唤相关当事人到派出所接受调查。截至8月7日下午,相关当事人已退还陈女士5.8万元,并表示余款3天内付清给陈女士。

“我轻信花钱就能让儿子进国企,先后给对方8万元,结果……”

日前,

海口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

2023年和2025年,

她儿子两次参加海南某国企招聘,

她迫切希望儿子能进国企工作,

“同事称他妹夫的朋友

认识这家国企老总,

要花钱打点关系才能通过面试录用,

我先后掏8万元给他们,

结果儿子两次都没被录取,

钱也不肯退。”

接到陈女士反映的情况后,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凤翔派出所已传唤相关当事人到派出所接受调查。截至8月7日下午,相关当事人已退还陈女士5.8万元,并表示余款3天内付清给陈女士。

陈女士:多次要求退钱无果后报警。

花钱能进国企?她掏8万替儿求职

陈女士是海口一家药店的销售员,她告诉记者,2023年12月,其儿子参加海南某国企举办的秋季校园招聘,并通过笔试,“店里同事王某得知后,热心地说他妹夫的朋友认识这家国企老总,但需要花钱打点才能确保通过面试录用。为了让我相信,王某还展示微信聊天记录给我看,说是以前帮人办成事的聊天内容。”

陈女士称,身为母亲,她希望儿子大学毕业能够找份好工作,收入稳定,“经不住王某的多次鼓动,按其要求,2023年12月10日,我预付3万元给王某办事,王某称已将3万元转给他妹夫曾某,通过曾某再给一名姓杜的男子,杜某再交给该国企老总。”

交钱后,陈女士焦急地等待儿子被录取的好消息,然而招聘录取名单公布,她却没有看到儿子的名字。“我询问王某,王某称他妹夫说对方要先给5万元打点关系,通过面试录取后再支付5万元,反责怪我没有及时再支付2万元,导致事情没有办妥。”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支付3万元后,对方当时并没有说要再支付2万元,“我感觉自己被坑了,要求退回3万元,王某却说退不了,托人找关系花掉了。”

今年5月,陈女士的儿子再次参加这家国企举办的2025年度春季校园招聘,并顺利通过面试。“王某得知后再次劝我要好好把握机会,让我直接联系他妹夫曾某。”陈女士迫切希望儿子被该国企招录,“我再次相信了王某的花言巧语,5月22日和6月3日,我先后分3次将5万元转给王某的妹夫曾某。”

招聘录取名单公布,陈女士的儿子再次“榜上无名”。“我多次要求退钱无果,王某等人不仅以各种理由推脱,还威胁称如果把事情说出去,将影响儿子今后找工作。”陈女士说。

警方介入调查,已退还5.8万元

无奈之下,陈女士向本报记者求助。根据陈女士提供的联系方式,7月23日记者分别联系了王某等人。“我是听妹夫小曾说,他朋友杜总人脉广,花钱可以帮人办成事。出于好心,就把同事陈女士儿子参加海南某国企招聘的事情告诉了妹夫,让他们帮忙。”王某称,“我没有占用她的钱,钱通过妹夫给了杜某。事情没有办成,我也不知道咋回事。”

那陈女士的8万元去哪了?

曾某称,给朋友杜某帮陈女士打点关系,杜总说认识该国企领导。

事情没办成为何不退钱?

杜某解释:曾某转来陈女士打点关系的钱,他分别给了关系人,退钱需要时间。

7月23日上午,记者陪同陈女士来到其儿子参加招聘的海南某国企。该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单位招聘程序包括报名、初选、笔试、面试、体检和录用等环节。面试是委托第三方主持,本单位人员不参与,做到公平公正,不存在收钱办事。陈女士通过熟人介绍花钱找“关系”,希望儿子能够被招聘单位录用而上当受骗,建议陈女士报警挽回损失,他们愿意配合警方。

当日下午,陈女士向辖区海口市公安局琼山分局凤翔派出所反映情况,警方介入调查。

8月6日,凤翔派出所麦警官告诉记者,陈女士反映的情况,他们非常重视,传唤相关当事人到派出所接受调查,并责成当事人尽快退还陈女士的钱。截至8月1日,王某和曾某已退回陈女士4万元。

8月7日下午,凤翔派出所再次传唤王某、曾某、杜某,责令他们退款。曾某向陈女士退回1.3万元,王某退还5000元,并表示余款3天内付清给陈女士。

在此提醒市民

不要盲目相信所谓的“能人”

以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