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光和克非是大学时期的同学,而克非的父亲张霖之是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一直在极其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下坚持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冀鲁豫区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副政委,解放后任三机部部长、煤炭工业部部长,八大时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对WG这个时期的回忆,不能不想起我的大儿子路光当年的婚事。路光的婚事得到了周总理最为诚挚的关怀,也得到了林彪、黄永胜、叶群的关心和帮助。
路光和克非是大学时期的同学,而克非的父亲张霖之是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一直在极其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下坚持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冀鲁豫区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副政委,解放后任三机部部长、煤炭工业部部长,八大时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煤炭工业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是极为重要的,那时称为“钢煤粮棉”,张霖之对我国煤炭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对于这样一个老革命,江青等人在文革中没有把他放过,六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她在大会上公开点名诬陷张霖之,张霖之随即遭到凶残的揪斗、毒打、抄家。
张霖之在文革中遭到了灭绝人性、罄竹难书的摧残。当张霖之反抗造反派的法西斯暴行时,这些穷凶极恶的家伙竟用烧锅炉的通条直刺他的头部,头骨戳穿,鲜血从头部流到脖子,再流到背上。张霖之饱尝了人间最大的苦难,六七年一月二十二日凌晨,被江青、戚本禹一伙支持的造反派迫害致死。张霖之是文革中唯一被活活打死的共和国部长。一九六八年,下了红头文件,定张霖之为走资派。
路光和克非大学毕业后,天各一方了。克非被分到江西劳改农场,一家在文革中是受了大难的,在困难无告之时,克非向我们写了信。我和克非的父母可以说是素不相识,除了在中央的会议上见过外,没有来往。在文革那么混乱的情况下,政治气氛又那么严峻,一有不慎就会惹来大祸。但我认为克非是个好孩子,就算大人有问题,帮助孩子不算什么吧?!我们把克非接到上海,调入总后华东物资局,进而又调到西安的总后装备研究院,入伍穿上了军装。不过我也叮嘱我老伴:“办这些事要特别小心,走一步三回头,没有问题再前进。”因为让江青、张春桥一伙抓到辫子,他们会借此兴风作浪的。我们和江青一伙是死对头。
七〇年春节后,总后在北京举办全军科技成果展览,地点设在后勤学院。克非也作为工作人员来京参加会务工作。克非是个很勤奋努力的人,当时工作条件很差,打地铺睡在大教室,再加上工作劳累,她肺部出血,常有鲜血从口中吐出。我老伴知道后,立即派人把她送往三〇一医院。
当时,路光也快28岁了,他坚持这份婚姻,正好也有了机会。在国务院体制改革时,煤炭部、化工部等合并成燃化部,由总后副部长伊文去当革委会主任。我借此机会让伊文深入了解一下张霖之的情况。经调查后,伊文向我汇报说:“张霖之没有什么问题,与彭某属工作关系,没有什么更深的个人关系。张霖之历史清白,在煤炭部威信较高,我国的煤炭产量在世界上的名次不断提升,张霖之是有一定贡献的。究竟江青为什么要点名说张霖之是彭某死党,还搞不清楚。”
我听了伊文的汇报,心里有数了,决心摸一摸总理的态度。有一次首都体育馆举行的大会上,我向我老伴“面授机宜”,叫她在大会中间休息时,找总理汇报一下路光的婚事。她对总理说:“总理呀,我不得已打扰您一下,我要向您汇报一件事。”
在总理的同意下,我的老伴接着说:“我们的大儿子,就是路光,这孩子不懂事,他和张霖之的女儿是大学里的同学,两人很要好。”总理听到“张霖之的女儿”愣了一下,打断她的话说:“张霖之同志的女儿?”
胡敏说:“就是呀,张霖之的问题这么严重,我们都不同意他们的事,可路光还在坚持。”
胡敏心里没底,她“战战兢兢”刚说完,没想到总理竟说:“坚持好嘛!应当坚持。现在某某某和某某散了,某某某和某某某也散了,台上、台下几乎都散了,这一对要保住,要保住嘛!”
胡敏对总理说:“会作说,我们孩子的事情况比较特殊,要经过您批准才成。”
总理说:“可以呀。”接着总理又说:“你去找叶群,叶群同意了,我就批准他们结婚。这是好事情。”
经我同意,我老伴向叶群细细讲了路光和克非的事,没想到这件事打动了她,叶群还掉了眼泪。她说:“这一家可真够惨的,点一个名就要人家一条命。凭什么打倒人家?这么多老干部都打倒了,不成。张霖之哪叫打倒呀,这叫草菅人命。我坚决支持这门子婚事,我去跟总理讲。”
叶群接着又讲:“很多事我都不敢给首长讲,一讲他就发火。前几年,首长知道赵尔陆死了,气得他不吃饭,在屋子里转来转去,一边走一边骂。叫我把郭子瑞(赵尔陆的夫人)接来好几次。他知道王秉璋经常遭武斗,他骂造反派是法西斯,他非要见王秉璋。我说王秉璋在七机部,是国务院管,你见他不好,他说为什么见不好?你懂个屁,我们是战友,是战友!我负伤从马上掉下来,是他和苏静把我搞回去的。”
我把叶群的态度告诉了周总理,同时我也把燃化部革委会主任伊文了解张霖之的情况,向总理做了汇报,接着我又跟总理说:“我压力很大,得罪了江青可不得了呀,张霖之有什么了不起的问题,我不清楚,但搭上一条命,也很不幸。现在克非家很困难,这个时候我们拆散他们,也不讲良心。如果总理认为可以,能不能给张下个内部结论,有了总理的支持,我就准备把路光和克非的事办了。”
总理是个非常精明又精细的人,他自言自语道:“内部结论……内部结论,这个提法好。”总理对我说:“你能否叫燃化部革委会,打个报告上来。”
燃化部革委会的报告很快就上来了。
周总理在一次国务院业务组的会议前,让纪登奎提出研究燃化部革委会的报告,并让纪提出要给张霖之做个简单结论为好。在会上,纪提出这个问题后,大家都感到有些诧异,提出给张霖之做结论,也只有由总理来主持办理了,总理在会上就答应了。会后总理还专门交代大家,这件事是国务院业务组的具体工作,就不必在政治局会议上提起。
国务院业务组的会,稍微重要的,或者和军队有关的,我几乎是每次必到的,这次开会,总理有意识不让我参加。会后总理告诉我,国务院业务组同意给张霖之做个内部结论,并对我说:“你先提出个意见给我。”
我说,我不太了解张霖之的情况。总理笑着说:“嘿,你还是‘高见’嘞,你把你的要求提出来嘛!”我顿时才有所领悟。
我回去以后就叫秘书起个草,也让克非提出了几点意见,最后主要提出两条,一是说张霖之是被毒打致死的;二是说张霖之是人民内部矛盾,家属子女按革命干部家属对待。
总理接到稿子后又做了认真的修改。总理没有同意“被毒打致死”这个提法,因为当时的上报材料中,关于张的死因不够明确,造反派为了掩盖罪行,编了不少假话,做了假证,总理怕有人告状,捅到江青那里,引起事端,事情“搁浅”,反而因小失大。最后,总理用了一句很高明的话“在武斗和逼供的混乱中死去”,“按人民内部矛盾”总理没改,同意了。这个结论现在收入了《周恩来年谱》下卷第三百八十二页:“会议认为,张霖之同志的历史是清楚的。一九六七年一月,张被关押在北京矿业学院时在广播中听到戚本禹威胁和煽动的语言,张因连续受批斗和迫害,身体已受到重伤,自不能不陷入极度紧张的状态,因此,致张在武斗和逼供的混乱中死去。”
“根据当时情况,矿院专案组的报告只涉及各项经过的表面现象,还需要依据煤炭工业部所掌握的全面材料,认真地予以澄清”。“兹决定,张霖之同志的死亡,应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张霖之同志的家属和他的子女不受任何牵连,应按革命干部家属对待。”
这个结论文件只印了为数不多的份数,而且存档的份数较多,以防江青知道后闹事。总理还特地给我个人一份,在文件的左上角上用铅笔写上:“会作同志存。周恩来。”同时,总理还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会作呀,事情我给你办了。”
我也说了不少感激的话。然后我又“得寸进尺”地说:“总理,这些都是讲张霖之同志的,路光和克非的结婚问题,还请总理做个批示吧。”
总理同意了,亲笔做了批示:“同意邱路光和张克菲(非)结婚。愿你们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奋勇前进。周恩来一九七〇年七月三十一日。”
路光的婚事简简单单地办了。有一天,总理到京西宾馆来开会,会后他要见一见路光和克非。因为克非要上班没有来成,只路光一人来了。总理伸出手来与路光握手时说:“还有一位呢?”
我忙说:“克非上班去了,接到她再来,怕耽误总理的时间。”
总理握着路光的手,摇了几摇,深情地说:“青年人!”
我知道总理很忙,立即对路光说:“好了,你回去吧。”
路光又给总理敬礼,就离开了。
我非常感谢总理对我极大的关心和帮助,没想到总理却深情地笑着说:“会作呀,你满足了我一个心愿。”总理是一个体贴用心的人,…。江青点过张霖之的名,总理一清二楚,他这么“大胆”,原因何在?总理的用意是很深的,他支持了路光的婚事,也等于在“乱世”中暗暗帮助了张霖之的家人。
记得是临近年底时,叶群知道路光回京参加全军马列学习班,她告诉我说,林总要见一见我们一家。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到了毛家湾,叶群把我们一家人带去见林总,林总正在会客室里等,我们依次给林敬礼。大家坐下以后,林总说:“张霖之是好同志,他为什么被打死了?他被打死都不承认自己是反革命。”
接着叶群说:“我想请克非妈妈也来坐坐。”
林彪说:“好嘛!”
张霖之的老伴李蕴华是一九三七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她是北京的大学生,接受革命思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没想到最后革了个家破人亡。到了毛家湾,她激动的很,叶群拉着她的手说:“这几年你吃苦了。”
接着叶群提出照相。她的话音一落,林彪竟高声说:“把黄总长请来。”大家都没想到林彪今天兴致这么高,这么给面子。黄来了以后,林大概是受到张霖之问题的触动,他对黄说:“军队的干部能解放的尽快解放,能解脱的尽快解脱。”
黄说:“我们已经列了一个名单,有几十人呢!在会上(指政治局会议)那些人(指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凶得很呐,一个劲往下拿。”
林彪看上去很生气,没有说话。
黄接着说:“我们还要努力,借着要召开四届人大的机会,争取多解放、早解放一些人出来。”
我插了一句话:“军队各单位也有阻力,他同意这个,不同意那个,我们正在深入做工作。”
遗憾的是,由于四届人大的推迟,由于“九一三”事件的发生,军队解放干部的工作,都已走上日程,却没有来得及实现。当时,经过军委办事组的努力,已经解放的和解脱的干部有张震、王必成、林维先、谢胜坤、江文、张宗逊……;已经安排走上日程的有杨勇、梁必业、吴克华、张贤约、李雪三……还有不少人的名字记不起来了。
接下来就是照相。叶群忙着安排座位,她先让林彪坐下,再安排其他人。大家刚坐定,林彪突然站起来,让克非妈妈坐在中间,林彪和黄永胜在其左右,李蕴华简直不知所措,极力推让,叶群知道,林决定的事是不能变的,她劝李蕴华说:“快坐下吧。”
这张鲜为人知、意义深远、令人惊叹的照片,是林彪的绝唱。……
来源:端庄优雅山雀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