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尔微电子的上市之路堪称曲折。歌尔微电子2021年12月闯关深交所,2024年5月撤回申请。大半年后的2025年1月改道港交所,递表6个月之后却因为到期失效而终止,却又迅速提交第二次申请,继续自身的IPO历程。
作者:马赫环
时隔6个月,脱胎于“果链”歌尔股份的MEMS传感器企业歌尔微电子,在招股书失效后第一时间重新提交了招股书,二度向港交所发起冲刺。
歌尔微电子的上市之路堪称曲折。歌尔微电子2021年12月闯关深交所,2024年5月撤回申请。大半年后的2025年1月改道港交所,递表6个月之后却因为到期失效而终止,却又迅速提交第二次申请,继续自身的IPO历程。
除了与歌尔股份的关系、二次迅速上市的曲折经历,围绕在歌尔微电子身上的关注点仍有不少。对苹果大客户的依赖问题,左手拆分子公司二次上市,右手又以超百亿港元资金发起重量级并购。
由于上述情况,歌尔微电子IPO吸引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歌尔微电子的“苹果依赖症”
和蓝思科技一样,尽管歌尔股份2024年期末来自苹果的营收占比已经降到了31.96%,但“果链”依然是其身上挥之不去的标签。作为脱胎于歌尔股份业务部门的歌尔微电子,对苹果的依赖症更加严重。
歌尔微电子发展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当时是作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部门进行MEMS传感器研发。2017年10月成立了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形成独立实体。2019年,完成了微电子业务在集团内的整合,成为歌尔股份旗下经营微电子相关业务的唯一子公司,之后歌尔微电子开启了上市征程。
歌尔微电子是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业务产品包括传感器、SiP和传感交互模块,应用于手机、耳机、VR/AR、汽车、家居等领域。面向苹果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声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SiP。
歌尔微电子招股书显示,自2010年起便与苹果公司维持长期战略关系。2022年、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3个月,来自苹果的营收分别为17.52亿元、14.84亿元、28.25亿元和6.95亿元,占同期营收比重分别为56.1%、49.4%、62.3%及62.0%。
尽管歌尔微电子称其是全球第五大、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于往绩记录期间,歌尔微电子的传感器累计出货量超过50亿颗。但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行业竞争激烈,歌尔微电子面临的是来自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企业的竞争,其中包括了英飞凌等知名企业。
歌尔股份的“苹果依赖症”
作为歌尔微电子的母公司,歌尔股份在本次IPO中的操作令人摸不清头脑。就在歌尔微电子发起二次递表港交所的同时,歌尔股份却在筹划其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收购计划。
不久前,歌尔股份发布公告称,与Luen Fung Commercial Holdings Limited(简称“香港联丰”)达成初步意向,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约10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5亿元)收购香港联丰全资子公司Mega Precision Technology Limited(米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米亚精密”)及Channel Well Industrial Limited(昌宏实业有限公司,简称“昌宏实业”)100%股权。
歌尔股份称,此次收购为满足其战略发展需要,增强在精密结构件领域内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深化自身的垂直整合能力,持续巩固与行业领先客户的合作,推动主营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
据报道,香港联丰与歌尔股份或同属苹果产业链,米亚精密在金属/非金属材料加工与精细化表面处理方面经验丰富,昌宏实业则在金属零配件领域专精,二者在智能手表钛合金中框、轻量化铰链等部件供应上占据优势地位。
从行动上来看,歌尔股份一直试图降低对苹果的依赖,先后试图从虚拟头显、汽车等赛道的崛起中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从2014年收购丹麦音响品牌Dynaudio,2017年参股美国Kopin公司布局可穿戴设备,2023年则以“现金+换股”方式完成对驭光科技的全资收购,加码三维传感设备和微纳光学元件领域,都是其降低对苹果依赖风险的计划之一。
应该说,歌尔微电子的拆分也是该计划的一部分,将具有战略意义的微电子业务资产独立,从5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
但近期对米亚精密和昌宏实业的收购,却又在事实上进一步向果链供应商的角色靠拢。
难以平衡的果链依赖和技术自主
来自苹果的业务向来是把“双刃剑”,依靠着苹果供应链,不论是歌尔股份,还是歌尔微电子,过去那些年一直过得相当滋润,可一旦出现问题或者是被踢出供应链,业绩和股价立马就能“翻脸”。
2019-2021年,歌尔股份实现营收分别为351.5亿元、577.4亿元、78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81亿元、28.48亿元、42.75亿元。2022年曾因良品率问题被苹果砍掉了部分AirPods Pro 2生产订单,歌尔股份迅速遭遇业绩和股价“双杀”,净利润从42.75亿元锐减至17.49亿元。
歌尔微电子尽管已经拆分,但截至2025年7月,母公司歌尔股份依然持有其83.40%股份,歌尔股份实控人姜滨夫妇,同时也是歌尔微电子的实控人。
歌尔股份仍然存在对苹果的高度依赖,作为子公司的歌尔微电子依赖程度更甚,加上歌尔股份本身也是歌尔微电子的重要客户之一,短时间内歌尔微电子无法摆脱“苹果依赖症”。
歌尔微电子尝试着走技术自主路线。歌尔微电子董事长宋清林和副总经理马新江均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
宋清林拥有电子科技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背景,并于200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在智能感知交互解决方案行业拥有逾20年经验。
马新江在智能感知交互解决方案行业拥有逾25年经验。曾任潍坊怡力电子有限公司(歌尔股份前身)生产部负责人,在歌尔股份曾任包括MIC产品线制造部部长在内的多个职务。
歌尔微电子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1.2亿元、30亿元、45.36亿元,毛利分别为5.77亿元、5.17亿元、8.61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3.25亿元、2.89亿元、3.09亿元。期间歌尔微电子大部分营收和净利来自于传感器业务,从目前的业务结构来看,歌尔微电子正在构建以传感器为核心的业务体系,并试图走出技术自主的路线。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歌尔股份以及歌尔微电子由于搭上了消费电子终端爆发的时代机遇,以及苹果这棵“大树”,进而迎来了爆发式发展,但与苹果的深度绑定也为歌尔系企业业绩带来了很大波动。
歌尔微电子还有来自英飞凌、博世以及一众国内同行企业的激烈竞争,即便是拆分出歌尔微电子作为独立实体,短时间内也难以摆脱来自苹果的束缚,这就为其上市之路画上了问号。
来源:IPO参考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