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周口洽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8 09:38 1

摘要:1945年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轴心国的末日。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日本已经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日本政府为苟延残喘,最大限度保存实力,早日结束战争,图谋请求中国做中间人,向英、美、苏做和平交涉工作。故广泛接触中国军事要人。

1945年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轴心国的末日。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日本已经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日本政府为苟延残喘,最大限度保存实力,早日结束战争,图谋请求中国做中间人,向英、美、苏做和平交涉工作。故广泛接触中国军事要人。

1945年6月中旬,侵华日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通过汪伪南京政府杨揆一的介绍,在南京会晤了中国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十五集团军司令何柱国的特使吴树滋,商定7月上旬,派侵华日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任驻南京国民政府大使副武官今井武夫,到河南周家口与何柱国将军商谈投降事宜。何柱国驻防豫皖边区,总部在沈丘县城。

7月5日凌晨,今井武夫带卫兵、翻译从南京坐飞机出发。因飞机故障,6日傍晚到开封,7日飞到堰城野战机场,然后坐卡车颠进周家口已经是8日了。休息一天之后,3人脱下军装换上便服,由驻周日军把他们送到步哨线上,穿过中日军方对峙的20公里真空地带,由“接应人”把他们送到淮阳新站镇。

9日中午12点,今井武夫等人走进中国军队控制的新站镇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发出口令:“立正!”20几个号兵吹响了欢迎号。来到贴满对日抗战标语的新站镇公所。面容削瘦的何柱国将军在门口迎接今井武夫。

为了消除旅途的疲劳,何柱国给他们准备了洗澡水,并安排了午餐。午餐尽管很简单,但却尽了很大努力。何柱国特地从界首购买了绍兴黄酒。今井武夫在回忆录中写道:“何将军是一个富于人情味的军人,尽管我是他的敌人,他却隆重地接待我。”

下午两点钟,双方准时在镇公所的一间房子里举行了谈判。今井武夫在回忆录中写道:“在一间简陋阴暗的屋子里,点着蜡烛,我们畅谈了一昼夜。”

何柱国将军早年曾在日本留学,和今井武夫都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今井武夫是第30期,何柱国是第31期,出于这个原因,在谈判中,何柱国谦虚地称今井为“学长”。

今井武夫说:“我不代表大本营,你可以认为我是私人身份,但是支那派遣军司令部冈村大将以下同意我观点的大有人在,所以我能够把你们的要求转达给大本营。”

何柱国接了下来:“正好,我也不是中国的正式代表,但是在这间屋子里讲的每一句话都会转达到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部。”

今井武夫确认一句:“何将军是说蒋介石委员长知道这次谈判?”

何柱国肯定的说:“当然知道,否则我们不会让你来。”

今井武夫问:“日本政府和中国政府之间和平交涉的余地还存在吗?”

何柱国说:“不存在中日之间和平交涉的问题了,中国是同盟国的一员,没有单独媾和权,日本政府只能同同盟国谈判。但是为了帮助日本打开同同盟国谈判的大门,本官作为今井参谋副长的学弟,愿意坐下来倾听日本政府的意见和条件,并向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以及同盟诸国转达。”

今井武夫点了点头。何柱国继续问:“今井学长是否能够说明一下日本政府的和平条件到底是什么?”

今井武夫清了清嗓子,开始了正题:“虽然我不是大日本帝国的正式代表,但只要了解了中国方面和平要求的具体条件,支那派遣军司令部可以作为自己的意向而向日本政府报告的。至于日本方面和平的绝对条件就是包括国土、国民和天皇制在内的日本国体能够得到保证,至于在南京政权和满洲国问题上,日本政府将以最大诚意来帮助中国政府妥善处置。”

何柱国轻蔑地笑了笑:“今井学长,无论是冈村司令官还是大本营恐怕都太乐观了吧?我刚刚已经说过,中国没有和日本的单独媾和权,对日本的和平方针是同盟国间已经决定下来了的。今井学长刚刚说到日本国土,我倒可以向学长透露一些同盟国已经决定了的有关日本的和平方针。”

今井武夫向前探了下身子:“谢谢司令官。”何柱国说的话像一记记重拳打在今井武夫的心上:“首先,日本的武力必须解除,日本的国土必须割让。满洲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在讨论之外的。此外,日本必须放弃台湾和朝鲜,向苏联割让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向美国割让琉球群岛,所以国土是不能保证了。”

今井武夫强打精神:“其他的条件呢?”何柱国继续说下去:“蒋委员长的意思是:希望大战结束之后,中日两国携手合作,成为东亚的安全力量。中国本来不想把日本彻底打垮,使日本完全崩溃。如果日本在尚有余力的时候,能够赶紧停战,请求中国做对英美和平交涉的中间人,中国当不辞其劳,并且尽力使日本能保持固有的天皇制。”

谈判气氛是“坦率的,未抱有任何不快之感”。到今井武夫在欢送号声中离开新站镇的时候,已经是7月10日的早晨了。7月14日今井武夫回到南京,在向冈村司令官汇报之后,向大本营提交了这次谈判的报告。冈村宁次同时用书面航寄东京详细报告。

何柱国也将谈判情况电告国民政府。而后,何柱国被召回重庆,面见蒋介石,具体详细地汇报了谈判情况。

今井武夫在回忆录中写道:“一直到了八月中旬,日本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事后才知道日本政府早已希望结束战争,渴望中国做对英美和平交涉的桥梁。然而又认定中国不会接受日本的请求,同时,也没有方法和中国政府取得直接联络,只好在因循中作罢。最后请求苏联出面斡旋和平,竟被苏联利用这一弱点把握了参战的良机,使日本招致历史上的空前惨败!冈村宁次航寄东京的那一份详细报告,真是白费心机。”

这就是日本陆军和中国国民党军之间的最后一次谈判。实际上本该还有一次,主角还是这位今井武夫,中国方面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谈判内容更具体一些。重庆同意举行“顾祝同、今井武夫谈判”,时间为8月8日,地点在杭州西南的浙江桐庐。可是到了8月4日,顾祝同司令部发来电报说把谈判的时间和地点改在8月16日的江西省玉山。

大日本帝国没能活到1945年8月16日。前一天的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就发表了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的诏书。这样也不要搞什么“和平工作”了,直接进入到投降程序。因此今井武夫7月份的周口之行成了最后的谈判。

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原国防部举行,今井武夫参加了签字仪式。今井武夫1947年1月4日回国。20世纪60年代,他撰写了自己的战争回忆录,详细地披露了对华侵略战争期间的一些秘密史实,并附记了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1982年6月12日,84岁的今井武夫病死。

来源:李建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