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发经济具有时尚、新潮、高品质等特征,是一个地区商业活力、消费潜力、创新能力、城市魅力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在今年年初的地方两会上,首发经济相关概念被北京、河南、浙江等29个省市写入当地政府
□王超亚
首发经济具有时尚、新潮、高品质等特征,是一个地区商业活力、消费潜力、创新能力、城市魅力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在今年年初的地方两会上,首发经济相关概念被北京、河南、浙江等29个省市写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各地激发消费潜力、提升消费能级、打造新消费增长点以及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首发经济对消费提振和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首发经济作为优质企业和中心城市“双向奔赴”的重要桥梁,能够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优化耦合,在为消费市场带来新动能、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新引擎的同时,也为大中城市推动消费提质扩容、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拓展了新空间。
首发经济已成为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发经济由于具有潮流引领性、业态融合性、消费带动性,是目前各地在建设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纷纷发力布局的重点领域。2018年上海率先发布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政策措施1.0,之后推出首发经济2.0政策,2025年3月又发布首发经济3.0政策。北京、广州、重庆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分别通过强化首发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品牌首店招引力度、打造专业服务平台等措施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首发经济已成为城市商业提档升级的重要引擎。中心城市拥有众多成熟的商圈和庞大的消费群体,因此首店首秀首展更倾向于一线、新一线和强二线城市,首发经济往往呈现出向中心城市高度聚集的特征。2024年,上海新增各类首店1269家,其中“千亿商圈”南京西路商圈全年引进首店234家,数量居全市各大商圈首位;北京新增落地首店960家,涵盖零售、餐饮、文化等多个领域。
首发经济已成为消费市场繁荣创新的重要载体。通过催生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现象,首发经济与其所在地区形成共振,推动了城市消费市场繁荣发展。一方面,企业借助首发“新供给”引领时尚新潮流、激发消费“新需求”,在为消费者提供多元消费选择和全新购物体验的同时也迅速营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发展首发经济可以通过消费潮流和习惯的养成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郑州具备发展首发经济的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
河南全省拥有近1亿人口,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郑州作为全省首发经济的龙头,承接了近90%的河南首店,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
重点商圈的首店集聚力越来越强。多年来郑州形成了以杜岭、花园路两大百亿级核心商圈为引领、“多组团、多中心”的现代化商圈体系,吸引爱马仕、香奈儿、迪奥等一批国际超一线品牌河南首店落户。据赢商大数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郑州各购物中心新增首店269家,同比增长67%,创近五年首店新纪录,其中中国品牌首店217家,占比80.7%,国际品牌首店52家,占比19.3%。区域首店与重点商圈相互赋能,持续激发消费新动能,不断打造城市商业的“流量密码”。
多元化首发业态越来越丰富。首店正在由以商品品牌为主向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扩展。与“她经济”密切相关的女装女鞋、美妆护理类首店持续火爆,苏麻茶姑、雀饮等特色茶饮首店增长迅速、宇树科技智能机器人体验店、大疆哈苏融合店等科技类河南首店则满足了科技爱好者的消费体验。特别是近年来在情绪价值与圈层效应的加持下,各类“谷子”、手办及潮玩首店强势入郑,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对地方消费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人口优势,郑州锚定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贸物流强市建设目标,以首店经济为突破口打造高质量消费载体和全球消费新高地。“谷子”首店纷纷入驻重点商圈,带动郑州二次元产业发展进入全国各大城市前十名行列。而在“首店收割机”标签加持下,丹尼斯大卫城于2024年成为河南首个营收额破百亿元的商场。首发经济正不断把消费者打卡热情转化为消费热潮,从而重塑区域经济和消费结构。
推动郑州成为首发经济新高地
在当前外贸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内需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首发经济作为极具成长性的经济新形态,对提振消费特别是新兴消费和高端消费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郑州要结合自身比较优势,进一步挖掘文化特色,聚焦首店、首映、首展、首秀,打造具有中原特色的精品消费品牌和首发经济高地。
聚焦首店首展,大力建设首发经济核心承载区。依托蜜雪冰城总部、牧原股份郑州研发中心、胖东来郑州首店等,推进郑州东站商圈建设,加速整合郑东万象城、新田360广场等高端商业体,扩大全球首店招商,积极举办首演、首赛、首展等活动,全力打造河南首发经济首位集聚区,形成郑州变交通流量、交通枢纽为消费留量、消费枢纽的最佳实践窗口。依托航空港区设立免税新品店、谋划专业型秀场,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举办展览及新品发布会,以跨境新业态带动商贸企业整合国内外资源,扩大商品在港区首展首秀的规模和频次,建设国际性时尚消费购物目的地。
聚焦短剧首映,联动打造“微短剧之都”。近两年微短剧行业规模迅速扩张,据郑州市文旅部门统计,2024年郑州市微短剧上线3194部,占全国的比重在30%以上,市场规模突破23亿元,跻身全国前三。要注重将功夫文化、黄河文化、近现代工商业等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为短剧IP,在微短剧中体现更多“郑州元素”“河南元素”,支持现有竖屏影视基地搭建多元场景、完善配套服务,构建一站式的微短剧发展微生态。积极争取设立国家级微短剧奖项,并将郑州作为颁奖活动主会场,开展短剧首映、奖项首颁、优秀作品首展、排行榜首发等系列活动,着力将郑州打造为全国微短剧名城。
聚焦新品首发,提升产业融合创新能力。将新品首发与产业升级相融合,建立消费需求快速反应体系和新品研发创新体系,形成以首店为龙头,以首发主导企业为核心,集市场调研、研发设计、供应链整合、品牌策划、宣传推广为一体的商务服务产业链。鼓励本土企业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上投入更多精力,力争培养出更多像“蜜雪冰城”“胖东来”等爆款首品。推动郑州、洛阳、开封等城市建立河南首发经济联盟,共同策划举办大型首发活动,策划全球新品首发季,吸引更多高品质、高流量的国内外品牌参与活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首发经济发展格局。
聚焦新款首秀,提升产业创新与产品设计能力。锚定“设计郑州”和“设计之都”建设,加快电子信息、汽车工业、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服装家居等产业链条关键环节的设计创新植入,着力形成高能级工业设计体系,以工业新产品、新款式、新技术首秀拓展郑州产业新赛道。充分依托文旅资源和文旅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旅游景区设计、数字文旅设计和动漫数媒设计,通过“潮牌商业+新品首发+设计演艺”整合提升一批重点步行街、历史文化街区和工业遗址区,以新作品、新剧目、新创意首秀等赋予传统商文旅更广泛的文化传播功能,形成高品质生活向导和魅力时尚风向标。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