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基孔肯雅热疫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发、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如今也给我国部分地区带来了挑战。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基孔肯雅热来袭,药品管控与健康防线的构筑
近期,基孔肯雅热疫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发、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如今也给我国部分地区带来了挑战。
基孔肯雅热的症状较为典型。多数患者突然起病,发热是常见的首发症状,体温可迅速升高,多为中低热,部分可达高热,同时伴有畏寒、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畏光、恶心、呕吐等不适,热程一般持续1 - 7天 。关节痛堪称基孔肯雅热最为显著的特征,常为首发,起初可能只是单个或两个关节疼痛,短时间内就会发展为多个关节疼痛,且呈对称性分布,主要累及远端小关节,如踝、指、腕和趾关节等,疼痛随运动加剧,许多患者会感觉关节僵硬,影响正常活动。皮疹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多数患者在发病后2 - 5天,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等部位会出现斑疹、丘疹或斑丘疹,数天后消退,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轻微脱屑。
面对基孔肯雅热的来袭,多地迅速采取行动,对药店相关药品的管控成为重要举措。以佛山为例,自8月1日起,全市所有零售药店严格执行销售重点管控药品登记报告制度,涉及47种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针对基孔肯雅热引发的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涵盖(复方)感冒灵、小柴胡颗粒、连花清瘟胶囊、(复方)板蓝根、布洛芬、氯雷他定、炉甘石洗剂等常用药品。市民在购买这些药品时,需配合药店工作人员进行扫码实名验证,并填报个人信息,若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以及近期是否有被蚊虫叮咬等情况,也需如实告知。药店及相关部门将严格保密购药人信息,仅用于疫情防控。
这一管控政策意义重大。一方面,通过实名登记销售重点管控药品,相关部门能及时掌握药品流向和使用人群信息,一旦疫情传播,可快速追踪溯源,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数据,助力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另一方面,能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有需要的患者及时获得药品,避免药品被不合理囤积和滥用。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面对基孔肯雅热不必过度恐慌,但要提高防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在伊蚊活动高峰期,也就是清晨和傍晚,前往树荫、草丛、凉亭等蚊虫密集处,户外活动时记得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居家时,安装纱门纱窗,睡觉使用蚊帐等,都是有效的防蚊手段。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疑似基孔肯雅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活动轨迹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基孔肯雅热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了解相关知识,积极配合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就一定能够有效防范,共同筑牢健康防线
来源:哇哈哈遇上冰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