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是在格尔木的一家老茶馆里。说书的白胡子老汉敲着醒木,茶碗里的茯茶腾起热气:"要说这西王母,可不是寻常神仙——她头戴玉胜,虎齿豹尾,掌管着昆仑万灵。"
昆仑山脉的雪线以上,终年缭绕着不散的云雾。当地牧人都说,那雾里藏着瑶池,瑶池边住着西王母。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是在格尔木的一家老茶馆里。说书的白胡子老汉敲着醒木,茶碗里的茯茶腾起热气:"要说这西王母,可不是寻常神仙——她头戴玉胜,虎齿豹尾,掌管着昆仑万灵。"
邻座的藏族老阿妈摇着头,酥油茶在木碗里晃出涟漪:"不对哦,卓玛小时候听阿爷讲,西王母是穿青蓝色藏袍的,怀里总抱着个装甘露的金壶。"
两种说法像茶馆窗棂上的冰花,在晨光里折射出不同的光泽。我摸着发烫的茶碗,突然很想知道,在那些被风雪覆盖的年代里,西王母究竟是什么模样。
公元前10世纪的某一天,穆天子姬满的八骏突然在昆仑山口停下了脚步。领头的骅骝喷着白气,蹄子在冻土上刨出浅浅的坑——前方的云雾里,隐约现出一片碧绿的水泽。
"那就是瑶池。"向导的声音带着敬畏,羊皮袄上的雪沫簌簌往下掉,"听说池边的沙棘,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
穆天子握紧了腰间的玉圭,玄色的龙纹旌旗在寒风里猎猎作响。他身后的护卫们握紧了青铜剑,甲胄上的霜花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这支从镐京出发的队伍,已经在荒原上走了九个月。
拨开最后一层薄雾时,他们都屏住了呼吸。瑶池的水像融化的碧玉,岸边的玉树挂着冰凌,风一吹就叮咚作响。而水边的岩石上,坐着位奇异的女子。
她的发髻上插着白玉簪,簪头雕成青鸟的形状;豹尾在身后轻轻摆动,扫过之处,枯草竟冒出了嫩芽。看见穆天子,她没有起身,只是举起手里的玉杯:"远道而来的客人,尝尝昆仑的甘露?"
酒液入喉时,穆天子忽然觉得连日的疲惫都消散了。他望着女子虎齿间溢出的笑意,突然明白为什么历代的巫师都说,西王母掌管着不死的秘密。
周朝的青铜鼎上,开始出现青鸟的纹样。那些在烈火中铸成的飞鸟,翅膀总是朝着西方,喙里衔着小小的竹简。
洛阳的史官在竹简上写道:"穆王十七年,西巡昆仑,见西王母。"字迹在烛火下微微晃动,他忽然想起三年前的那个雪夜。
那天城门已经下了锁,守城的士兵却发现三只青黑色的鸟儿落在了门楼上。它们不怕人,只是用喙轻轻啄着城门上的铜环。士兵们想抓住它们,鸟儿却扑棱棱飞起,翅膀扫过之处,铜环上的绿锈竟都脱落了。
第二天一早,信使从西方赶来,带来了西王母的信。帛书上的字迹像云纹般飘逸:"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史官抚摸着帛书边缘的青鸟印花,突然觉得那些鸟儿不是凡物。他听说,西王母住在昆仑之丘的玉宫里,门前有三只青鸟,专门为她传递消息。
后来,每当有重要的祭祀,周天子都会在太庙前放飞三只绘着青鸟的风筝。宫人说,这样西王母就能知道人间的祈求。
西汉的月光,总带着点清冷的意味。长安城的宫女们在桂树下捣药时,最爱讲嫦娥的故事。
"听说她偷吃的不死药,就是西王母赐给后羿的。"穿绿衣的小宫女往石臼里加了些桂花,"后羿射下九日之后,西王母在昆仑山召见了他。"
捣药杵撞击石臼的声音停了。穿红衣的宫女抬头望着月亮,玉簪上的珍珠在月光里闪着光:"我阿娘说,那天昆仑山上的桃花都开了。西王母坐在白虎拉的车里,车帘上绣着蟾蜍和玉兔。"
月光洒在她们的发髻上,像蒙上了一层霜。绿衣宫女突然压低声音:"你们说,嫦娥在广寒宫里会不会孤单?听说西王母后来派了青鸟去看她,回来却说,月宫里的桂树长得比昆仑的还高。"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更天了。宫女们赶紧加快了捣药的速度,石臼里的药草渐渐变成了细末。她们不知道,这些药末将被送往甘泉宫,那里的汉武帝正等着方士们炼成不死药,好去昆仑山拜见西王母。
唐朝的长安城里,连三岁孩童都知道蟠桃盛会的故事。画坊里的画师们最爱画的,就是西王母坐在瑶池边,众仙环绕的景象。
我在敦煌的壁画上见过这样的场景:西王母坐在云榻上,身边的侍女捧着蟠桃。下方的乐队里,有人弹着琵琶,有人吹着筚篥。最妙的是那些青鸟,有的衔着花枝,有的在云间嬉戏。
当地的老画工告诉我,这些壁画不是凭空画出来的。"相传每年三月初三,西王母都会在瑶池举办蟠桃会。凡是吃了蟠桃的神仙,都能增加千年的道行。"他用手指着壁画角落里的一个小人,"你看这个,是汉武帝。他曾梦见自己去参加蟠桃会,醒来后就下令在甘泉宫建了座王母祠。"
壁画的色彩在岁月里渐渐暗淡,但那些故事却像瑶池的水一样,永远流淌在人们的传说里。
青海湖畔的牧民们,至今还保留着向西方朝拜的习俗。每当水草丰美的时候,他们就会在帐篷前摆上酥油、青稞酒和风干的牛羊肉,祈求西王母保佑牛羊兴旺。
我在一个叫"瑶池"的小村庄里,遇见了一位八十岁的老阿妈。她的帐篷里挂着一幅唐卡,上面画着位身穿藏袍的女子,怀里抱着个金壶,身边围绕着青鸟和白虎。
"这就是西王母。"老阿妈用粗糙的手抚摸着唐卡,"我们藏族人叫她'沃唐姆',意思是'碧玉般的女神'。"她指着金壶说,"里面装的是甘露,洒在哪里,哪里就会水草丰美。"
那天傍晚,我跟着老阿妈去湖边祭祀。夕阳把湖水染成了金色,远处的昆仑山像卧着的巨龙。老阿妈一边往湖里撒着青稞,一边念着古老的咒语。我问她,西王母真的存在吗?
她抬起头,脸上的皱纹里盛着夕阳:"就像这湖水,你说它是真的吗?它滋养着我们,我们就相信它存在。西王母也一样,她守护着昆仑,我们就永远记着她。"
从周朝的青铜鼎到今天的影视屏幕,西王母的形象一直在变。有人说她是威严的女神,有人说她是慈爱的守护者,还有人说她是掌握着长生秘密的神秘存在。
但无论形象如何变化,有一些东西始终没变。她总是和昆仑山脉联系在一起,总是与青鸟、蟠桃、甘露这些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事物相伴。
或许,西王母从来就不是一个固定的形象。她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大自然的敬畏,是流淌在文化血脉里的记忆。就像昆仑山上的雪,每年都在融化,又每年都在落下,滋养着大地,也滋养着那些代代相传的故事。
当我离开昆仑山口时,又遇见了那些云雾。它们在阳光下变幻着形状,时而像青鸟,时而像蟠桃,时而像位披着轻纱的女子。我突然明白,这或许就是西王母最好的模样——她活在每一个相信传说的人的心里,活在每一片被昆仑雪水滋养的土地上。
来源:静待花开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