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千万别碰”!福州已经有人遇到,看得头皮发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8 05:09 1

摘要:福州市植保局工作人员介绍,非洲大蜗牛属旱生软体动物,昼伏夜出,确实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

前段时间福州持续强降雨

这几天,随着大雨逐渐停止

多处街道路面上出现了大蜗牛

还有不少人出于好奇

徒手抓了起来

网友纷纷提醒:

这是非洲大蜗牛!有毒!

专家也提醒

非洲大蜗牛身上有各种寄生虫

看到了千万别碰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

有利于非洲大蜗牛的繁殖和活动

为遏制非洲大蜗牛在夏季高发期扩散

5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

五部门联合印发 《2025年非洲大蜗牛

夏季集中灭螺行动方案》

于5月—9月在全省范围内

开展非洲大蜗牛夏季集中灭螺行动

非洲大蜗牛应该如何消杀?

福州市植保局工作人员介绍,非洲大蜗牛属旱生软体动物,昼伏夜出,确实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

首先,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的方式。 在黎明、黄昏、夜间或者雷雨天过后,在蜗牛出来活动觅食的时候进行人工捕杀,或者用食物如青菜进行诱捕,捕捉到的蜗牛集中用生石灰粉、草木灰等撒施毒杀,或用开水烫死后深埋,少量发现也可在螺体撒食盐处理。“也可用苛性碳酸钠、干石灰、钾盐镁矾拌土形成一条保护带,阻止蜗牛侵入。”该工作人员说。

其次,化学防治也是一种方式, 用四聚乙醛、硫酸铜等杀蜗药剂进行防治。

再者,利用农业栽培措施,改变生态环境。 蜗牛喜湿但忌水,水旱轮作可杀灭蜗牛。铲除花圃、菜地周围的杂草,破坏其越冬越夏场所,也可减轻蜗牛危害的发生。

最后,积极保护利用蟾蜍、青蛙、蚂蚁、鸟类等生物, 提倡饲养鸡、鸭、鹅等来控制非洲大蜗牛。保护好自然天敌,以稳定控制非洲大蜗牛的数量。

非洲大蜗牛有哪些危害?

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2022年,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将其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因非洲大蜗牛不能在水中存活,一旦下大雨,便会从躲藏处爬出。非洲大蜗牛平常只敢在草丛中潮湿处活动,到路上可能会干死、晒死。下雨后到处潮湿,它才敢到处爬。

非洲大蜗牛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会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 其身上携带多种细菌,用手触摸,会引起皮炎、皮肤瘙痒、肿胀等;其身上寄生着各种寄生虫,最常见的是广州管圆线虫,这种寄生虫会往人体的中枢神经或脑脊液里“钻”,一旦感染,患者会不断发热、头痛,引发脑膜炎,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如何避免被感染?

要这样做

①洗手升级版:接触可疑物品后,用75%酒精消毒+肥皂搓洗20秒。

②蔬菜消毒法:用流动的水冲洗30秒后,用果蔬消毒剂浸泡10分钟,尤其叶菜背面要重点处理。

③环境防护:在非洲大蜗牛经常出现的地方撒咖啡渣、石灰粉(蜗牛克星),每周清理排水沟积叶。

不要这样做

①提醒小朋友们不要捡拾蜗牛当玩具。

②不要相信“高温烹煮可食用”的谣言,即使煮熟了,也不能保证食用的安全性。

③如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不要自行喷洒农药(可能污染水源),可以找物业公司进行处理,或者找专业的杀虫公司。如果在家里发现少量蜗牛,可利用家中的食盐处理。蜗牛被撒食盐后,软体部分会融化成水而死亡。

来源:乘风破浪的清风zOmlAz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