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演义里徐晃出道就显眼,速斩龙套敌将,曹操赏识,和许褚五十回合战平,被满宠说降。
正史聊多了,难免有点枯燥。
演义的故事倒更有意思。
今天,来说说三国里,四个被演义写得“高开低走”的猛将。
他们是谁?怎么个高开?又怎么个低走?
演义里徐晃出道就显眼,速斩龙套敌将,曹操赏识,和许褚五十回合战平,被满宠说降。
可官渡之战输给颜良,划出超一流之外,后续表现不尽人意,还被孟达一箭射死。
但史实里,徐晃是曹操手下能征惯战的大将,官渡之战他烧了袁绍的粮草,立了大功;后来跟着曹操打马超、韩遂,又帮曹仁守樊城,击败关羽。
他不是被孟达杀死的,而是病死的,死的时候官至右将军,算是善终。
演义里马超攻杀李、郭的时候,超杀一人、生擒一人,势不可挡。
报父仇伐曹,杀得曹操割须弃袍,潼关击退于禁、张郃,怒杀李通,追击曹操还射箭。
可中了反间计惨败,锐气尽失,两易其主,到蜀汉后没出彩,郁郁而终。
史实里,马超是西凉军阀,反曹操是因为曹操要召他入朝,他怕被软禁,才反的——其实是马超先反,曹操才杀了他父亲马腾。
他投刘备后,官至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虽然没再领兵打大仗,但蜀汉对他挺重视,毕竟他是西凉的代表,能安抚西北。
他死的时候四十七岁,算是正常死亡,不是郁郁而终。
演义里吕布首次出场就是战神,三英战吕布,辕门射戟,骑兵团厉害。
可他见利忘义,众叛亲离,白门楼被杀。
史实里,吕布确实反复无常,先投丁原,再杀丁原投董卓,又杀董卓投王允,后来占徐州,和刘备、曹操打仗。
他的骑兵团“陷阵营”很厉害,可他不会用人,手下高顺、张辽都是猛将,可他不信任高顺,把陷阵营交给魏续。
最后被曹操围在下邳,部下反叛,他才被擒杀。
演义里太史慈出场早,冲阵箭术厉害,如入无人之境,和小霸王孙策百回合大战。
可后来和张辽八十回合打平,中了埋伏被箭射死,临死还喊不甘。
史实里,太史慈是东吴的名将,跟着孙策平定江东,帮孙权守南方,打刘表的侄子刘磐,打得刘磐不敢再来。
他死的时候四十一岁,是病死的,不是被张辽杀死的——张辽守合肥的时候,太史慈已经死了两年。
其实演义里的“高开低走”,多是为了突出戏剧效果。
比如马超,演义里说他到蜀汉后没出彩,可史实里他是蜀汉的骠骑将军,地位比关羽、张飞还高(关羽是前将军,张飞是右将军,马超是骠骑将军,比前、右将军高一级),只是他是降将,没机会领兵打大仗,不是锐气尽失。
再比如太史慈,演义里说他和张辽打平,可史实里他俩根本没交过手,张辽的“威震逍遥津”是后来的事,那时候太史慈早没了。
演义里的猛将故事,看看热闹就行。
真要了解他们,还是得看正史。
你们觉得三国里还有哪些猛将被演义写得“高开低走”?
欢迎留言聊聊。
来源:历史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