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什么要打?答案很简单——历史的老账、现实的利益。1962年国际法院把柏威夏寺判给了柬埔寨,按理说案子结了,但周围80平方公里土地归属压根没说死。
2025年7月,边境又响枪了。这回主角轮到了柬埔寨和泰国。地点选在柏威夏寺旁那块80平方公里争议地。
为什么要打?答案很简单——历史的老账、现实的利益。1962年国际法院把柏威夏寺判给了柬埔寨,按理说案子结了,但周围80平方公里土地归属压根没说死。
6月末的一天清晨,塔曼古寺以北的边线,天刚亮。一队柬埔寨士兵刚出营五百米,轰的一声,地雷炸了,血溅黄土。现场视频都流出来了,几个大汉倒在地,画面糊,但有人嚎着救人。死了一人,两个重伤。
柬埔寨军方当天傍晚就开发布会——“泰国布雷陷阱,公然挑衅!”对面泰方立马硬气回应,“非法越界,咱只是自卫!”仇结下了,气氛直线拔高。
72个小时不到,局势失控。柬方掏出火箭弹、迫击炮,突然袭击泰军两个哨所。随即,泰国F-16战机挂弹升空,带着震耳欲聋的轰鸣,高调绕边巡逻。
紧接着,两国媒体开始跟进。泰国报纸放大标题:“柬军再越界,泰方已反击。”柬埔寨媒体也不示弱:“誓死保卫神圣国土!”
这场紧张,政坛风云更有看头。柬埔寨政坛,谁最有权?别看洪森卸了总理,其实就是换套衣服,手上的牌还是那么多。这哥们干了38年总理,刚退下来本来可以养老看报纸,这会儿边境一打,他直接披上防弹衣,赶到前线。
但高潮还没过去,剧情来了个大反转。
这时候蹦出来一个让洪森很“没面子”的事情:泰国总理帕塔侬跟自家国防部长的电话录音,被曝了出来。内容直白,“洪森太强硬,他再这样就全线升级对抗!”对柬埔寨这面来说,这种“不敬”的话一传开,转头被反对派疯狂传播,立刻炒到风口浪尖。民意、外交,都陷入被动。洪森本想稳住局势,结果莫名火烧自己身上。
舆论风暴正闹得厉害,第三方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横空出世。有人笑称这家伙“东盟老好人”,但谁都知道,他真不是吃素的。
安瓦尔没带兵,也没派侦察机。他直接电话连线,先和洪森谈,再插话帕塔侬,几天连轴转,没少下功夫劝架。网传那几天,吉隆坡大使馆都快变成热线办公室了。
7月30日,吉隆坡东盟安全应急会议敲定了新停火方案:柬泰双方7月31日零点起全面停火;
马来西亚派出“边境监督小组”,现场监督轮班;双方拉远前线,各自撤兵3公里,军事设施原地冻结,谁装谁违规;成立“东盟边境协调机制”,专盯处置纠纷。
马来西亚这回为何主动调停?明眼人都清楚,这姿态亮出来,立刻地位就不一样了。
一来,印尼锋芒太露,安瓦尔抓点“安全”红利也是给自己加分;二来,他刚在国内被说温和、没魄力,这波出手相当于给自己正名——“咱也能搞定大国外交事”,提升民意支持率;
三,马来西亚一向强调“中立”、不干涉,碰上东盟鸡犬不宁,这时给一个“第三方可信人设”,以后还能坐更多谈判桌。
柬泰表面和了,子弹停了,却不是一纸协议就能消气的。泰国那边,民调反弹了好几分,帕塔侬媒体形象变硬气。柬埔寨则争议大,有人骂洪森“干政太狠,老爸抢儿子风头”;也有人说“国家到了危险关头,还能靠谁”,对洪森支持反倒增加。另外,边境村民最心慌,刚还打炮,转头让你放下锄头种田。
更“离谱”的是安瓦尔向两国递话,建议组建“边境观察新闻团”,允许媒体前线实地采访,提升事件透明度。
和平文件签了,人心还没收回来。而且,那块80平方公里的地真正归谁,别说边民,连外交官都头大。技术谈判一轮又一轮,都是“搁置争议先维稳”。东盟巡逻小组进山查岗,说实话,地形又险又乱,有没有人暗地埋个地雷、块小旗子,天知道。一次误判,“误伤”立马变“真伤”。
洪森曾经靠快刀斩乱麻成名,如今深陷“父子权力博弈”,还被敌国录音,哪能不急。安瓦尔这次稳扎稳打,口碑刷上去了,但想让两国边境村民睡好觉,还得继续磕细节。
东盟组织以前被批评“只会开会、不干实事”,这回马来西亚安瓦尔能站出来,不仅提升自己,还拉了整个地区的安全感一把。
资料出处:
澎湃新闻官方账号2025-07-30
环球时报 2025-06-20
央视新闻2025-08-05
百度百科
来源:卢麒元点评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