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伊也是昨天才知道这个事的,说实话看完邵晓蓓医生的事儿,小伊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再加上武大图书馆事件,小伊我只能感叹!这些人怎么能坏到如此地步啊!
小伊也是昨天才知道这个事的,说实话看完邵晓蓓医生的事儿,小伊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再加上武大图书馆事件,小伊我只能感叹!这些人怎么能坏到如此地步啊!
8月1日,河南周口。57岁的妇产科主任邵晓蓓,在医院里,像往常一样,做完了她当天排班的整整6台手术。做完手术,她又给远方的孙子孙女打了个视频电话,孩子们叫她“手机奶奶”,因为她太忙了,忙到孩子们几乎没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她。然后,她更新了一条医学科普视频,又发了一条告别视频,最后,给丈夫留下了一封泣血的遗书。遗书的结尾只有一句话:“一定要替我正名。”。
做完这一切,她从医院的高楼上一跃而下。
一个在手术台上见过无数生死、本该内心无比强大的资深医生,一个再过几年就能退休、含饴弄孙的奶奶,居然要用这种最惨烈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事儿荒唐不荒唐?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仅仅是一场网暴杀人案吗?我要说,这根本不是网暴那么简单,这是一场在愚昧、贪婪和制度性失能的土壤里,精心策划的、持续7个多月的公开谋杀。
救命之恩成了索命之仇,这世界从不缺农夫与蛇
我们先来看看,把邵医生逼上绝路的那三家人,到底都是些什么“主儿”。
带头闹得最凶的,也是击穿人性底线的一家,事情发生在2025年5月:一个22岁的年轻产妇,生产时突发“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什么概念?我这么说吧,这是所有妇产科医生的噩梦,号称“产科死神”。这病发病率极低,但死亡率高达80%以上,黄金抢救时间只有几分钟。别说普通人了,就是豪商巨贾,比如刘强东的妹妹,生三胎的时候也是死于羊水栓塞。这病,就是阎王爷亲自来产房门口点名。
当时情况万分危急,邵医生当机立断,提出切除子宫保命的方案。家属签字同意,手术开始。经过20多个小时的紧张抢救,输了81袋血,邵医生硬是把母女俩都从鬼门关给拽了回来!母女平安!
这叫什么?这叫医学奇迹!这叫再生父母!家属不烧高香、不磕头跪谢就算了,可接下来发生的事,简直能把人的三观震碎。
产妇出院时,她本人还对邵医生感激涕零。可她那个花了50万彩礼娶媳半的婆家,一听说生的是个女孩,子宫还没了,脸瞬间就拉了下来。他们是怎么说的?
“娶媳妇花了50多万,如今又生下女孩,子宫还被切除,家里绝后了!”
“还不如不救过来!”
你听听,这是人话吗?在他们眼里,儿媳妇的命,孙女的命,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能生儿子的子宫”。那50万彩礼,买的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个生育机器。现在机器坏了,还生了个“赔钱货”,对于它们来说这买卖简直亏大了!
更可笑的是,他们家一个学过护理的小姑子,跳出来装“懂医学”的大神,给全家“科普”了一个惊天动地的逻辑:“羊水栓塞这么凶险的病居然都能救过来,那一定是你误诊!肯定是过度医疗!”
按照这个逻辑,只有把人治死了,才能证明你诊断没错?我救活了你,反而成了我的罪证?这简直是流氓的狂欢,无赖的胜利。
于是,这家“绝后了”的家属,张口就要医院和邵医生赔偿100万。他们先是去法院告,在合肥做的司法鉴定,专家初步结论是“与妇产科无关”。官司打不赢,他们就转战互联网,在短视频平台上注册了“周口六院受害者”之类的账号,开始疯狂造谣、泼脏水。
“医生上班玩手机草菅人命!”
“邵某某切子宫是为了偷偷卖钱练手!”
“邵主任害死过人、收红包无数!”
救命之恩,转眼就成了索命的借口。人心能坏到这个地步,真的是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说只有这一家是奇葩,那可能还是个例。但坏事就坏在,互联网让所有的奇葩都能在瞬间找到彼此,然后“傻逼共振”,抱团作恶。
很快,另外两家“受害者”也浮出水面,和第一家组成了“网暴同盟”。
第二家,一个产妇生三胎,胎儿巨大。邵医生反复苦劝,说你这情况必须剖腹产,顺产风险极高,可能会子宫破裂。可夫妻俩就是不听,铁了心要顺产,还签了风险同意书,白纸黑字写着“后果自负”。
结果呢?生产中,产妇果然子宫破裂,胎儿窒息死亡。邵医生拼尽全力,总算把大人的命给保住了。可这家属转头就把责任全推给邵医生,在医院大闹,闹完就跑到抖音上发视频,说邵医生“故意不给剖腹产,就是杀人”。自己做的决定,自己签的字,出了事就翻脸不认账,这种人,你跟他讲道理有用吗?
第三家就更离谱了。事情发生在两年前,产妇分娩一切顺利。孩子出生两天后,突然缺氧导致皮肤青紫,医院发现后立刻送进新生儿ICU抢救,最后也治愈出院了。可两年后,这孩子被确诊为脑瘫。
家属在不做任何医疗鉴定的情况下,一口咬定就是当年接生的邵医生失误导致的。医院拿出了完整、标准的手术记录,家属根本不看,就说“记录是你们篡改的”。拜托,孩子出生两天后才缺氧,喂奶不当都能导致缺氧,脑瘫的原因更是复杂多样,怎么就能赖到两年前的接生医生头上?
就是这三家人,原本互不相识,靠着抖音的大数据精准推送,迅速勾结在了一起。他们互相关注、互相点赞、互相转发,把谣言包装成“受害者联盟”的血泪控诉。图片里的话极度恶毒:“邵某喜欢当名人,送她上热门”。
网暴从线上发展到线下。有人拍到,邵医生的车在医院停车场被涂满了恶毒的红字——“庸医害命,还我子宫”。她的个人信息、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全被“开盒”,每天都有数百条辱骂短信和骚扰电话。
这场绞杀,整整持续了7个多月。一个接生了3万个孩子,拿遍了“河南省优秀妇产科医师”“周口最美医生”等荣誉的医生,被这三条恩将仇报的“蛇”活活拖进了地狱。
求助无门的绝望,谁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人可能会问,邵医生被网暴,她没想过自救吗?她当然想过!可她的求救,就像石沉大海,连个回音都没有。
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绝望的。
第一,她求助于法律,但法律让她失望了。
7月30日,不堪其扰的邵医生,第一次独自去周口市太昊路派出所报警。结果呢?警方说“证据不足,不予立案”。一个年近六旬、受人尊敬的科室主任,被警察像打发皮球一样打发走了。据说当时邵医生还和接警的民警闹得很不愉快。
这像不像我们普通人去报案的场景?对方一看,你没缺胳膊少腿,也不是什么大案要案,第一反应就是往外推,让你去走民事诉讼。但你换个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去试试?那效率绝对让你惊掉下巴。
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一个非常操蛋的潜规则:按闹分配,欺软怕硬。谁看起来难缠、不好对付,他们就去压那个更守规矩、更讲道理的一方。因为这样处理,效率最高。当这个规则被所有基层执法者奉为圭臬之后,老实人就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
7月31日,邵医生没有放弃。在丈夫和医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她第二次去派出所报警。这次总算是立案了。但立案归立案,警方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没说要下架网暴视频,也没说要传唤造谣者,就给了一张立案回执,然后就没下文了。
邵医生的丈夫当时急得不行,反复提醒警察:“你们不要不当回事,因为网暴自杀的案例有很多!”可依然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派出所回家后,邵医生就呆呆地坐在那,反复看手机里那些辱骂她的评论,眼神都直了。两天后,她就跳了楼。
第二,她所在的单位,也没能成为她坚实的后盾。
我们常说,员工因公遭遇不公,单位应该第一个站出来。这根本就是“工伤”。医院作为最直接的利益相关方,理应义不容辞地站出来,和造谣的家属、发布视频的平台、处理案件的警方一一交涉。该反诉反诉,该公关公关,该给员工做心理疏导就做心理疏导。
可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医院陪着邵医生去报了第二次警,然后呢?似乎也没有更多强有力的措施了。很多单位在面对这种“医闹”时,第一反应往往是当缩头乌龟,奉行“息事宁人”的原则,甚至会劝自己的医生“退一步海阔天空”,“多少赔一点算了”。
这种“和稀泥”的态度,看似平息了冲突,实则是对恶行的纵容,也是对兢兢业业的好员工最大的伤害。当一个医生在前方为医院冲锋陷阵,挡住了医疗风险,却发现自己的后背空无一人,这种孤独和寒心,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所有信念。
第三,作恶的平台,更是这场谋杀的头号帮凶。
短视频平台,在这次事件里扮演了什么角色?它就是那个给傻X递刀子,还帮着吆喝的帮凶。
短视频的算法机制,天然就放大了情绪、冲突和对立。一个理性的科普视频,可能播放量只有几百;但一个断章取义、充满噱头的“控诉”视频,能瞬间引爆流量。平台为了流量,根本不在乎内容的真假,甚至可以说,越是假的、越是刺激的,它推送得越起劲。
正是这种机制,让那三家本来毫无关联的医闹,能够精准地“互相发现”,形成“作恶同盟”。平台成了“傻X共振”的扩音器,让愚昧和恶意像病毒一样传播。对于邵医生被私信骚扰、被恶意视频围攻,平台有没有尽到审核和保护的责任?当然没有!
直到邵医生用生命献祭,那些网暴她的视频才终于被删除了。你看,删除视频原来也不是那么难嘛!可为什么非要等到悲剧发生之后?这种迟来的正义,还能算正义吗?
一个好人,为什么要用明清农妇的方式证明清白?
邵医生的死,最让我感到悲哀的,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在专业领域备受尊敬的知识分子、科室主任,在2025年的今天,居然要用几百年前,大明、大清朝农妇的方式,来为自己讨还公道。
那时候的农妇,要是受了天大的冤屈,被人诬陷,走投无路了,最后一招是什么?就是一根绳子吊死在对方家门口。只要出了人命,乡约地保就得赶紧上报,县太爷就得升堂。一根签子下来,把那害人的坏蛋打一顿板子,发配充军。死者以尸自爆,以命换命,虽然惨烈,但好歹还有个说理的地方。
可是各位!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我们天天说依法治国,天天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可为什么邵医生这样的好人,在被持续网暴7个月后,求告无门,最后只能选择跳楼“以死明志”?
我们的社会,到底给好人提供了公正的救济渠道没有?
我看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对比一下新加坡。之前有个中国籍女子,在新加坡的急诊室辱骂护士,结果怎么样?立刻因为6项罪名被判监禁5周零5天,出狱后被永久驱逐出境,终身不得再踏入新加坡。
那三家网暴者,造谣、诽谤、开盒、线下骚扰,把救命恩人活活逼死,其恶劣程度比那个辱骂护士的女子严重得多吧?他们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到现在,我们连他们姓甚名谁都不知道,视频一删,人家回去继续过正常的日子了。
凭什么?
这背后,是我们整个社会系统出了问题。从执法的“按闹分配”,到单位的“息事宁人”,再到平台的“流量为王”,整个系统都在奖励坏人,惩罚好人。
悲剧之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邵医生的死,让我想起了北京的陶勇医生。2020年,陶勇医生凭借精湛的医术,为一个视力即将失明的病人保住了眼睛。结果呢?病人不满意视力没有完全恢复到100%,挥刀砍向了自己的救命恩人。陶勇医生虽然活了下来,但那双拿手术刀的手,却留下了永久的创伤。
你看,悲剧总是在循环。医者仁心,换来的却是千夫所指,甚至是屠刀相向。医生们仍然要用孤单的个体,来应付这滔天的恶意。
如果,邵医生第一次报警时,就能得到警方的足够重视,立案、取证、警告、下架视频,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网暴者还会那么嚣张吗?
如果,周口六院能像一个真正的“娘家”一样,旗帜鲜明地为自己的员工撑腰,启动所有法律和公关资源,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如果,短视频平台能有所作为,在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就封禁那些造谣账号,悲剧还会发生吗?
可惜,现实没有如果。直面现实之后,我们只能期待未来。但邵医生,已经没有未来了。
她的死,绝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悲剧。它杀死的是无数患者未来的希望,是整个医疗行业的温度,是我们每个人求医问药的后路。
当负责任的好医生一个个心寒、倒下,当“防御性医疗”成为常态,当医生们为了自保不敢再做高风险但可能救命的手术时,最终受害的是谁?是我们每一个人。
所以,不要再说什么“一个巴掌拍不响”了。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觉得自己无辜。但在邵医生的这场悲剧中,每一片雪花都有名字。那些恩将仇报的家属,那些不作为的警察,那些和稀泥的单位,那些纵容作恶的平台,还有那些跟风谩骂的键盘侠,你们都是凶手。
邵医生去世后,她的社交账号下,涌入了无数曾被她接诊过的产妇。
有人说:“我生孩子打麻药时害怕得全身发抖,邵主任进来抱住我的头,用家乡话叫我‘妮儿’,温柔地安慰我。”
有人说:“我胎盘低大出血住院,邵主任一直握着我的手,告诉我不要怕。”
有人说:“二胎还想去找她,没想到她就这么走了……”
迎接了3万个天使降临人间,自己却被恶魔拖入了地狱。
邵医生,一路走好。我们没能救下你,但我们必须记住你。记住你的善良、你的专业,更要记住你用生命发出的呐喊。
对那些逼死她的人,必须严查、严惩、重罚!这不仅是为了告慰逝者,更是为了保护生者,为了我们所有人还能有一个可以安心看病的未来。
法治社会,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个道理,不能再用一个又一个好人的生命去证明了。
来源: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