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四五”以来,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蹄疾稳步,全民健身事业迎来快速发展,全省体育场地规模不断扩大,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也在持续增长。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南省体育场地数量总计达38953个,较上一年度增加398个,同比增加1.0%,持
人民网海口8月7日电 (记者李学山)“十四五”以来,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蹄疾稳步,全民健身事业迎来快速发展,全省体育场地规模不断扩大,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也在持续增长。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南省体育场地数量总计达38953个,较上一年度增加398个,同比增加1.0%,持续扩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18平方米,同比增长2.4%,高于体育总局下发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平方米的目标,体育事业发展领跑全国,成为提升海南民生福祉、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活注脚。
海南系统性构建“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成效显著,“十四五”以来,持续开展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配建健身器材145套,覆盖全省19个市县,惠及环岛旅游公路沿线、乡村垦区、革命老区、椰级乡村旅游点等区域;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各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已基本建成,一大批贴近社区、贴近市民、举步可就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遍布城乡,极大满足了市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今年以来,海南更是以“赛事经济”为引擎,点燃全岛全民健身澎湃动能。1—6月,海南全省共举办165场体育赛事活动,其中国际级赛事26场、全国级赛事67场、省级赛事27场,形成“月月有大赛,周周有活动”的生动局面。
2月,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大拜年活动,举办了2025年海南省“体育下乡”篮球赛、男子排球邀请赛以及2025年海南新春瑞空醒狮邀请赛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全民健身体育赛事活动,吸引了众多乡村、社区代表队积极参与,赛场气氛热烈,展现了良好的竞技水平和全民健身热情。3月,海南成功举办万宁马拉松、陵水半程马拉松、海口万人健步大会等路跑赛事,共有逾3万人直接参与。赛事以奔跑为媒介,不仅生动诠释了城市的多元魅力,更搭建起凝聚城市精神、激活消费动能的重要平台,通过整合景区、酒店、餐饮等旅游资源,形成"跑一场马,游一座城"的良性互动格局。4月,海南成功举办第十六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一系列高水平体育赛事活动,充分展现了海南自贸港的体育活力和办赛能力。5月,“五一小长假”期间,海南以“清凉海岛”为主题,在全岛推出26场体育赛事活动。端午期间,全省举办体育赛事活动28场,参赛人数近2万人,观赛人次达48万,其中,全省共举办群众龙舟赛事活动12场,分布在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等10个市县,参赛队伍165支,现场观众超35万人次。6月,海南体育赛事活动精彩纷呈,效应辐射全域。“2025年三亚经济圈热带雨林挑战赛(陵水站 、保亭站)”以赛事为纽带,推动三亚经济圈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6月28日,作为“2025年海南省三对三篮球联赛”的首站,儋州赛区迎来了64支篮球队的激情碰撞。联赛巧妙结合东坡文化、特色美食,吸引全国各地篮球爱好者及游客前来打卡,打造“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地标。7月,“中国体育彩票杯”第五届海南国际武术大赛吸引了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5个省市共1600余名武术高手齐聚,共襄国际武术盛会。2025中国女篮热身赛作为“亚洲杯”开赛前关键热身,备受瞩目,吸引上万人球迷到场观看,火爆氛围点燃全岛运动激情。
体育赛事活动不仅成为展示海南魅力、凝聚精神力量、激活消费动能的重要平台,更创新打造了旅游、文化、体育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
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中,体育指导员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培养群众的健身兴趣,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截至2025年6月底,海南省已先后培养了2.74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国家级426人,一级1796人,二级8191人,三级16979人,覆盖山地户外、健身气功、广场健身操舞、太极拳、三大球、网球、自行车、健身健美等体育项目,分布在除三沙市外的18个市县,在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健身需求、传播科学健身知识、树立科学健身理念、引导海南群众开展健身活动方面起到了关键性支撑作用。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的全国领跑地位和“月月有大赛”的繁荣景象,是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体育强省建设加速推进的显著成果。今年下半年,海南还将举办多种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赛事活动供给和提升办赛能力,进一步巩固全民健身“热带风暴”效应,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注入澎湃的体育动能。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