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以食为天,农药与粮食及其他农作物种子种植培育密切相关。现代农药行业是农业的核心支柱之一,对全球粮食安全、农业生产效率、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影响。
民以食为天,农药与粮食及其他农作物种子种植培育密切相关。现代农药行业是农业的核心支柱之一,对全球粮食安全、农业生产效率、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影响。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业、林业、卫生等领域有害生物(如害虫、病菌、杂草等)的化学或生物制剂,按用途常可分为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等。
据QYResearch调研与贝哲斯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大约为790.6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1185.1亿美元,2025-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0%。其中2024年中国农药市场规模约1000亿人民币,农药行业虽非高成长行业,但在需求端具有较强刚性,总量仍呈现稳健增长趋势。
一、农药产业链格局:利润分配流向中下游农药产业链涵盖从生产资料供应到农产品消费的全过程,涵盖三大环节,上游:生产资料;中游:农药生产;下游:制剂、技术服务、流通。农药产业链结构清晰,最初产业链的盈利集中在专利与渠道销售两端。因为最初农药产业链的大部分利润由专利控制,其次的部分由渠道与登记证资源获取,非专利药的代工只占据其中的小部分。
但是经过几十年发展,农药产品的种类已经逐步齐全,且经过几代产品的升级迭代后,许多基础诉求已经得到满足,许多新诉求令农药创新难度与日俱增,如应对抗性,安全绿色,提高产品利用率,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因此全球农药新成分发现难度较过去显著增加,农药研发效率缓慢下行,简单来说即需要更多时间进行研发,产品生命周期在不断延长。
根据PhillipsMcDougall,从1950s到2018年间尽管世界主要农药公司仍投入一定研发费用,但全球农药市场新产品登记速度近年下降明显。1990-1999年的10年间,大约存在130个新有效成分上市,平均每年有13个新有效成分上市。但在2010-2019 年的10年间,仅约有51个新有效成分上市,平均每年有5个新有效成分上市,尤其除草剂新有效成分上市,平均每年不到一个。
所以随着专利药研发的难度大幅提升,农药产品的生命周期延长,非专利药市场份额不断增大,上游专利药巨头想要保护其专利壁垒,又不愿独自承受高昂的研发生产费用,就开启了和中游生产企业的CRO、CMO、CDMO模式,让利于中游,减缓自身对于农药产业链条利润把控降低的速度。
故而随着专利药市场份额的降低,产业利润逐渐流向了下游渠道资源、登记证资源丰富的非专利药龙头中,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格局悄然发生变化,农药产业链部分利润分配逐渐流向中下游。
二、正风治卷:农药行业反内卷
疫情后全球供应链紧张令我国农药出口激增(2021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5%),行业扩产明显,但近三年农药行业产能过剩显现,价格战加剧,如此前草甘膦价格曾从8万元/吨跌至3万元/吨。
根据中农立华农药价格指数,本轮周期原药价格指数见顶于2021年12月208.4,此后基本呈现单边下行走势,截至2025年5月价格指数已下跌至73.0,已低于过去十年的最低点。
因此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正开展农药行业“正风治卷”行动。深入贯彻落实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根据 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综合整治内卷”的工作要求,针对当前农药行业存在的隐性添加、非法生产、无序竞争等突出问题,在全行业开展“正风治卷”三年行动。
通过开展“正风治卷”行动,预计到2027 年底:市场秩序改善,行业内卷式竞争得到遏制,产品质量提升,非法生产行为得到遏制,企业合规经营意识增强。
在此背景下,当前CR10对比2020年已有一定提升,未来行业集中度或得到持续有效提升;农药产量结构或也有改变,传统高毒农药占比降低,高效低毒农药占比提升;从仿制也有望走向创制,企业不断投入研发成本,在杀菌剂等关键领域尝试突破。
综合来看,在行业出现自发性限产等自救措施下,农药价格或已基本在触底区间,考虑到小品种生产企业更集中,行业库存水平更低,此类品种短期弹性更大。
三、行业后市展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883家,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企业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4%,行业利润率5.7%,利润率处于历史低位区间。
两大板块中,化学农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9%;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0.6%。
从全年走势看,2024年行业效益呈现逐渐恢复态势,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两项指标累计降幅快速收窄,9月份起全年累计营业收入出现恢复性增长,利润总额持续下行,但降幅收窄,从两位数收窄到个位数,存边际改善。
因此,在行业整合加速,集中度持续提升背景下投资或主要围绕政策驱动、技术创新和全球化竞争三大主线展开:
政策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环保趋严和高效低毒农药替代政策将进一步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技术端生物农药、纳米制剂等绿色产品迎来爆发期,专利到期药仿制和原创农药研发将成为企业突破的关键。
内容来源:国金资管
本期编辑:程贝贝
本期审核:顾倩倩
本期监制:顾旭东
免责声明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农信传媒法律顾问:李德均律师
◆501个农药产品拟批准登记!热点成分竞争激烈,新成分带来机遇与挑战◆敌草快中检出百草枯!这四起农药违法案例被曝光……◆农药行业开展“正风治卷”三年行动!解读相关法律,了解未来市场风向◆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就生产农药!河北某公司被处罚◆上半年这些企业的农药登记证激增!!是因为“一证一品”吗?
想你所想
七
星
级
服
务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