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开手机,总有一些关于临沂的温暖画面让人眼眶发热:凌晨四点环卫工人弯腰清扫街道的身影被路人拍下点赞,菜市场摊主多找零钱追出百米的视频收获数万转发,暴雨中市民自发组队推车的镜头在朋友圈刷屏……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小叙事”,正通过网络平台汇聚成照亮城市的“大暖流”,
打开手机,总有一些关于临沂的温暖画面让人眼眶发热:凌晨四点环卫工人弯腰清扫街道的身影被路人拍下点赞,菜市场摊主多找零钱追出百米的视频收获数万转发,暴雨中市民自发组队推车的镜头在朋友圈刷屏……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小叙事”,正通过网络平台汇聚成照亮城市的“大暖流”,让临沂之美在指尖流转,让凡人善举被更多人看见。
小切口里藏着城市温度,身边事传递向善力量。在临沂,正能量从不缺“素材库”,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而网民恰恰是最热心的记录者。去年冬天,一段“快递小哥徒手爬楼救女童”的视频在本地论坛火了:快递员王师傅送货时发现三楼窗台有个孩子探出身子,他来不及多想,顺着外墙防盗网爬到二楼,用肩膀托住即将坠落的孩子,直到家长和消防员赶到。这段没有专业运镜、甚至有些晃动的手机视频,播放量很快突破百万,评论区里“临沂汉子真勇敢”“平凡英雄就在身边”的留言刷屏。这些发生在街角巷弄的“小事”,因真实而动人,因贴近而共鸣,让正能量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感可知的生活片段。
凡人善举成“流量密码”,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在短视频平台,“临沂公交司机帮老人搬轮椅”“摊主给困难顾客免单”“学生雨天为流浪猫搭窝”等内容,常常能获得比娱乐八卦更高的点赞量。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本地自媒体发布的正能量作品就超过2.3万条,总播放量突破50亿次,其中“身边好人”系列话题阅读量达12亿次。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用日复一日的坚持诠释着“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的内涵,让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形成“看见美好、传递温暖”的良性循环。
正能量反哺城市发展,善意在互动中生生不息。网络上的点赞与传播,正在转化为现实中的行动自觉。当地多家企业联合发起“凡人善举奖励基金”,已为56位市民发放奖励;“免费热粥”故事曝光后,全市涌现出200多个“爱心早餐点”;公交司机助人的视频火了后,乘客主动让座、帮忙疏导的场景越来越常见。这种“线上传播—线下响应—再传播”的闭环,让正能量形成了“滚雪球”效应。
网络是面镜子,照见城市的精神底色。在临沂,正能量作品的走红不是偶然,而是这座城市长期孕育的正直基因与善良品质的自然流露。当每一位市民都成为温暖的记录者、善意的传播者,当“小切口”里的真情被不断放大,临沂的网络空间必将充满更多阳光,这座城市也必将在暖流涌动中愈发美好。
来源:沂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