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街道全体班子成员向群众汇报工作,并现场“答题”。街道党工委书记毕博还公布了个人手机号码,以便随时倾听并回应群众的诉求。
城中村改造进展如何?
凉水河畔是否有了舒适的歇脚地儿?
回家停车是否依然犯难?
8月1日下午,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街道近500名群众带着各自的急难愁盼问题来到“路演”现场。
街道全体班子成员向群众汇报工作,并现场“答题”。街道党工委书记毕博还公布了个人手机号码,以便随时倾听并回应群众的诉求。
这场“路演”的正式名称叫做“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会”,是北京市丰台区进行的一项基层民主实践创新机制。
今年7月到9月,丰台区26个街镇都将陆续开展报告会,把平时社区里常见的“家长里短”,变成“家人们”检验街道工作成效的“硬指标”。
在右安门街道的报告会现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嘉拿出了详尽的“清单”,逐一向辖区百姓汇报工作进展。
谈及拆迁、停车、养老等领域的问题,街道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解答。居民抢着诉说被老旧电梯折磨的苦楚,右安门街道的负责班子成员当场受理办件,记录下楼门号,并承诺时间拿出解决方案。
在大家讨论充电车棚失火后电动自行车的赔付问题时,街道班子成员一句“街道兜底”更是赢得了现场的热烈掌声。
“书记公布个人手机号,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为群众解决难题的决心。”社区居民陈阿姨说。
方庄街道是丰台区“街道向群众报告工作会”的试点街道之一。他们的报告会进行了直播,观看人数突破13万人次。
“坦白说,我们心里是紧张的。近500名群众在一场活动里反映问题,我们担心会变成‘问题大会’。但一位群众和我们说,‘实实在在的为民行动比任何漂亮话都珍贵’。街道班子商量了很多方案,就坚持一条原则:向群众汇报工作必须讲真话。”方庄街道党工委书记刘际飞说。
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征集,方庄街道形成了“115项问题清单”与“48项任务库”。针对每一个问题,会场发放有“锦囊妙计卡”收集意见。报告会后,街道主管领导会一对一电话回复。
同时,方庄街道还建立了“1-7-15”限时反馈机制。所有问题“1”日内必响应告知、简易问题“7”日内见行动解决、复杂问题“15”日内有方案反馈,以硬举措推动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
“未来这个机制持续贯穿街道工作,这是‘接诉即办’理念的延伸。”刘际飞说。
△丰台区委社会工作部发布丰台区“街镇向群众报告”特色亮点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丰台区街镇向群众报告工作的实施办法》出台。
通过规范流程确保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贯穿始终,让大家敞开了说、放开了议。
为确保事事有着落,丰台区建立了“三级落实”机制。
能当场办的,分管领导现场拍板定日期;复杂事项,由班子成员牵头攻坚并公开进展;系统性大事,由主任、镇长亲自督办一抓到底。所有承诺及办理结果均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和媒体监督。
“街镇是离群众最近的基层政权,干部干得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丰台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胡戴萍说,要推动干部走出会议室、深入地区网格,从“看报表”转向“问冷暖”,将精力聚焦于“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让服务更加实打实、暖人心。
来源 | 北京青年报
来源:鲁网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