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明网》曾撰文披露,二战时美国的造舰速度惊人,仅1年时间里,光靠位于华盛顿州Vancouver的Henry J. Kaiser公司和位于波特兰的Oregon S.B.公司,美国就拥有了50艘“卡萨布兰卡级”航母。
你知道二战时美国的战争动员能力到底有多强吗?
就拿航母这块来说吧。
《光明网》曾撰文披露,二战时美国的造舰速度惊人,仅1年时间里,光靠位于华盛顿州Vancouver的Henry J. Kaiser公司和位于波特兰的Oregon S.B.公司,美国就拥有了50艘“卡萨布兰卡级”航母。
【二战时期的美国航母群】
这也就使得某些人开始无视事实的宣扬称:一旦中美开战,美国将再现二战时期的战争动员能力,短期内造出百艘航母吞掉中国。
但实际上,如今的美国根本达不到二战时期的战争动员水平。
这里我们不妨就从海军角度切入,谈谈如今美国的战争动员能力。
海军相较于陆军,专业性相对较强,如果是一个没有任何相关专业背景的平民,他想要成为一名正儿八经的海军,必须经过长期的培训。
也是因为如此,早期各国的海军预备役主要来自于“注册海员”,战争动员能力也取决于“注册海员数量”。
不过在20世纪后情况变了,因为这之后人类航海技术发生根本性改变,海军无需每一个人都掌握操帆操舵的技术,但需要充分了解锅炉、轮机的运维等。
这也就是导致各国的海军预备役除了“注册海员”,还可以加上“造船厂工人、机械技工等”,他们也是长期在与舰船和机械打交道,能在短期培训后入役。
在二战时期,截止1944年,美国海军的正式服役规模就达到了约300万人,不仅如此,美国当时还有很多从事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工人,数量达到了1300万人。
如果前线需要,这些人便可以充当预备役,在接受基础培训后入场参战。
可如今美国的战争动员能力,已经远不及二战时期。
受“逆工业化”狂潮的影响,美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工人锐减,特别是造船业。
【“逆工业化”后倒闭废弃的造船厂】
早在2018年的时候,“美国海军研究协会”网站就忧心忡忡的指出:
“几十年来美国造船业已经流失了两万名工人,且劳工缺口正在持续增加,从而导致美国造船业已经丧失的竞争力,不得不将市场交给海外竞争对手。”
而这样的现状也意味着如果未来战争爆发,美国动员不出来一支像样的预备役。
当然了,机械制造业工人的锐减,不光会影响美国在人力方面的动员,在军舰制造、维修和补充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在文章开头我们举例说明了二战时美国造航母的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但那也是因为二战时期的航母建造难度很低,它不像现代航母一样追求综合战力,只要能让舰载机在甲板上起飞就行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二战美国造航母的时候,不一定会从头开建,而是会选择一些大型轮渡等进行改装,为其加设甲板、简单的武器系统等。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二战时美国一通忙活,几年时间就造出了155艘航母的盛况。
但放在如今,建造一艘现代航母怎么着都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
就拿美国的新一代“福特级”核航母来说吧。
其首舰“福特号”早在2005年就开始建造了,一直到2017年才宣布正式入役,期间耗时12年,重点是这艘航母还会时不时“尥蹶子”。
而其二号舰“肯尼迪号”更是因为造船厂工人流失严重,造船业迅速衰弱的缘故,不得不宣布延期服役,以至于美国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现役航母数量可能从11艘缩减到10艘。
就这么个情况,可见某些人设想的“一旦开战,美国百艘航母将吞掉中国”,根本就是虚妄罢了。
参考资料:
【1】《二战期间,美国造了155艘航母,现在为何造一艘航母都费力?》 光明网[2018.3.30.]
【2】《从二战美国的案例浅谈战争中的人力动员》 新浪军事[2018.12.6.]
【3】《美国国防工业报告:美造船业衰退严重 恐影响大舰队计划》 观察者网[2018.10.7.]
来源:盒子里的密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