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时节,走进镇原县开边镇解放村村民席金海家的蟠桃园,沉甸甸的蟠桃挂满枝头,席金海正忙着和工人们采摘蟠桃,分拣包装后运往县城销售。“蟠桃口感好、甜度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家里的7亩桃园,收成好的时候每年能收入近10万元。”席金海说,每年蟠桃进入采摘旺季,都会吸
近年来,镇原县立足和美乡村建设,着力在农文旅融合上下功夫、出实效,走出了一条集农业观光、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转型发展之路。
夏日时节,走进镇原县开边镇解放村村民席金海家的蟠桃园,沉甸甸的蟠桃挂满枝头,席金海正忙着和工人们采摘蟠桃,分拣包装后运往县城销售。“蟠桃口感好、甜度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家里的7亩桃园,收成好的时候每年能收入近10万元。”席金海说,每年蟠桃进入采摘旺季,都会吸纳村子周边的闲散劳动力来桃园务工,带动他们增收。
随着乡村旅游持续升温,镇原县积极优化特色果业种植结构,提升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引导农户发展特色采摘园,将水果采摘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周末游、休闲游。席金海也将自家桃园变成了采摘体验园,通过休闲采摘的模式,吸引众多游客走进桃园,体验采摘乐趣,这让他家的蟠桃供不应求,效益十分可观。
解放村距镇原县城仅7.8公里,327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近年来,解放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抢抓产业发展机遇,打造蟠桃、樱桃等农事体验园20亩、休闲垂钓鱼塘10亩,培育发展设施瓜菜1000多亩,做大、做强、做优食用菌和设施蔬菜“两张名片”,积极探索农业观光等富民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同样位于解放村的三十里铺农业产业示范园内,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彩椒、贝贝南瓜等蔬菜长势喜人,工人们抢抓农时,有条不紊地开展管护工作。
“三十里铺农业产业示范园现在投入运营的冬暖式大棚有43座,主要种植彩椒和贝贝南瓜。园区每天的用工量在50人到60人,主要是园区附近的闲散劳动力。”三十里铺农业产业示范园负责人田振刚说,园区通过“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既保障了农户利益,也有利于设施农业模范化、标准化生产。
“解放村通过引进现代农业产业公司,打造瓜菜及食用菌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1处,吸纳210名本村群众就近务工,人均年稳定增收1.5万元以上,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解放村党总支书记朱泽民说。解放村坚持“以点带面、连点成线、抱团发展”的原则,以富民产业为抓手,着力补短板、延链条、优产品、增业态,旨在将解放村打造成集农业观光、文化旅游、餐饮娱乐、农事体验、休闲垂钓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走进太平镇柳咀村苹果种植示范园,阳光透过树枝,洒下点点光斑,工人们穿梭其间,对挂满果实的树木进行细心管护,一派忙碌景象。
“示范园现有果园面积300亩,其中富士苹果面积在70亩左右,其他都是瑞雪苹果。”果园负责人李登民充满信心地说,今年苹果坐果好,预计产量比去年还高,大概能卖300多万元。
李登民是太平镇最早一批栽植苹果树的农户。多年来,他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成了当地有名的“苹果专家”。他还成立了登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新品种,在提升果品质量上下功夫。他种植的苹果品种优、果质好,畅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供不应求。在他的带领下,周边农户每年种植销售苹果收入达上百万元,劳务创收30余万元,吸纳群众务工4000多人次。
镇原县地处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区核心区,是全省18个苹果生产重点县之一。坐拥区位优势,近年来,柳咀村持续优化“五化”发展体系,以苗木繁育良种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贮藏加工自动化、果品营销立体化、技术服务网格化为抓手,创新发展模式,全域规划、全链条发展、全体系建设,全力打造优质苹果基地。
柳咀村还积极借鉴环县庄子峁生态农庄等地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进经验,立足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依托北石窟驿景区,大力发展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石窟观光等多元业态,探索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村。引导39户村民在景区及沿街商铺开设书画作品、特色饮食、农特产品展销店铺,30户村民在古镇集市摆设摊位销售农特产品。百余户村民参与网络直播带货,形成“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矩阵,累计开展直播125场(次),实现销售收入100多万元,全村人均收入攀升至1.5万元。
为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镇原县立足资源禀赋,集中人力、物力,深挖“农”资源,做足“旅”文章,涌现出了开边镇解放村、太平镇柳咀村、屯字镇闫沟村等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能。据了解,目前,镇原县聚焦“以农为本、以文为魂、以旅为媒、以商为果”的核心理念,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村3个,开发自制辣椒酱、精品小杂粮、红梅杏等特色农产品50多种,培养粉丝千人以上直播账号89个,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提质、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文旅繁荣。
瘦身执法检查为企业发展减负
今年以来,镇原县立足优化营商环境,以“减次数、提质量、优服务”的“瘦身”行政执法检查为突破口,推动涉企执法检查规范化、精准化,为企业轻装上阵、高效运营减轻负担,全县涉企行政检查总量同比下降53.6%。
为保障企业不受执法检查过多影响,镇原县编制全县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涵盖31个部门199项检查内容,同步录入《甘肃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进行公示,坚持“清单之外无检查”原则,从源头上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同时,在推行“综合查一次”工作中,探索建立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备案和协调跨部门联合抽查制度,制定《2025年度跨部门联合抽查计划》,实现涉企执法检查频次和人员“双下降”。
为提升监管效率,镇原县积极探索非现场监管模式,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领域,鼓励和支持执法部门探索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施非现场检查、在线监测等,提高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强化社会监督,与“12345”便民服务热线、纪委监委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会商机制,及时掌握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强化问题“发现-交办-核查-整改”全闭环管理。
为保障企业依法生产经营,在严格规范执法的同时,将柔性执法融入日常执法监管,不断提升执法服务水平,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动态调整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两轻一免”等清单,防止执法畸轻畸重。坚持“过罚相当”原则,对依法可以采用提醒、告知、劝阻等方式处理的,根据包容审慎原则不罚或者免罚,为企业提供容错空间,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推/荐/阅/读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庆阳:从陇东粮仓到算力高地
注意!G22青兰高速庆城至西峰路段将启用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
庆阳的夏天,太出片了!️ 作者 / 庆阳融媒记者 白勇涛 ︎发布/ 马瑶 审核 / 马骁
☎️新闻广告热线 / 0934-5926120
0934-8612120
来源:庆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