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铁路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一切,昔日马队南来北往的驿道废弛,当其他沿江城市(如武汉、重庆)转型水铁联运枢纽时,安庆因铁路缺位被边缘化,失去了交通要津的地位。直到第一条铁路铺到安庆,已经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事情了,安庆没有赶上时代的发展,逐渐沦落为安徽第五。
最话FunTalk 王芳洁
我的家乡安庆曾是京广驿道与长江的交汇点,长江北岸重要的交通杻钮,曾经是安徽省会,被称作长江五虎。
但铁路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一切,昔日马队南来北往的驿道废弛,当其他沿江城市(如武汉、重庆)转型水铁联运枢纽时,安庆因铁路缺位被边缘化,失去了交通要津的地位。直到第一条铁路铺到安庆,已经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事情了,安庆没有赶上时代的发展,逐渐沦落为安徽第五。
我是在看到最近的两则新闻时想起了这件事,原来是否拥抱、什么时间点拥抱新的交通方式,会产生那么深远的影响。
这两则新闻是:7月和8月,萝卜快跑先后和Uber和Lyft达成合作,将在亚洲、中东和欧洲规模化投放和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
它们证实了中国科技企业在无人驾驶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要知道谷歌waymo甚至还没真正意义上走出美国(仅开始在日本路测),特斯拉Robotaxi 也不过刚刚在美路测。
它们也证实了国际出行巨头对无人驾驶的热情,到了争先恐后的地步。合作官宣当天,Lyft CEO David Risher连夜在linkedIn上分享了这个好消息:萝卜快跑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第六代车是专为自动驾驶而生的无人车。这意味着我们能将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连同安全、可靠与隐私保护,带给数百万欧洲用户。
David Risher的兴奋很容易被理解,既然都知道无人驾驶必然是未来出行的方式之一,那么处在高度竞争环境里的出行平台,一旦错过了先发优势,没有率先把选择的主动权带给用户,让别人先坐无人车跑起来了,就很有可能会在将来陷入被动。
甚至,对于宏观的经济也同理,交通方式的变迁会深刻改变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命运,当年因为先后错失铁路、高铁经济红利,安庆陷入边缘化的发展困局,近在眼前。
当想到了这一点时,我就难免有些五味杂陈,当我们还在为要不要上车纠结时,海外先跑起来了。
任何科技只有真正落地使用,才能服务社会,才能孕育无限的未来,咱们还是别光看着Uber和Lyft乘着萝卜先在其他国家快跑了吧。
萝卜快跑率先全面出海
根据合作协议,萝卜快跑与Uber将在今年年底前,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署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未来将逐步扩展至全球更多市场。服务上线后,乘客可通过Uber App呼叫到由萝卜快跑提供服务的无人驾驶车辆。
欧洲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线上化部分,则首先由Lyft负责。预计明年,第六代萝卜快跑无人车将率先落地德国和英国,并在欧洲市场逐步扩大规模至数千辆,实现无人驾驶的规模化落地。
2025年可以称为无人驾驶的全球化元年,除waymo在日本开始路测外,所有的出海动作全部由萝卜快跑完成。就像它的名字,这半年,萝卜跑的可太快了。
3月28日,萝卜快跑刚与迪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要在迪拜部署超1000台无人驾驶汽车,次日,它就官宣了要和阿布扎比合作伙伴合作打造当地规模最大的无人车队。
4月底,香港运输署更新自动驾驶车辆试行牌照并扩大萝卜快跑自动驾驶车辆在香港的测试区域, 6月18日,萝卜快跑获批在香港东涌的指定路段和时段开展测试,进一步丰富自动驾驶应用场景。
另有不少消息表明,萝卜快跑计划将业务扩展至瑞士与土耳其,加快海外步伐。目前,百度已在在瑞士设立实体公司,作为其无人驾驶业务出海欧洲的重要前哨。
并且,萝卜快跑还在积极接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当地的合作伙伴,年内也将开始在东南亚的商业化布局。
当然,作为一个出行服务品牌,出海的本质是在异国他乡达成本地化交易。所以,对于任何一家出海企业来说,除了业务的规模化落地之外,还要真实地将其运营起来,那么它们就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客户从哪里来?
建立本地化运营团队当然是方法之一,但这种方法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客户培育过程,消耗不小的营销成本和时间成本。所以无论对于萝卜快跑还是waymo 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借助既有的出行平台。例如,在日本,waymo 就选择与日本交通及出租车应用GO合作。
但熟悉日本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其互联网服务不仅是本地化,而且是过于本地化,不但国际出行软件很难在日本普及,就连外国人在日本,打网约车也很困难。这就意味着,waymo的这次出海,在效能上是很难有外延的。
更高效能的方式当然是选择国际上覆盖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出行平台,大家可以一起打无人驾驶的江山。
Uber和Lyft就是最合适的选择。目前,Uber已经覆盖全球70个国家,Lyft则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德等欧洲发达国家拥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并且,国际出行巨头的共同选择,对于萝卜快跑来说,还是强有力的背书,今后它在持续出海的过程中,会少很多广告费和解释成本。正如花旗分析师在报告中所说,上述合作凸显了百度在全球Robotaxi领域的认可度,持续增强商业前景。
显然,巨头们也看到了强强联合带来的可能性。Uber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日前就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Uber业务涵盖出行、配送和货运,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技术快速推向全球市场。
征服市场背后:中国技术+中国经验
7月的车圈,还有一则消息,采取纯视觉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特斯拉,在一次安全性评测中,赢过了诸多车型。7月14日,市场上出现了一则传言,称百度也计划要转向纯视觉。
但第二天,萝卜快跑和Uber的合作就官宣了,紧接着是和Lyft的合作。显然,两家出行巨头为激光雷达技术路线投下了信任票,相关纯视觉的传言,当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毕竟,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家出行平台,Lyft和Uber不可能拿乘客的安全开玩笑。要知道,Uber其实也是自动驾驶的初代玩家,2018年,在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路测事故后,Uber放弃了自研无人驾驶技术。
所以,如果激光雷达路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够,它们肯定是不可能马上开服的。正是在该路线基础上,萝卜快跑,这家纯血中国科技企业创造了大模型+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拿下高级别自动驾驶专利族数全球第一。
并且,萝卜快跑的技术是经过市场验证的。作为全球最早的无人驾驶玩家之一,萝卜快跑成立迄今12年,和其他顶级玩家相比,它可以说是中了基因彩票,因为萝卜的出生地,在幅员辽阔,人口密集、路况复杂的中国。
7年前的夏天,第一代萝卜快跑无人车开始在保定路测,2025年5月,第六代萝卜快跑无人车在迪拜路测,到目前为止,其在L4级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累计已超1.7亿公里。
尽管目前全球公认的无人驾驶有三大玩家,但萝卜快跑是唯一采取无人驾驶+大模型技术路线的,以第六代萝卜快跑无人车为例,它应用了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方案,通过10重安全冗余方案、6重MRC安全策略确保车辆稳定可靠。
Apollo ADFM的特点之一是善于应对复杂路况,基于大模型技术重构的自动驾驶,能做到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这一点,在此前萝卜快跑在中国千万级城市的规模化应用当中,已经充分得到验证。
与此同时,在大模型加持下,萝卜快跑的技术泛化性提升,能够快速实现城市级全域复杂场景覆盖,甚至是在采取右舵左行的复杂交通场景。
这项实力同样得到了验证,自2024年12月落地香港后,短短半年时间里,萝卜快跑就经历了三次扩区,从最初的机场周边逐步延伸至北大屿山核心区域,如今已深入东涌城市生活圈。根据香港运输署最新评估,其在不同道路场景中表现稳定,安全行驶里程已超15000公里。
从中东到东南亚、香港地区乃至欧洲,萝卜正在快跑。这很可能是近代以来,源于中国的交通技术第一次在海外大规模应用。
每一次交通技术的革命,都深远地影响了各地区人们的命运。多桅设计、星盘与象限仪、波特兰海图等技术催生了大航海时代,蒸汽机带来的铁路时代淘汰了古老的商路驿道。原本地处东西方商陆上的中东因此衰落,直到石油的发现,才重回世界经济舞台,中东最深刻体会到交通技术的重要性,而享受到了航运红利的欧洲与香港地区,同样也深知抓住每次交通技术革命的意义。
这也是它们为何如此热烈拥抱萝卜快跑的底层逻辑。互联网来临时,欧洲一度因高度的法规壁垒而错失互联网时代,纵使拥有强大的汽车工业,也未能打造出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平台,而现在连它都放下身段,欢迎Lyft与萝卜快跑,不得不说,是真的悟了。
无人驾驶的社会化才刚刚开始
当无人车驶入全球化的元年,科技就驶出了路测路段,进入到了真实而广阔的真实生活当中。一旦穿过这个奇点,Uber们作为连接用户和服务的平台,才会介入到商业链条当中。
目前来看,打造人机协同出行网络已经成为出行巨头的战略目标。当然,David Risher在描述Lyft的相关计划时,也强调了要与当地监管机构携手并进,确保以智慧审慎的方式进行。
可能看到这段话的人会以为,他的重点是智慧审慎,但其实这句话还有后半段,David Risher表示,将在各个社区部署萝卜快跑无人车,惠及各方。
也就是说,无人驾驶出租车将伴随着出行平台的推动,很快深入到全球各地的社会管网当中,这项新技术即将完成它的社会化。
现代社会中,科技如果想要得到大规模应用,就需要完成社会化。它应社会需求而生,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目标,但同时也需要社会提供应用的载体和反馈。
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传统汽车制造国早已经针对自动驾驶立法,并从国家战略层面实施产业部署。此前,英国《自动驾驶汽车法案》获得王室批准,为无人驾驶产业在英国的发展建立了全套的法律框架。
在立法层面的支持下,美国开城的速度非常快。目前,Waymo已在美国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奥斯汀、亚特兰大等城市开启规模化运营,即将进入华盛顿、拉斯维加斯等城市。
特斯拉在6月22日开启奥斯汀试运营后,正在扩大运营区域,申请进入奥斯汀更多地区,并申请在凤凰城测试和运营其无人驾驶汽车。
中东国家的热情也同样高涨,4月18日,迪拜道路和交通局(RTA)与萝卜快跑刚签署谅解备忘录,很快,萝卜快跑百台规模车队就获准直接进入了迪拜标志性城区测试,一步跨过场-路-区,进入城市级应用阶段。
可以说,商业化正是一种对于科技从社会获得的正向反馈。高盛报告显示,全球Robotaxi市场预计将迎来爆炸式增长,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至45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超过60%。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Lyft和Uber开始和萝卜一起快跑了。毕竟都是竞争经验丰富的老互联网平台了,大家心里很清楚,这是一片崭新的市场,只要自己跑的快,那机会就属于自己。
8月4日官宣与萝卜快跑合作后,Lyft股价一度连涨两天,报收14.51美元。
同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放开了手脚,既然新时代已经来临,那就赶紧先跑起来,一旦先建立起运营网络,就占得了先机,握住了智能出行的船票。
甚至不止是智能出行。今年5月13日报道,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发布了《2025年全球智能城市指数》,迪拜排名全球第四,迪拜在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如自动驾驶、智慧泊车系统)、数据开放性(Smart Dubai Data)方面得分突出,其迪拜2040城市总规中提出的智慧城市愿景已初见成效,并还通过与全球科技公司合作,建立城市数字孪生系统和实时公共服务反馈平台。
交通是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一部分,由智能交通网络衍生出的城市数字孪生系统、公共服务系统将再次改写城市与国家的经济命运。
然而,作为全球自动驾驶的两极之一,中国多地虽然都陆续开放了路测,但到目前为止,规模化落地运营的进展仍然很慢。这难免令人担心,新技术没能及时在它的故乡,完成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
好消息是,7月26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百度首获上海市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看来,在故乡,萝卜也要跑起来了。希望,它还能跑得更快些、更远些。
我就很期待,在故乡安庆街头,萝卜也在快跑。
来源:大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