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里淘遇 “村 T”:一针一线绣出民族文化振兴图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7 13:34 1

摘要:“我们将破线绣、打籽绣、平绣等苗绣技法与现代设计融合,精心打造出既有中式韵味,又契合现代审美的新中式风格服装。”李冬萍说,现在她把老绣片上的纹样复刻保留下来,把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绣到更多的服饰上,把千百年来凝结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30名专业模特穿着融入苗绣和时尚元素的服饰,迈着律动优雅的步伐走在T台上,这是首届贵州“村T”民族时装周的一个场景。

这些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日常穿着的服装,是凯里市绣里淘非遗集市商户阿朵苗绣品牌创始人李东萍设计制作的。

“我们将破线绣、打籽绣、平绣等苗绣技法与现代设计融合,精心打造出既有中式韵味,又契合现代审美的新中式风格服装。”李冬萍说,现在她把老绣片上的纹样复刻保留下来,把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绣到更多的服饰上,把千百年来凝结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贵州“村T”的火爆,为绣里淘非遗集市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流量。自“村T”举办以来,170余期590场走秀已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走进绣里淘非遗集市。

“这些衣服设计很有民族特色,穿起来也好看,适合日常的穿着。”重庆游客孔悦和家人自驾来到黔东南旅游,正在阿朵民族服饰店选购民族服饰。“在绣里淘逛,看到很多的民族特色商品,都很喜欢,也买了一些民族的文创小商品带回去。”孔悦说。

2023年9月,凯里市整合资源,在凯里苗侗风情园设置绣里淘非遗集市,现在集市的商户已达到710户。

杨再美和丈夫经营的黔之记刺绣服饰店就在绣里淘非遗集市里,也是第一批搬过来的商户。之前,她和丈夫在凯里市草坪新村的老市场经营。“搬到绣里淘,条件好了,楼下是门店,楼上就是生产车间,加上村T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前景广阔。”杨再美说。

“每天做订单都忙不过来,广东、湖南、云南等地的订单不断地发来。”源源不断的需求让杨再美带动老家黎平县的300多个绣娘为她赶制订单。

“我们去村里给绣娘培训,让那些在家带小孩照顾老人的绣娘也能靠手艺挣钱。”杨再美说,现在绣娘们在家手上有活干,靠刺绣订单,每个绣娘一个月也能有两千块钱的收入。

现在,杨再美的孩子也加入这个行列,“我和丈夫负责线下,孩子就负责线上,在网络平台做直播,把这些民族服饰推广出去。”杨再美说,有年轻人的参与,线上线下发力,这些民族服装也会卖得更远。

据介绍,仅是绣里淘带动的就业岗位就达4321个,而“村T”关联的非遗工坊已覆盖50余个村寨,带动绣娘1.5万人,实现村民人均年增收超1.2万元,人均年收入增长超40%。

杨再美说,“现在游客来凯里,都喜欢来绣里淘逛一逛,生意也越来越好。”

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凯里苗侗风情园共计接待游客126.92万人,同比增长145.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437万元,同比增长184.66%。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戴正国

编辑 欧阳章杰

二审 陈丹

三审 周灿璧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