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集团军某旅“百战百胜第三营”建功国际维和战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7 10:43 1

摘要:一份份按下红手印的出征申请书、一张张官兵援助非洲民众的暖心照片、一枚枚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走进第78集团军某旅三营荣誉室,名为“蓝盔”的展板映入记者眼帘。这一板块生动讲述了该营两次出国执行维和任务的经历,以及官兵为守护世界和平作出的积极贡献。

第七十八集团军某旅“百战百胜第三营”建功国际维和战场——

守护和平 续写荣光

一份份按下红手印的出征申请书、一张张官兵援助非洲民众的暖心照片、一枚枚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走进第78集团军某旅三营荣誉室,名为“蓝盔”的展板映入记者眼帘。这一板块生动讲述了该营两次出国执行维和任务的经历,以及官兵为守护世界和平作出的积极贡献。

这支经历过抗日战场烽火洗礼的英雄部队,新征程上建功维和战场,守卫世界和平——一面签满维和勇士名字的战旗上,“百战百胜第三营”7个大字格外醒目。

这面英雄战旗,为这支部队注入了“除了胜利无所求,为了胜利无所惜”的精神魂魄。

1942年11月,佃湖阻击战中,该营前身部队依托现设阵地浴血奋战,打退了日寇一次次疯狂进攻。营长郑本炎受伤仍然坚持战斗,教导员韩明曾组织部队奋勇反击。

凶残的日军调集炮火向该营阵地猛轰,并施放毒气弹。该营官兵顽强战斗,一直坚持到主力到达。经过一天的激战,我军击毙日伪军100余人,并缴获敌“扫荡”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作战计划和地图,为反“扫荡”斗争提供了重要情报。战后,该营被新四军3师授予“百战百胜第三营”荣誉战旗。

昔日烽火虽已远去,但在伟大抗战中锻造出的精神,早已融入这支英雄部队的血脉。从步兵营到合成营,从机械化到信息化……高举这面英雄的战旗,新时代的三营官兵传承先辈精神,在非洲大地续写传奇,为护卫世界和平再立新功。

26和134,是该营郝营长经常说起的两个数字——2019年,全营遴选26名官兵首次赴西非马里执行维和任务;3年后,该营134名官兵又一次踏上维和征程。

马里被联合国评价为“环境最恶劣、危险系数最高的任务区”。郝营长记得,第一次维和任务期间,他们仅担负营区周边巡逻任务。第二次出征,他们成为防卫步兵分队,巡逻半径扩大了8公里。

这一变化,带来的风险急剧上升,对官兵能力素质提出了更严峻考验。郝营长一直记得那个火光冲天、流弹横飞的现场:“2023年9月的一天清晨,在距离我们哨位不到1公里处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当地政府军营区遭到武装组织的自杀式袭击。”

“迅速进入战位!”不到200米的冲锋路上,接连发生多次爆炸,官兵冒着枪林弹雨奔赴哨位。他们在战机轰鸣声中坚守阵地近9个小时,始终不曾后退一步,直至险情解除,为千名联合国工作人员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事后,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东战区一名指挥员说:“有中国军人在,我们很安心!”

百战百胜的背后,是听令而行、护卫和平的责任担当。“为和平出征,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传递友谊、播撒希望,这是我们维和官兵的职责和使命。”张连长说。

因为中国维和官兵的到来,当地恩丹戈小学的师生们从随时可能倒塌的土坯房,搬进了钢架结构的板房教室。官兵们冒着高温,仅用7天就建起2间教室,将学校的文体设施及围栏修缮一新。

“这么多年,有许多人从这里路过,只有中国军人给予我们帮助。我们真诚地向你们表达感谢。”当地民众萨勒玛·瓦莱·阿卡丽诚挚地说。

部署任务区以来,官兵们积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当地学校、医院进行援助,捐赠太阳能发电设备一套、文体生活用品和食物5100余件、医疗物资1000余件,展现了中国军人守卫和平、胸怀大爱的担当。

“虽然国籍不同、肤色不同,但全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巡逻路上,看到当地百姓热情向我们打招呼,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一级上士康健果说,“我们不仅要把和平希望带给非洲人民,更要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守护正义的理念传递给全世界。”

从抗日战场到维和一线,“百战百胜第三营”荣誉战旗跨越时空、跨越国界,依然熠熠生辉。2023年8月,营队官兵收到维和任务延期的命令,大家表示:“坚决听从命令,手握钢枪坚守岗位,直至圆满完成党赋予的神圣使命!”

维和期间,他们累计武装护卫上百次、安全巡逻700余次、哨位执勤上万小时,全体维和官兵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彰显中国军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和良好形象。近年来,该营党委被北部战区陆军评为“先进一线战斗堡垒”“先进营级党委”,营队被集团军评为“四铁”先进单位。

来源:光明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