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是一年录取季。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手握通知书,却因学费而陷入彷徨;他们眼里有星光,脚下却横亘着现实的沟壑。今年是“圆梦行动”实施20周年,昨天,由区慈善总会、教育局、融媒体中心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圆梦行动”再度起航,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又是一年录取季。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手握通知书,却因学费而陷入彷徨;他们眼里有星光,脚下却横亘着现实的沟壑。今年是“圆梦行动”实施20周年,昨天,由区慈善总会、教育局、融媒体中心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圆梦行动”再度起航,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圆梦大学。
自2006年启动以来
“圆梦行动”共发放善款1290万元
为575名学子点亮梦想
受助反哺 善意生生不息
2020年,高考结束后,当很多考生为专业选择而迷茫时,圆梦学子胡玉枫已将目光锁定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这不仅承载着他个人的兴趣和梦想,更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相连,“国家电子芯片行业人才较短缺,报考这个专业,一方面为国家作贡献,另一方面也可以成就我个人的梦想。”
去年,胡玉枫以优异成绩被推荐免试至国防科技大学,攻读集成电路专业硕士。从姑苏城到湘江畔,借“圆梦”的力量,他参与编织“中国芯”的未来。“我们贫困生的原生家庭有一些困难,但这不是永恒不变的,只要我们愿意努力向前,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说,“圆梦行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而他想改变更多。利用课余时间,他参与了“星儿计划”“信连心”暑期社会实践等多项公益活动,传播“爱的火种”。
20年,575名学子,1290万元善款——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双手托举的重量。退休教师蒋惠刚在汇款单上留言:“丫头,好好学画,将来教更多孩子”;老中医章程每年资助5名学子,将其视作最珍贵的“千金方”;无数企业以责任为墨,在圆梦长卷上挥毫;更多匿名者留下捐款便转身隐入人海。这些不动声色的善良,默默给予,无声成全,让575个梦想得以继续翱翔。
最令人动容的是,那些被照亮的人,也都在成为新的光源。2017年圆梦学子赵灵艳因高考失利,与医学院失之交臂,却意外与特教结缘。当自闭症孩子甜甜的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她:“赵老师,孩子会读课文、会数数了!”赵灵艳的眼眶也湿润了。
从“失控”到“信任”,爱的坚持,让改变发生。多年来,赵灵艳收获最多的不是奖状,而是孩子们突然的一句“老师好”,或是他们学会自己喝水时的笑容。她说:“当年有人为我点亮一盏灯,现在我要成为提灯人,去照亮更多人的人生。”
聚力起航 共筑爱心之城
“圆梦行动”从来不只是助学,而是一场关于“相信”的实践——相信教育能斩破阴霾,相信善意能生生不息。
让困境被看见
让善意有回声
20年来
无数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实现梦想
积极投身教育、医疗、科研等
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为祖国建设而努力
“从‘扶贫扶智’到‘助困育人’,‘圆梦行动’照见的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勾勒出武进这座爱心之城的成长年轮。”区慈善总会会长张建新呼吁,更多爱心单位和个人参与活动,共同营造扶贫济困、和谐的社会环境,让贫困大学生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候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这份光,终将化作星辰大海,成为时代最美的回响。
据了解,2025年“圆梦行动”仍将通过区慈善总会救助、社会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等方式,帮助贫困学子解决大学四年的学费。资助对象依然是考取公办本科、户籍地为武进区(含常州经开区)的贫困学生,符合条件的将获得每学年5000元助学款及2000元生活费。
目前
区教育局已统计出
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新生名单
本报记者
将对他们及其家庭展开实地调查
陆续刊登他们的故事
此外
如果您身边有贫困学子需要帮助
也可与区慈善总会联系
电话:86318030、86318778
等待您的来电
圆梦行动1号
姓名:吴子繁
高考成绩:理科514分
毕业院校: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录取院校:淮阴工学院
烈日炙烤着大地,在遥观镇宋剑湖家园一户简陋的屋子里,吴子繁正站在厨房灶台前,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菜。锅铲与铁锅碰撞的声响中,69岁的奶奶坐在沙发上,目光追随着孙子忙碌的身影。这个暑假,19岁的少年包揽了全家的一日三餐。
7岁那年父母离异,让吴子繁的世界从此分为两半。“母亲在苏州重组了家庭,我和父亲、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还患有一些慢性病。”他说,父亲文化水平低,只能做苦力获得一些微薄收入,既要支付奶奶每月数百元的药费,又要维持家用。“现在在大喜来仓库打工,实习期一个月工资2400元。”未能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吴子繁的父亲吴春华满脸写着愧疚。
“其实我的志愿专业是计算机,无奈被调剂了。”毕业于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的吴子繁,今年以理科514分被淮阴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和大多男孩一样,吴子繁从小喜欢打游戏,却不沉迷。不仅如此,从高二接触了编程学习后,他就计划着开发属于自己的游戏。今年暑假,除了承担家务外,他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游戏开发上,他的第一款游戏《梦境城》已经在Steam商城上架。“这是一款类银河恶魔城解谜游戏,玩家需要通过道具解开机关逃离神秘建筑,目前开发进度20%左右。”吴子繁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一旁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游戏开发的代码逻辑。
“原本我已经准备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等以后自己挣了钱再慢慢还。”吴子繁坦言,“圆梦行动”对他而言,就像在游戏里拿到了关键道具,解开了他眼下的困境。他计划大一结束时完成转专业,系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在大学期间开发两款游戏,为以后步入社会工作积累经验。
圆梦行动2号
纪潘灏:用知识扛起这个家
姓名:纪潘灏
高考成绩:理科613分
毕业院校: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
录取院校:南京师范大学
昨天中午,室外骄阳似火。纪潘灏提着保温桶,在家门口的公交站台不断张望,桶里是刚出锅的排骨汤。
坐上公交,40分钟后,纪潘灏抵达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房里,母亲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因多次手术和化疗,身体状况极差。“妈妈,起来吃饭了。”纪潘灏轻声唤着母亲,小心翼翼地将饭菜摆好,一勺一勺地喂给母亲吃。
纪潘灏的母亲从2020年开始生病,先后经历了7次大小手术。肾上腺肿瘤、重度骨质疏松、糖尿病并发症、脑梗、乳腺癌……一系列的病痛如潮水般袭来,不仅让母亲丧失了劳动能力,也让这个原本小康的家庭陷入了绝境。为了照顾母亲,父亲纪少刚今年4月辞去了送货的工作,如今家里仅靠母亲每月1040元的低保单人保维持生计。“这笔钱用来付他妈妈的社保费都不够,因为一直要看病,她的社保是绝对不能停的。”谈及这些,纪潘灏的父亲双手捂面,难掩悲痛。因为看病,家里已经欠了10多万元外债,而妻子的病似乎是个无底洞,吞噬着这个家庭的希望。
屋漏偏逢连夜雨,纪潘灏的奶奶今年也查出直肠癌复发,并且是晚期。家庭的重担如同一座大山,压在这个少年的肩头。但他从未抱怨过命运不公,他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家庭的命运。“从小他就喜欢数学和物理,经常参加学校里的各种竞赛,成绩从来没让我们操心过。”对于儿子的成绩,纪少刚满是骄傲,同时又很心疼,觉得亏待了孩子,“学校里组织出去旅游,他连一瓶5元的水都不舍得买,带出去20元,又原封不动带回来了。”
今年,纪潘灏以理科613分被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师范)专业录取。他说:“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学和专业,希望成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教书育人、回报社会,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能早点帮爸爸扛起这个家。”
尽管家庭困难,纪潘灏从未放弃过努力。这个暑假,他原本打算去打工,却因母亲病情反复而搁置,“大学期间我会利用假期做兼职,减轻家里的负担。”
记者:戴雪燕
编辑:吴钰芊
审核:顾芳 鞠燎原
转载请注明来源:今日武进
来源:今日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