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2.9亿外卖骑手、主播、装修工、个体老板来说,这不是新闻,是账单。以前每月多拿几百块现金的默契,现在变成老板必须掏、员工必须查、法院必须管的硬杠杠。
“不缴社保”四个字,从今天起在法律上直接作废。
对2.9亿外卖骑手、主播、装修工、个体老板来说,这不是新闻,是账单。以前每月多拿几百块现金的默契,现在变成老板必须掏、员工必须查、法院必须管的硬杠杠。
有人连夜算账:奶茶店雇3个人,每月凭空多出5400块,半个月利润没了。也有人松口气:在义乌试点区,规范参保后,员工不闹了,跳槽少了,纠纷直接腰斩。
新规的狠劲藏在细节里。
——“社保权益追溯系统”上线,合同和参保记录自动对表,欠费秒报警。
——“阶梯式参保”给20人以下小店留口气,没雇工就按老办法,雇了人就得五险全上。
——维权周期从3个月缩到15个工作日,北京程序员已经追回28个月社保外加三个月工资赔偿。
老板们最怕的不是掏钱,是链条断。
深圳一家工厂拒缴,132万罚款加法人黑名单,贷款、投标、高铁票一起受限。
但税务也给了胡萝卜:经营困难的企业,已缴社保费能抵30%增值税,珠三角七成中小企业立马去补缴。
最微妙的是心态变化。
以前工人签字放弃社保,像偷偷多领红包;现在煎饼摊主主动索要参保凭证,像领身份证。
社保从“额外成本”变成“信用门票”,没有它,连跳槽都没底气。
五年后,社保基金预计多收1.2万亿,医保覆盖率冲到98%。数字听起来宏大,落到个人头上,就是老了能领到钱,病了敢去医院,辞职不怕断保。
强制性社保不是洪水猛兽,只是把暗处的交易搬到阳光下。
有人阵痛,有人占便宜,但规则一旦统一,跑得快的人反而更安全。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