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接引准提这俩,外援 不简单,原型来头可太大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5 22:25 1

摘要:在看封神演义时总有人纳闷:商周大战明明是阐教和截教的内斗,怎么突然冒出来接引、准提这俩“外援”?他们既不帮纣王也不帮姬昌,却专盯着截教门人下手,打完架还把人家的宝贝打包带走,这操作背后藏着大来头。

封神里的“神秘外援”接引准提,看着像帮忙,原型来头可太大了

在看封神演义时总有人纳闷:商周大战明明是阐教和截教的内斗,怎么突然冒出来接引、准提这俩“外援”?他们既不帮纣王也不帮姬昌,却专盯着截教门人下手,打完架还把人家的宝贝打包带走,这操作背后藏着大来头。

先看这俩圣人的出场方式就不一般。别人打仗要么骑马要么乘兽,他俩出门直接坐“莲台”,说话一口一个“西方极乐”,浑身透着股和阐教、截教都不一样的气质。封神里明确写着,接引道人“身高丈六,面皮黄色”,准提道人“身具二十四首十八臂”,这形象是不是有点眼熟?

其实这俩人的原型,根本不是本土神仙,而是从西方佛教过来的“跨界选手”。接引道人的形象,明显照着佛教的“阿弥陀佛”来写的,丈六金身、莲台代步,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的标志性特征。而准提道人的“二十四首十八臂”,活脱脱就是佛教里“准提菩萨”的经典造型。作者写封神演义时,故意把佛教人物改头换面,塞进了道教的神仙体系里。

他俩来封神战场可不是打酱油的。截教通天教主摆下“诛仙阵”,元始天尊带着阐教门人打不进去,结果接引、准提一到,轻松就破了阵。后来通天教主又设“万仙阵”,还是这俩人出手,不仅破了阵,还顺手降服截教的“龟灵圣母”“马元”等好几个高手。表面上是帮阐教赢仗,实际上是挖人收人,把截教的修仙人才挖到西方去。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战果”。每次打完架,接引、准提总会带走几件宝贝:从截教手里夺的“十二品莲台”,后来成了西方佛教的镇教之宝;收走的“定海珠”,后来变成佛教的“摩尼珠”。这哪是帮忙打仗,分明是借着商周大战的机会,给西方佛教“招商引资”。

为啥作者要这么写?明朝时佛教已经深入民间,道教和佛教经常互相“借鉴”神仙体系。封神演义本来是道教背景的小说,但为了让故事更热闹,也为了迎合当时读者的认知,就把佛教人物改头换面加了进来。这就好比现在写武侠小说,非要把少林武当的高手凑到一起打群架,看着热闹,其实藏着不同文化融合的小心思。

不过这俩人的“外援”身份也挺尴尬。阐教觉得他们是来帮忙的,截教骂他们是“多管闲事”,他们自己却借着这场战争,把西方教从边缘小派发展成后来的大势力。就像职场上的“空降兵”,表面帮老团队解决问题,实则趁机扩张自己的地盘。

所以说封神里的接引、准提,根本不是单纯的“帮忙”。他们“外援”,身份,要传播西方教,这种跨界操作不仅让故事更精彩,

也藏着古代宗教文化碰撞的小秘密。下次再看封神,可别只盯着神仙打架,这些藏在细节里的“跨界套路”,才更有意思。

来源:统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