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大案:比乔四更凶的黑老大,龙江土皇帝,传闻财富能买哈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6 02:53 1

摘要:东北那地方,天一黑容易有故事。尤其是哈尔滨,人也硬,风也硬。要说八十年代末这座城最让人心里发怵的名字——不是什么国家领导,不是什么明星,就是“乔四”。有人说他是一阵风,卷起来尘土飞扬,有人说他是影子,转身就没了。但乔四倒下以后,东北真就没“大哥”了吗?这话放在

东北那地方,天一黑容易有故事。尤其是哈尔滨,人也硬,风也硬。要说八十年代末这座城最让人心里发怵的名字——不是什么国家领导,不是什么明星,就是“乔四”。有人说他是一阵风,卷起来尘土飞扬,有人说他是影子,转身就没了。但乔四倒下以后,东北真就没“大哥”了吗?这话放在酒桌上,总有人拍拍桌子说:想得美!

其实吧,乔四之后,黑道的事儿不但没断,还换了更猛的主角。2006年,安达有个叫陆宝义的,恶名比乔四还狠——剿完这帮子,百姓点鞭炮庆贺,热闹得跟过年似的。说是“第二次解放”,点儿也不夸张。你说,这块黑土地上,血雨腥风就这么一轮轮下不去吗?

反正,东北的江湖是改过几茬模样的。千禧年以后,这些见过大世面的地头蛇,有的悄悄换了壳,钻进生意场;多的,还是像从前那样,喝大酒,说狠话,用上一点土办法管人。只是哈尔滨那会儿,也和全中国一起折腾——盖楼、拆楼,旧的被扒拉一空,新的冒着热乎气的泥味。乔四打小干泥瓦匠,这点活门儿手底下人都明白。他就琢磨着:发财嘛,得趁着乱套。于是,找了几个有前科的,管起拆迁的大活,谁不听话,揍。不敢吱声的百姓只能背后管他叫“乔四爷”,他手下各有外号,什么“刀子”、“枪炮”的,个顶个不好惹。

说到底,乔四心不小。光靠蛮力挣这点钱不行,他转头投到饭馆、夜总会里,把黑钱洗成白的。那会儿哈尔滨谁提到乔四,都是瞪一眼——也不敢多说。

但乔四的戏码还没讲够,一个李正光又冒了出来。他呢,和乔四大哥那种“底层出身”不同。家里爸妈是工人,指着儿子出头。李正光小时候着实争气,学习也好,考进了大学。谁承想,好苗子刚到大学,骨子里的反叛劲儿就冒头了——打架斗殴上瘾了,有点那种“谁不服我”的气派。敢情他那会儿年少轻狂,抱着一肚子“江湖义气”的梦想,被学校开了。

走出校门那一刻,他估摸着下定了决心:爸妈的光明大路,我走不了,干脆自己另找活路。凭着狠劲,头脑也灵,没多久就在地头混出脸。乔四一看,人不可貌相啊,这小子确实两下子,便把他收进门下,也算点了一盏新灯。

头阵 李正光不过是个“打手”,不少于其他大哥身边的马仔。但拆迁有次出岔子,同道上的一个“杨馒头”都咬牙切齿的主,闹僵了。李正光自个站出来:这事儿我来摆平。双方人马就在工地干了起来,结果杨馒头那帮人溃不成军。乔四瞧见李正光办事利索,杀伐决断,这种小伙子不培养行吗?

杨馒头之后,有个“小巷大事件”——李正光和另一道上人陈建斌结仇,谁都不肯认输。当时两方人马对峙,气氛闹得满城风雨。过了没几天,陈建斌去参加婚礼,刚扒拉完两口菜,就被李正光的人请到一边。李正光啥废话都没有,捅刀子挑了脚筋。东北黑道,这算极大的侮辱了。楞是没人敢出来顶他,也怪不得李正光的名声,越来越狠。

转眼到1990年,全国都开始“严打”。乔四一帮都全军覆没,电视新闻天天播,乔四本人最后毙了。可于是在道上传了个闲话——怎么没看见李正光?坊间聊天都掺杂着传说:这小子提前有料,连夜走了,可能已经混到国外去了。其实谁心里也没底。

等风头一过,哈尔滨恢复平静。意外的是,李正光突然又冒出来——整了个新身份,不做“出头鸟”,可依旧搞得风生水起。他把早年积攒的人脉、名声一股脑捆起来,外加收拢新“兄弟”,圈子又大了。可他学聪明了,开始搞灰色地带的票子,拉拢有本事的闲人,还搂上放贷、开赌场的营生。

但在哈尔滨毕竟摊子有限,总不能一辈子屯在这弹丸之地对着冰雪发愣。最后一拍桌子,去了北京。北京那个年代,夜总会开的多热闹啊,仿佛谁都能发财,只看你敢不敢。李正光靠东北老乡的义气,结交了一大票“人物”。多少就和电视剧里那场景似的:讲哥们,挥大手,谁要是朋友,必得帮你一把。可江湖吧,风水轮流转,咱中国人的老话:出来混的,迟早都得有个结账的时候,李正光又怎能例外?

故事说到这里,安达的陆宝义,不知不觉也混成了一方霸主。他和乔四、李正光比,仿佛没啥“壮烈故事”可说。穷娃出身,没混个大学文凭,就是闹腾成性。打小就沾上赌博、斗殴,一步步串进安达“地头蛇”的圈子。九十年代旧城改造,陆宝义见风使舵,拉帮结派搞所谓“物业公司”,整的你不交钱,就别想安静过日子。

有一次,天泉小区的张志明只是硬气了点,拒绝给保护费,被人打得一身伤,肋骨断了好几根。可这只是陆的大筐里捞出的芝麻一粒。为了找理由抠钱,他专门弄了个打手“稽查队”,谁家有点事,动辄被罚款。学生宿舍也没能免,200多个孩子被堵屋里十几个小时——这在小城里闹的人尽皆知,可谁敢明着说?

陆家还有个亲戚叫陆春和,忍不了了,劝陆宝义回头,结果反被骗上法庭。有人说,陆宝义有“保护伞”——公安局的、检察院的都在吃他的饭。陆春和最后被栽赃,判了无期,倒成全了陆宝义的神话:“我陆宝义,天不怕地不怕”。

可中国的夜终归是要亮的。2005年底,省公安和中央盯上了陆宝义这摊事,秘密调查一路查进骨头缝里。到头来抓捕的一夜,几百号公安武警一齐出动。在那家洗浴中心里,陆宝义和他那几号心腹都给“一锅端”了。全城百姓奔走相告,谁家不点鞭炮庆祝?老头老太太那叫一个松快:十来年没这么解气了。

2008年的判决,陆宝义和团伙都吃上了死刑、无期,该坐牢的坐牢,该送命的送命。和李正光也就差了几年,头一回东北黑道彻底“断茬”。

说回来,李正光在北京夜场混时,也没把自己当外人。可一场“保护费”冲突,他失手杀了本地娱乐业巨头金重德。北京公安上下一心,全城围堵,最后在广州白云机场拿下了他,直接送上了最后一班车。

至此回头看,乔四、李正光、陆宝义,再厉害的狠人,再大名头,到底没能跳出那条铁轨。有时候咱总说,黑恶势力是土壤长出来的,有风雨就有影子。可“影子”落到百姓身上,到头来难道就没法散吗?你说恶人自有恶报,是不是小城老话?又或者,命运兜转,谁又能替谁立下永远不倒的“江湖规矩”呢?

故事没完。江湖还在,只是人都换了。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