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痰湿最易让人肥胖!一个减肥方子,把痰湿赶出去,自然就瘦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7 12:02 2

摘要:众所周知,唐朝以胖为美,而宋朝则恰好相反,而在宋朝,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女词人,叫做李清照,她不仅才华洋溢,其撰写的诗篇更是朗朗上口,广为流传,在生活中,李清照还有一个雅号,叫做“李三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称号,是因为在她的经典诗句中,有三个“瘦”字深得大众赞誉

众所周知,唐朝以胖为美,而宋朝则恰好相反,而在宋朝,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女词人,叫做李清照,她不仅才华洋溢,其撰写的诗篇更是朗朗上口,广为流传,在生活中,李清照还有一个雅号,叫做“李三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称号,是因为在她的经典诗句中,有三个“瘦”字深得大众赞誉,一个是“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一个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而最后一个就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当然,不仅在宋朝以瘦为美,在现代社会,也同样如此,但在这里也要告诉大家,变美变瘦的愿望固然值得追求,但一切也都要以健康为基础,不能因为过度追求外在身形,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在健康,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那么,要想健康地追求瘦美,究竟有没有外在的辅助措施呢?其实是有的,在宋朝有一名为实脾散的方子,在《严氏济生方》中就有过记载,此方属于中医里的温化寒湿剂,主要由厚朴(去皮,姜制,炒)、白术、木瓜(去瓣)、木香(不见火)、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炮,去皮脐)、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30g,甘草(炙)15g组成,具有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的作用。

这个药方很适用于现代有减肥需求的人,因为现代人之所以肥胖,多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比如,在饮食中过食寒凉,就会促使寒邪客居脾胃,并最终导致脾胃虚弱,而脾主运化,可以将身体里的水湿运化,一旦脾胃虚弱,正常运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因湿气聚集而使人愈发臃肿、肥胖。

针对这类症状,中医的治疗思路一般是从温阳、健脾两方面入手,温阳就是将体内的水湿,通过阳气给蒸发掉,而健脾就是利用脾的运化功能,将水湿化解。在严用和的这个药方里,具有温阳效果的是干姜和附子,虽说都是温阳祛寒,但阳虚又有着肾阳虚和脾阳虚两种类型,而干姜归入脾胃经,可以帮助补充脾胃里的阳气,驱散寒邪,而附子归入肾经,具有温性,不仅可以补助命火,同时还能引火归元。

剩下的中药材则主要致力于健脾和祛湿,健脾是为了祛湿,让脾胃的职能恢复,并促使体内的湿气得以祛除,而祛湿的目的,就是加速脾胃功能的恢复,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方剂里的白术和茯苓,均是医家常用的祛湿药,白术可以清热燥湿,健利脾胃,通过健脾,便可提升脾主运化的职能,进而将水湿化解,而茯苓甘淡,可以直接将水湿引入下焦膀胱,然后随着小便一起从体内排出。此外,方中的木瓜并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而是宣木瓜,这味药材也是中医里的祛湿良药。

要知道,脾胃里的湿气一旦过重,那么脾胃就会“犯懒”,而此时,就需要想办法将脾胃“叫醒”,因此,在方剂里便使用了芳香药材,芳香药有醒脾的作用。最后,厚朴、大腹子、木香这主要用来行气,毕竟“气行则湿化”,与此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气滞病症。

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减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大家除了可以通过药方来加以调理外,在日常生活、饮食以及作息等多方面,也要积极进行调整,该运动起来的时候,就要适量运动,并要做到少摄入高热量的食物。

来源:育儿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