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楼下卖烤红薯的大爷悄悄换了一辆新能源车,小区里修鞋的师傅在朋友圈晒起了海南度假照,就连街角那家半死不活的文具店,改成了“文具+打印+代收快递”的复合模式,生意突然火爆起来。
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楼下卖烤红薯的大爷悄悄换了一辆新能源车,小区里修鞋的师傅在朋友圈晒起了海南度假照,就连街角那家半死不活的文具店,改成了“文具+打印+代收快递”的复合模式,生意突然火爆起来。
经济越是不景气,越有人能逆势赚钱。 今天,我就来揭秘3个藏在身边的“冷门生意”,它们成本低、需求稳,甚至越萧条越吃香。
经济下行期,人们更不愿意折腾,小区里的“代服务”反而更赚钱:
“万能代跑腿”:代买菜、代遛狗、代排队挂号、代接送孩子……只要是不想干的活,都有人接单。我们小区有个90后小伙,专门帮邻居代跑腿,月入2万+。“家庭厨房”外卖:宝妈在家做饭时多做一些,在业主群里卖家常菜,一餐20元,每天接30单,比上班强。“旧物改造”工作室:帮人改衣服、翻新家具,抖音直播改造过程,既能收手工费,还能带货材料包。关键点: 抓住“懒”和“省”,就能赚到钱。
高端餐厅倒闭潮,但这些“土味餐饮”反而火了:
“工地盒饭”模式:10元两荤两素,专供外卖小哥、快递员,量大管饱,一天卖500份不是问题。“早餐车+咖啡”:煎饼摊兼卖5元美式,打工人一边啃煎饼一边提神,客单价直接翻倍。“自助糖水铺”:5元无限续杯的绿豆汤、银耳羹,夏天摆摊日入2000+。关键点: 刚需+低价=永远有市场。
关键点: 越是不景气,越有人想学赚钱。
你眼里不起眼的代跑腿、早餐车、旧物改造,在会玩的人手里,都是“隐形金矿”。
低成本生意(不囤货、不租大店面)高频需求(吃饭、跑腿、修修补补)信息差赚钱(二手翻新、知识付费)现在这个时代,要么被寒冬冻僵,要么学会自己生火。
你觉得哪个生意最适合你?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