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毕业却无法找到正式工作:大陆学霸靠三份兼职维持生计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7 11:29 1

摘要:Business insider最近刊登了一位斯坦福毕业生的文章。这位学霸名叫王可欣( Emma Kexin Wang,音译 ),来自中国西安,在斯坦福完成了学业。但名校毕业的光环对她没有任何加成,她在美国无法找到一份全职工作, 只能依靠三份兼职勉强维生。

Business insider最近刊登了一位斯坦福毕业生的文章。这位学霸名叫王可欣( Emma Kexin Wang,音译 ),来自中国西安,在斯坦福完成了学业。但名校毕业的光环对她没有任何加成,她在美国无法找到一份全职工作, 只能依靠三份兼职勉强维生。

王可欣出生于中国西安,成长于一个普通家庭,家中还有两个哥哥。她的童年与青春期在陕西的一个小村庄和西安的城市校园中度过。

在她的短篇小说《美丽国度 Beautiful Country》中,她回忆了西安高中的生活。那时的她是“火箭班”的一员——一个由成绩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班级,每天清晨7点到校,参加晨跑,准备高考——那场被视为“决定人生”的考试。

2012年12月21日,她的一位同学 黄一帆(Huang yifan,音译)因为 与化学老师的冲突,在实验室发生意外,最终被学校定性为自杀。这桩惨剧对她的影响很大,她思考了很久,放弃了高考,在15岁时来到美国。

2016年, 王可欣 进入斯坦福大学,主修英语语言文学。她不仅完成了本科学位,还在2024年12月获得了硕士学位。 她活跃于《斯坦福日报》的艺术与生活专栏,撰写关于恐怖电影、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及流行文化的评论。她曾获得斯坦福四项创作资助,并在《Adroit Journal》、《Cosmonauts Avenue》等文学期刊上发表了作品。

2024年6月, 王可欣 开始了求职之旅。她持有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工作许可,这允许她在毕业后合法在美国工作一年,但前提是必须在OPT生效后的60天内找到工作,否则她将面临被迫离境的命运。

她投递了超过一百份求职申请,涵盖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用户体验设计(UX)、内容创作等多个领域,甚至包括科技大厂的入门级岗位。她投入了无数小时来优化自己的求职材料:每份简历都根据职位要求精心修改,求职信几乎全部亲手撰写,避免使用ChatGPT生成的内容。

她深入研究每家公司的背景,为每一场面试做足准备,甚至细致到分析公司文化和近期新闻。然而,这些努力仿佛石沉大海。绝大多数申请杳无音讯,偶尔收到的回复也只是冷冰冰的“感谢你的申请,我们决定选择其他候选人”。在

作为一名国际学生, 王可欣 的求职之路比本地学生更加艰难。许多公司不愿意为国际学生提供工作签证赞助,这让她的选择范围大幅缩小。她尝试了各种策略:参加职业招聘会、加入求职平台、关注LinkedIn上的Z世代职场博主,甚至主动联系资深科技写作者寻求建议。有人告诉她:“经济不好,这不是你的错。”这句话给了她短暂的安慰,但无法改变现实的残酷。

在一次与朋友的闲聊中, 王可欣 偶然发现了一线希望。朋友向她展示了他们所在的一家AI初创公司的官网, 王可欣 浏览后随口说道:“这文案我写得比他们好。”这句话半开玩笑,却成为了她毛遂自荐的契机。她迅速整理了一份简历和作品集,发送给公司的CEO。一周内,她通过了两轮面试,成功成为了公司历史上第一位市场实习生。

这份实习是 王可欣 职业生涯的起点,也让她第一次接触到科技行业的陌生领域——AI、B2B、CRM等一系列专业术语如潮水般涌来。她努力适应这个快节奏、充满缩写词的世界,学习撰写营销文案、博客和社交媒体内容。

这份实习的短暂性让她始终无法完全放松。经理多次口头承诺会尝试将她转为全职员工,但这家初创公司财力有限,难以兑现承诺。

三个月的实习期转瞬即逝。实习结束那天, 王可欣 没有收到转正的offer。她给自己留了一整天的时间宣泄情绪——痛哭、反思,然后继续投简历。

为了维持在美国的合法身份,她开始依靠三份兼职工作勉强维生。

第一份工作是利用她的斯坦福背景,为申请大学的学生撰写和修改申请文书。这份工作虽然收入微薄,但让她感到一丝安慰——至少她的名校光环还有些许价值。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教育科技公司担任论文编辑,依靠她的英语学位和对语言的精准把控。第三份工作则是为那家AI初创公司继续担任自由撰稿人,撰写营销文案和博客内容。

这三份兼职加起来勉强够她支付湾区高昂的房租,但也让她身心俱疲。每份工作都需要她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无法提供稳定的收入或职业前景。她的积蓄在高昂的生活成本下迅速减少,医疗保险早已失效,这让她在面对健康问题时更加无助。

求职的挫败感不仅来自外部的拒绝,也来自 王可欣 内心的挣扎。斯坦福毕业生的身份本应是她职业生涯的敲门砖,却成为了她内心羞耻感的来源。

2025年8月, 王可欣 的OPT还剩六个月。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找不到一家愿意为她办理工作签证的公司,她将不得不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八年的留学生活、斯坦福的学位、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似乎都可能化为泡影。她在 Business insider上承认 ,自己已经一个月没有投递简历了,已经放弃了对生活的抵抗。

从西安到湾区,Emma的身份一直在变化:从中国的高材生到美国的名校毕业生,从文学爱好者到科技行业的求职者。

她在《美丽国度》中写道,美国在中文里被翻译为“美丽国度”,被描述成灯塔。她的家庭为了让她能到美国,付出了巨大牺牲。然而,来到美国后,她却发现亚裔和亚裔美国人面临着另一种形式的暴力——种族偏见、身份隔离和职业壁垒。

对于拿着OPT找工作的王可欣等国际生而言,美国并不是美丽国度,而是人肉战场。正如她所写的那样, “这八年的留学路到底值不值得?这些学位真的能让我过上体面的生活吗? ”

来源:趣闻捕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