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水磨村:立足根本 激活“强村富民”内生动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7 11:24 1

摘要:驱车沿101省道前行,在新城区辖内的大青山脚下,一排排白墙青瓦、房脊高挺、错落有致的村居院落映入眼帘,这便是新城区保合少镇水磨村。近年来,水磨村因地制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有效激活“强村富民”内生动力,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驱车沿101省道前行,在新城区辖内的大青山脚下,一排排白墙青瓦、房脊高挺、错落有致的村居院落映入眼帘,这便是新城区保合少镇水磨村。近年来,水磨村因地制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有效激活“强村富民”内生动力,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夏秋时节,地处阴山支脉大青山腹地的水磨村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大青山的脚下。水磨村辖区总面积240.1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0997亩,生态公益林147600亩,退耕还林17500亩。该村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是国家级生态村。其平均海拔1800米,山高岭峻、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57.3%。

7月23日上午,水磨村的一家咖啡店里,北京游客律崴带着一家人在此休息。半个小时前,他们刚刚攀登完大青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此时正在悠闲地享受山脚下的惬意生活。

该村村民贾计劳感慨道:“近年来,国家重视乡村发展,不仅翻新了村里的房子、修了新路,还带领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我在外面打工的孙子今年也回村来了,现在大家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说着,贾计劳止不住地笑出了声,边说边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分享道:“瞧瞧,这就是我家的新房子。”

村民张二俊也开心地说:“近年来,我们村依托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少村民或是在家门口做起了小买卖,或是到农家乐打工,收入比以前翻了几倍,而且还不影响照顾家里。”

咖啡店店员小王告诉记者,作为本村村民,水磨村发展带来的好处她深有体会:过去水磨村90%的房屋都是土坯房,一到雨天,村里的土路泥泞不堪。2012年开始,水磨村启动新农村建设改造工作,2015年完成改造,共建起独栋小二楼176套。目前,80%的村民回迁,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陆续返乡在村里办起民宿,依靠发展农家乐富了起来。现在,村里的路平了,来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生意也越来越好,每年的旅游旺季,除了本地市民,还有不少外地的游客来这里游玩。

据水磨村党委书记白银焕介绍,在政府的支持下,水磨村陆续解决了上下水管网、路面硬化、污水处理等问题,广播电视网络实现了户户通,太阳能路灯、LED电子屏、监控等设施相继配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卫生室、便民超市一应俱全,城乡一体化的配套设施和整洁景观让水磨村焕然一新。如今,水磨村已实现天然气全覆盖、村庄环境卫生整治长效管理和美化绿化全覆盖。

随着大青山前坡生态修复工程成效的显现,加之村内完善的基础设施,水磨村确定了“生态强村、旅游富民”的发展目标。凭借自身资源与地域优势,将文化创意与景观资源相结合,计划建成集旅游度假、文化体验、创意休闲、生态宜居、高效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基地,从景观、设施等方面保留传统农村元素,满足游客休闲放松、感受农家氛围的需要。优美的乡村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此旅游,进而推动了全村旅游服务业的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日渐增加。

以建设生态宜居村庄为目标,水磨村着重体现产业发展、乡风民俗文化特色,实现各美其美、生态宜居的建设目标。白银焕表示,水磨村依托大青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并联合太伟休闲度假村等驻村企业景点,打造精品民宿、文艺画廊、登山健身亮点,不断丰富乡村特色文旅业态,实现了文旅元素与乡村自然风光融合发展。

此外,水磨村辖区还有赵长城遗址、虎头瀑布等旅游景点。白银焕表示,未来,水磨村将立足根本,依靠自身优良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同时以文化旅游为契机,进一步建设水磨民俗文化村,支持和鼓励民宿、农家乐、采摘等第三产业发展,并多方寻求合作发展契机,让水磨村在乡村振兴路上走得更远。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