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禹王大豆的百变“魔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7 11:13 1

摘要:一颗颗饱满的大豆,从德州的田间地头出发,经过精深加工,在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禹王生态”)变成素肉、蛋白粉、豆干、子叶油、肽饮料等产品,远销欧盟、日本、美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颗颗饱满的大豆,从德州的田间地头出发,经过精深加工,在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禹王生态”)变成素肉、蛋白粉、豆干、子叶油、肽饮料等产品,远销欧盟、日本、美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最早的大豆组织蛋白生产企业到全球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蛋白食品及其原料加工基地,进入禹王生态的大豆,有100多种“禹王”牌大豆蛋白的化身!这样的“魔法”是怎么实现的?

“大豆育种—种植基地—加工制造—终端食品及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足以说明一切。

说起禹王生态大豆的由来,要先从种子种植开始说起。

从2013年到2025年,12年的时间里,禹王生态在禹城市梁家镇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大豆种植基地,从原来几十亩的种植面积到现在的近2000亩,20余倍增长的背后还藏着“禹城优势”。

禹城地处黄淮海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6月上中旬播种后,气温高、雨水足,促使黄豆出苗快,生长迅速,这是大豆种植的天然优势。

在种子选择方面,禹王生态在禹城当地主要种植“禹王1号”和“齐黄34号”两个品种的大豆,“‘禹王1号’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大豆种子,收获以后的大豆皮薄,适合大豆制品的加工,而且豆香味相对较浓,食用口感较好;‘齐黄34号’则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适合机械化生产等特点。”技术中心总监刘军告诉记者,在大豆育种方面,禹王抢占生物技术高地,开展高油酸大豆等专用大豆品种的产业化示范,以“高产+高附加值”专用品种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

有了优质的原料,如何让大豆“身价倍增”?

“精深加工,深挖附加值增值潜力!”禹王生态终端事业部总监王笛一语道破,多年来,公司一直秉承着“吃干榨净”的理念,让大豆不仅可以加工成低温豆粕、豆油等初级产品,还能向大豆蛋白、大豆磷脂、蛋白饮料、休闲素食、二酯油、膳食纤维等深加工产品转化,现在还延伸到医药领域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日化领域的大豆纯天然洗护用品等,赋予了大豆百变“魔法”,让黄豆变“金豆”,引领大豆深加工高值化利用。

走进禹王生态的生产车间,一颗颗大豆经过浸泡、磨浆等工序,变身为手撕素肉、手磨豆干等产品。其中,手撕素肉因其口感丰富、营养价值较高成为了一款明星产品,在刚刚过去的6月,禹王生态还完成了德州市首单素肉产品出口东南亚的订单。

据了解,手撕素肉全自动连续化植物肉生产线于2024年正式投产,2025年全年开工率提升到了50%以上,销售额较2024年的增长率为100%。

精深加工的破题,科技和人才成为了关键变量。

一方面,禹王生态建设开放共享的大豆加工科研平台,联合中国农科院加工所、江南大学、中国农大等大豆产业优势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共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大豆技术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大豆精深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首创低温脱溶技术、高凝胶性蛋白制备工艺,自主研发低粕及蛋白加工设备,突破国产大豆深加工技术瓶颈,打破了国际巨头对大豆蛋白高端应用市场的垄断,推动国产大豆加工提质增效。

另一方面,禹王生态坚持人才兴企的基本战略,引进培养120余名专业研发人员,构建了以本硕毕业生为主的人才梯队,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柔性引进万人计划专家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4人,理论基础强,专业水平高,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技术加持、精心生产,就这样,一颗颗不起眼的“大豆”在禹王生态形成了“一条链”,既实现了大豆精深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大豆种植、物流运输、包装等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大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市场部总监张静说。

来源:大众网•德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