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阆中:全链条发力,建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队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7 11:14 1

摘要:近年来,南充阆中市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大、组织化弱、归属感低”等痛点,以抓体系建设、服务示范、作用发挥为切入点,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优秀人才在组织上、思想上、行动上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切实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近年来,南充阆中市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大、组织化弱、归属感低”等痛点,以抓体系建设、服务示范、作用发挥为切入点,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优秀人才在组织上、思想上、行动上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切实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抓体系建设规范“组织上入党”。一是严把入口关。坚持“行业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双线联动,每月动态更新新就业群体基本情况、入党意向、服务表现等信息,优先把“最美骑手”等群体纳入重点培养对象。构建起组织部牵头、两新工委主责、行业部门配合的“1+1+7”资格联审制度,围绕入党动机、政治表现等6项硬指标开展常态化“政治体检”,切实把牢党员入口“第一关”。今年以来已发掘优秀入党“苗子”35人,发展党员5人。二是严把程序关。制发《阆中市新就业群体发展党员流程图》,探索构建“行业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双线主培、“平台企业+网点站点”协同共育的“2+2”培养体系,细化入党申请、政治审查等6个方面27条规范要求;择优选派12名“红色导师”任培养联系人,实施“1对1”培养计划,对入党流程、资料规整等工作进行全过程规范指导。三是严把转接关。对培养过程中转接的发展对象,由转出支部党建指导员全程跟踪,指导接收支部接续培养;对跨县(市、区)转接的流动党员,建立“流出地推送—流入地接收—双方共管”闭环机制,每季度由流入地党组织向流出地党组织报告一次教育情况,实现“流动不流失、管理不断档”。目前,已转出发展对象2人,接收流动党员6人。

抓服务示范引导“思想上入党”。一是学习教育“出新”。针对快递小哥、货车司机等群体“在路上”职业特点,依托“阆苑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辟“班前一刻钟”专栏,推出“每日一题、每周一课”等模块化课程;择优选派32名政治硬、业务精的青年党员组建“帮带导师团”,不定期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开展“送课到车头、到餐箱”活动260余场次,实现学习教育随时可及、随处可学。二是先锋选树“凝新”。常态开展“最美新就业群体”寻访活动,结合“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表彰顺鑫运业、美团外卖支部等5个先进基层党组织,选树何强等6名政治过硬、事迹突出的“红骑手”。以何强“见义勇为”真实故事为原型拍摄微视频《红与黄的融合》,上线一周全网点击量突破100万次,“跟着榜样入党”在新就业群体中蔚然成风。三是服务提效“暖新”。整合组织、工青妇、行业党委等力量,紧盯新就业群体饮水、休息、如厕、住宿等基本需求,建设“暖新驿站”47个、司机之家3个,组织开展就业招聘、健康医护、技能培训、子女托管等暖心活动53场次,覆盖新就业群体2000余人次,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抓作用发挥助推“行动上入党”。一是融入基层治理。探索开展“社区+新业态”共治模式,从外卖骑手、网络主播等群体中遴选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与社区干部、物业人员志愿者联建“阆苑红骑手”等6支先锋队,常态化开展“随手拍”、隐患查改、反电诈宣传等活动1000余次,实现治理对象向治理力量的高效转化。二是助力乡村振兴。由互联网行业综合党委统筹,联动11个村党组织成立“红色电商联盟”,遴选村(社区)常职干部、头部网络大V等骨干成员组建“红色主播团”,先后打造“飞凤枇杷节”“脆骨李采摘季”等15场沉浸式直播助农专场,累计销售额突破150万元,带动2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实现“新农人”与“兴农产”的双向奔赴、同频共富。三是拓展公益半径。依托快递、外卖等行业综合党委,聚焦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群体职业特点,打造“阆苑有爱 一路同行”志愿服务品牌,围绕“一老一小”、中高考保障等民生需求,推出“爱心送餐”“爱心派件”“义务送考”等6大公益场景,累计开展公益活动170余场次,让“新”力量在城市每一个角落闪耀“红”光芒。(王梓、文豪)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