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丨全新MG4开启预售 海豚最强竞争对手来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7 11:15 1

摘要:全新MG4已于2025年8月5日晚在杭州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5个版本,预售区间为7.38-10.58万元;而在预售开启24小时后,全新MG4预售订单已突破11067台,爆款气质初现。在预售发布会后的媒体群访会,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上汽集团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全新MG4已于2025年8月5日晚在杭州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5个版本,预售区间为7.38-10.58万元;而在预售开启24小时后,全新MG4预售订单已突破11067台,爆款气质初现。在预售发布会后的媒体群访会,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兼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邵景峰、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以及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共同出席,围绕全新MG4的技术合作、设计思路、市场策略、电池技术及用户定位等核心问题,向在场媒体展开详细解读。

智能互联:与OPPO协同深耕 欢迎友商“抄作业”

针对全新MG4搭载的OPPO智行手车互联功能,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回顾了双方合作的历程。他提到,与OPPO的合作始于五年前,双方合作基础相当稳固,而自去年8月其本人重返乘用车领域后,双方在“上汽之夜”、上海车展及MG holiday活动中三次分享合作内容,逐步深化协同。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俞经民

俞经民表示,汽车行业曾经历两波冲击:一是以蔚小理为代表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带来的直接面向消费者(to C)能力冲击,传统车企长期侧重B端业务,在线上渠道与应用支持上存在短板;二是软件能力冲击,以手机行业为例,亿级to C能力及软硬件结合的AI化软件能力,对传统车企形成挑战。

“十年前,我们以‘你好斑马’开启了移动空间智能化的序幕,实现智能网联化后逐步迈向智能座舱化。” 俞经民认为,此次与OPPO的合作是智能座舱发展的二次腾飞,基于ICCOA系统的手车互联技术已处于行业第一阵营。他强调,合作秉持开放态度,“欢迎友商‘抄作业’,共同为用户提供可不断升级的智能座舱”。

设计理念:平衡全球化与品牌基因 应对文化差异挑战

关于全新MG4融入Cyberster设计元素的问题,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兼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邵景峰介绍,Cyberster的开发耗时六年,其设计曾吸引国际设计师卡班加入。卡班认为,这款跑车的简洁设计风格在全球独树一帜,并支持在后续车型中延续这一思路。

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兼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 邵景峰

邵景峰坦言,设计需兼顾商业成功,但短期成功不代表未来,需找到品牌的设计脉络。作为国际化品牌,MG面临中外文化差异带来的设计挑战:海外消费者偏爱第一代MG“小钢炮”的硬朗动感风格,而国内市场偏好相对柔和的设计,“过于硬朗可能不被国内接受,过于柔和又难获海外认可”。

他认为,全新MG4的设计略显收敛,仅尾部尾灯保留了品牌特色。“MG起源于车库,承载着创造力、改造精神及手工艺匠心,这种不随主流的态度必须传承。” 邵景峰表示,全新MG4将销往全球,期待获得各地用户的关注与认可。

市场策略:以技术差异破局 拒绝简单对标

面对市场先行者的竞争,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明确表示,全新MG4未模仿任何品牌,其设计自带MG辨识度,例如升级后的尾灯虽含熟悉元素,但保留了品牌个性。

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 陈萃

他指出,A级两厢车用户核心关注空间、续航及安全性能,MG的策略是“以优秀竞品为标杆并力求超越”,但绝非简单对齐配置后降价。“竞争若止于此,将永无尽头。” 陈萃强调,全新MG4的差异化优势在于技术,包括一体式热管理技术、CTB技术及未来推出的半固态技术,这些均为竞品所不具备。

“在用户关注的领域,我们多付出10%努力;在优势领域,投入100%资源。” 陈萃提到,预售价格的制定既体现了MG作为新能源后来者扩大市场份额的诚意,也基于产品配置的竞争力,目标是在销量上超越竞品,“但我们会坚持推出真正属于MG的特色车型”。

电池技术:半固态电池实现突破 聚焦材料与协同创新

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详细解读了全新MG4将搭载的半固态电池。他介绍,该电池液体成分仅占5%,这一突破源于团队对固态电池的长期研究。固态电池并非新概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术界已开始研究,早期锂电池即为固态,但受技术限制未能普及。

李峥表示,当前电池技术存在安全、续航、成本三大问题,其中续航是核心,充电、换电等模式的出现均因电池无法满足用户实际需求。提升能量密度是解决之道,同时需保证安全性与材料兼容性,而固态化是唯一路径。数据显示,锂离子电池理论能量密度可达700多瓦时/千克,远超当前三元电池(240-250瓦时/千克)和磷酸铁锂电池(180瓦时/千克),提升空间显著。

“电解液是主要限制因素,其易燃易爆特性不仅带来安全隐患,还限制了正极材料选择,例如锰基材料会因电解液存在溶出问题影响寿命。” 李峥同时指出,全固态电池尤其硫化物体系存在安全隐患,高镍三元材料的强氧化性与硫的不稳定性结合,易导致热失控,因此半固态是现阶段的合理选择。

他认为,上汽清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两点:一是材料底层创新,第一代半固态电池采用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实现1000公里续航,第二代则启动正极材料创新,寻求安全性、能量密度与生命周期的平衡;二是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深度协同,“若没有上汽总院与清陶工程师的共同努力,及深度融合机制,这项成果可能需要5到10年才能实现”。李峥表示,材料创新需同步推进用户认知培养,而车企与零部件企业的合作机制,是新材料产业化的关键。

用户定位:多元场景与个性表达 平衡男女需求

针对发布会展示的男女朋友、闺蜜、一家三口等生活场景,陈萃表示,车辆是用户个性与内心状态的表达载体,因此MG鼓励用户通过改装展现多元个性,“哪怕是轻微改动或内饰装饰,都能为生活添彩”。

他提到,MG推出A级两厢车,旨在构建多元文化氛围,计划在线上开设改装和改色专栏,让车主交流分享,“这不仅针对全新MG4,更是为了将有趣、个性的生活方式推广至整个品牌”。陈萃强调,MG品牌有两条主线:一是依托上汽集团与工程师团队,强化新能源技术标签;二是传递“YOUNG FOREVER”的理念,无论年龄与身份,都能追求年轻心态,“‘趣生活’是贯穿品牌的核心”。

对于女性用户占比60%是否影响男性市场的疑问,邵景峰表示,两厢车在国外并非女性专属,反而深受男性用户喜爱,且他们热衷于改装。“我们曾考虑推出裸车版本,不配铝合金轮毂,仅用钢圈,让用户自主更换,同时提供原厂套装激发设计灵感,初衷是点燃年轻男性的创造力与激情。” 他认为,两厢车的灵活特性适合年轻群体,不应被贴上性别标签。

空间与全球化:小车身大空间 践行“世界大同”

俞经民以“世界大同,美美与共”概括MG的全球化产品理念。他介绍,全新MG4虽为A级两厢车,但内部空间设计精巧,比如说,第二排可让1.8米身高者跷二郎腿舒适乘坐,后备厢三层设计的下沉空间可容纳1.75米身高的人。“外部尺寸需考虑道路条件不宜过大,但内部空间必须充足,‘得房率’要高,女性对空间实用性的要求往往更高。”

俞经民举例,其夫人的车内常存放半年不用却舍不得丢弃的物品,“车辆如同可移动的空间,类似女性的手提包,需适应不同场合需求,因此空间充足至关重要”。他还提到,全新MG4的颜色设计呼应生活场景,如海岛蓝、月光白、星野灰、东来紫、红珊瑚红、清波翠等,旨在超越“代步车”定位,成为承载生活美好的载体。“我们希望它在全球市场成功,在国内销量超越竞争对手。”

全文总结

在群访会的尾声,谈及公布价格时的激动情绪,陈萃坦言,加入MG的两个月里,工程师们自研攻坚的经历深深触动了他。“长期被国外品牌和技术围堵后,中国企业的技术突围让人动容。” 他表示,MG作为全球销量领先的中国品牌之一,已具备自主定义产品的能力与技术优势,“有信心抓住机遇,走在行业前列”。

虽然目前只是预售阶段,但全新MG4已经清晰展示出面向全球市场的全面布局。无论是与OPPO的深度协同所展现的开放生态,还是半固态电池背后的材料创新与整车协同理念,亦或是对“小车身大空间”的极致追求,都体现着MG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以自主创新破局的决心。而团队对技术突围的热忱与对用户体验的专注,更让这款车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显露出独特的成长潜力与发展底气。作为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车型,其综合实力使其成为比亚迪海豚等竞品的有力竞争者,未来市场表现也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文:太平洋汽车 李喆)

来源:太平洋汽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