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罢免”已经失去正当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7 09:22 1

摘要:民进党操弄的“大罢免”在7月26日首轮投票遭遇大失败,在全台唯一出现“双罢案”的新竹市中,市长高虹安和国民党“立委”郑正钤在蓝白合策略下均顺利过关。其中郑正钤的不同意罢免票数,比他2024年当选“立委”时还多出2.7万票。有台媒评论认为,新竹市的民意决定让郑正

图片说明:

本报记者 吴 薇

民进党操弄的“大罢免”在7月26日首轮投票遭遇大失败,在全台唯一出现“双罢案”的新竹市中,市长高虹安和国民党“立委”郑正钤在蓝白合策略下均顺利过关。其中郑正钤的不同意罢免票数,比他2024年当选“立委”时还多出2.7万票。有台媒评论认为,新竹市的民意决定让郑正钤留任,绿营与罢免团体忙了一年,结果败给正当性不足,“无论怎么盘算,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郑正钤近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尊重选民罢免的权利,但是民进党搞的“大罢免”已经失去正当性。

理性对话空间被压缩

环球时报:你如何看待民进党发起“大罢免”行动,其背后的主要政治动机是什么?

郑正钤:罢免是选民的权利,应予以尊重。但这次密集针对在野党“立委”发动的罢免,显示出这场罢免行动已偏离民主初衷,转变为针对在野的政治报复工具。此举不仅引发台湾社会对罢免正当性与必要性的高度质疑,更担忧罢免被操弄为报复工具,将激化对立、撕裂社会。

环球时报:能否介绍一下你所在选区的情况,罢免需要什么条件?你获得的不同意罢免票数比2024 年当选“立委”还多出 2.7 万票,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郑正钤:我所在的新竹市选区目前选举人数约36万,蓝绿政党势力相对均衡,是竞争非常激烈的选区。依照现行规定,罢免案若要通过,须同意票达到选举人总数的1/4,且多于不同意票。7月26日的投票结果显示,不同意票数占多数,因此罢免未通过。

这次的结果反映出,面对不当的政治操作时,有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挺身而出。对于每一位愿意站出来支持我的市民朋友,我由衷感谢。这份信任不只是肯定,更是责任与前进的动力。我将持续以谦卑踏实的态度坚守岗位、努力问政,全力响应大家的期待,不辜负所托。

环球时报:一些所谓“民间团体”罢免你的理由是什么?你对这样的理由怎么看?

郑正钤:罢免的主要理由大多针对个别“修法”提案、议事程序,或政治立场的不认同。然而,罢免论述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落差,不仅缺乏具体、完整的事实基础,也难以有效说服多数市民,自然无法获得广泛支持与认同。

在最困难的阶段,网络与媒体上大量未经查证的信息传播。这些不实信息密集快速扩散,导致我必须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逐一澄清,对任何公众人物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社会应鼓励理性讨论、就事论事,而非诉诸人身攻击与情绪操弄。

环球时报:在这几个月里,你最感动的是什么?最愤怒的又是什么?

郑正钤:最让我感动的是许多素未谋面的市民主动为我们加油打气。无论是在路口向市民问好,还是扫街拜票时,我总能看到许多民众热情地对我们喊“加油”,或以手势表达支持。有些开车经过的市民,甚至会在等红灯时摇下车窗,向我们挥手致意,更有热心民众自发制作图文,协助澄清不实信息。这些鼓励让人倍感温暖与鼓舞。

最遗憾的则是有人选择以抹黑取代讨论,甚至波及无辜,让原本的理性对话空间被严重压缩,这值得我们共同反思。

罢免失败有三大原因

环球时报:赖清德抛出“团结十讲”尤其是“杂质说”后,你是否感觉到岛内的风向在明显变化?

郑正钤:赖清德的发言引发社会各界不同解读,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部分民众对其是否有排除异己倾向的疑虑。台湾社会应以多元与包容为核心价值,若类似言论持续出现,不仅会削弱社会的包容性,更可能加剧政治对立与社会撕裂。至于是否将对整体政治气候产生实质影响,仍有待观察后续的社会舆论与民意变化。

环球时报:国民党24名“立委”在这次罢免中都成功过关。你认为民进党完败的原因有哪些?

郑正钤:民进党此次罢免失败,主要可归因于三大原因:一是罢免正当性不足;二是施政表现不彰导致民心流失;三是选民对立法机构制衡机能的期待明确,拒绝独裁。

民进党在这次罢免案中未能成功争取多数中间选民的支持,主要原因在于台湾社会普遍质疑罢免的正当性,加上民众期待立法机构能发挥制衡功能。除了政治斗争引发的反感外,民进党整体施政表现不彰、与美国关税谈判缺乏透明度,以及“丹娜丝”台风期间救灾不力等问题,进一步削弱了民众的信任,成为影响罢免结果的重要因素。

民众对政治对立与情绪煽动产生疲乏

环球时报:在新竹市,你和民众党籍的新竹市长高虹安都未被罢免。你如何看待蓝白合作?未来蓝白合作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郑正钤:我与新竹市市长高虹安双双顺利挺过罢免,显示蓝白之间的高度合作已成效明显。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两人在罢免案中所获得的不同意票数,均超过各自在2024年“立委”选举与2022年市长选举中的得票成绩,显示蓝白合的理念已获得新竹市多数市民的认同与支持。

在立法机构,蓝白阵营在多项重大议题上仍将持续合作,共同推动改革与监督施政。至于未来能否进一步深化并稳定延续合作关系,则有赖双方在竞合关系中持续沟通与调整,并根据基层民意的走向与整体政治局势,审慎应对、稳健前行。

环球时报:这次民进党“大罢免”失败,“抗中保台”牌被认为失灵。你认为这对两岸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

郑正钤:在新竹市的罢免案中,同意罢免的票数仍达约四成,显示“抗中保台”的论述未来在选战中仍可能被民进党持续操作。然而,从整体罢免结果来看,此类动员的边际效益已明显递减,尤其在台湾民众对政治对立与情绪煽动产生疲乏的氛围下,这张牌的效力势必受到更严峻的挑战。

民进党多年来在选举中持续操作“抗中保台”的策略,甚至将其作为政治斗争的手段。然而,这次罢免结果反映出民众更加关注经济发展、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等实质议题,并期待政治能回归理性问政与有效监督的正轨,而不是一再陷入意识形态的对立泥淖。

台湾社会主流民意仍期待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也希望民进党当局能采取更理性、务实的方式来面对两岸议题。

来源:环球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