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把子肉里的传承与温度:专访武岳庙把子肉创始人刘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7 09:20 1

摘要:在济南的街头巷尾,提到把子肉,“武岳庙”三个字总会被食客们频频提起。那一块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的把子肉,不仅承载着老济南的烟火气,更藏着一段跨越百年的家族传承与一份温暖人心的坚守。这道凝聚着时光味道的美食,已被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品牌自2019年创立

在济南的街头巷尾,提到把子肉,“武岳庙”三个字总会被食客们频频提起。那一块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的把子肉,不仅承载着老济南的烟火气,更藏着一段跨越百年的家族传承与一份温暖人心的坚守。这道凝聚着时光味道的美食,已被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品牌自2019年创立至今不过短短几年,却凭借扎实的品质迅速俘获人心,成为当地餐饮界的“现象级”存在。近日,我们专访了武岳庙把子肉创始人刘健女士,听她讲述这份“快速成长”背后的故事。

从百年秘方到品牌创立:老味道的新生与食客的偏爱

“很多人说我们‘火得快’,其实这味道早就在时光里熬了百年。”刘健笑着说,武岳庙把子肉的根,藏在一本泛黄的祖传食谱里。

据了解,故事要从清朝后期讲起。刘健的丈夫祖辈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美食家,祖辈擅长制作一道名为“把子肉”的佳肴。这道菜选料考究、工艺复杂,以精选五花肉为原料,搭配十余种香料,用特制酱油慢火煨煮数小时,成品肉质酥烂、酱香浓郁,在当时只有官宦富贵人家才能享用。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门手艺在岁月流转中渐渐失传,只留下那本食谱,被小心地收藏在家族的箱底。

“六年前,我先生翻出食谱时,纸都脆了,字迹也模糊。”刘健回忆,丈夫看着祖辈的批注,萌生了复原这道菜的念头。“没有具体标准,就凭着‘少许’‘慢火’这些模糊描述一点点试,光试肉就用了几十斤,大半年才摸到门道。”最终,他不仅复原了“把子肉”的精髓,还结合现代人的口味改良,让肉质更嫩、酱香更适口。

2019年,刘健和丈夫回忆在五岳庙摆摊的经历:“那会儿晚上出摊,一口砂锅炖着肉,周围围满了人,大家喊顺了口,‘武岳庙’就成了我们的招牌。”不同于只求“管饱”的快餐,他们从一开始就坚持“要让人吃好”——选带皮五花三层,炖得入口即化;配菜用新鲜时蔬,豆腐泡吸足肉汁,青椒脆嫩爽口。“刚开店时,有人说‘一块肉能做多大事’,但食客的反馈最实在。”刘健说,很多人从尝鲜变成回头客,有人每天下班都来,“有个老大哥说‘你们这肉吃着有家的味道’,这话比任何荣誉都珍贵。”短短几年,门店从1家扩展到多家,靠的正是这份“让食客吃好”的初心,“不是我们做得快,是大家愿意等、愿意信。”如今,这门从清朝延续至今的手艺被评为“非遗”,刘健更觉责任重大:“非遗不是噱头,是老辈人的智慧。我们得让这味道对得起食客的认可,也对得起祖宗的手艺。”

食材与管理:用“笨办法”筑牢口碑,让成长有底气

品牌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刘健坚守的“笨办法”——食材地道、品控严格、管理用心。这些看似朴素的原则,恰恰是武岳庙能站稳脚跟的底气。

“做餐饮,食材是根。”刘健说,为了找到满意的五花肉,她和丈夫跑遍济南找遍正规的供应商,最终选定正规大品牌的供应商,不仅是肉,酱油用老字号酿造的,香料选当年新货,连葱都指定章丘大葱,“差一点,味道就不对了。”

每天凌晨三四点,刘健都会和采购团队去市场选菜:“新鲜菜一眼就能看出来,叶子挺拔、根茎结实,蔫了的再便宜也不要。”食材运回后,还要过“多道关”:肉反复清洗去血水,蔬菜浸泡去杂质,豆腐泡逐个检查有无黑心。“有次供应商送的肉稍不新鲜,我当场退了,哪怕当天肉量少点,也不能砸招牌。”

制作过程的品控更是“锱铢必较”:“把子肉必须炖满3小时,少一分钟都不行。”刘健介绍,从生肉焯水、炒糖色,到加香料、慢火煨煮,每步都有标准,“炒糖色火候差一点就会苦,必须由老师傅盯着。”店里还设了品控岗,每天第一块肉由品控员先尝,达标才能端给顾客。

随着门店增多,管理成了重中之重。“用人先看责任心,再看手艺。”刘健说,老员工居多,新员工必须先在后厨打杂三个月,熟悉食材处理和制作标准才能上手。门店实行“每日三查”:早查食材新鲜度,中查操作规范,晚查卫生清洁,“连擦桌子的抹布都分区域用,不能含糊。”“有人劝我们快速扩张,我总说‘慢慢来’。”刘健认为,品牌成长不在速度,而在根基,“现在最重要的是练好内功,把每家店的品质稳住。食客的认可不是终点,是我们不能跑偏的方向。”

公益路上的坚守:让烟火气里藏着人情味

在武岳庙的门店里,除了肉香,还有一股温暖的“人情味”。多年来,刘健和团队坚持做公益,慰问退役老兵、关爱孤寡老人,让这道非遗美食多了份温度。

从品牌创立初期,刘健就坚持每年建军节前夕带员工慰问退役老兵,炖上一大锅把子肉看望老兵:“老人们吃着肉,讲过去的故事,有的说‘这肉比当年在部队吃的还香’,听得我们心里热乎乎的。”孤寡老人也是她的牵挂。她会带着员工去养老院,送热乎的饭菜和生活用品。“有位张奶奶,儿女不在身边,每次我们去,她都拉着我的手说个不停,说我们像她的孩子。”刘健说,“做这些不图啥,就是献上企业的一片爱心,让自己心里有责任感。做生意不能只盯着钱,得有点温度。未来公益会一直做下去,就像这把子肉,既要守住老味道,也要传递暖人心的力量。”

从2019年创立时的小心翼翼,到靠口碑赢得的快速发展,武岳庙把子肉的故事,藏着传承的重量,更藏着对食客的诚意。正如刘健所说:“一块把子肉,看似简单,却要对得起百年手艺,对得起食客的信任。只要大家还爱吃,我们就一直做下去,让这烟火气里的温暖,慢慢沉淀成更长久的味道。”

编辑:曹梦佳 校对:刘恬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