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就在前几天,锤子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了2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2142 万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首发|明见局
作者|柯柏妮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就在前几天,锤子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了2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2142 万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此次锤子科技被强制执行,再度将罗永浩及其背后复杂的债务问题拉回公众视野。
锤子科技成立于2012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管志良,注册资本约3149.8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广泛,包括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承办展览展示活动等。主要人员信息显示,罗永浩在该公司担任董事长并持股约23%。
锤子科技“债务雪球”不断滚动
据悉,锤子科技的债务问题最早可追溯至2018年,彼时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彻底停摆。最初,罗永浩对外称欠债6个多亿,但在还债过程中情况变得愈发复杂。
由于各种官司纠纷带来的额外赔偿、滞纳导致的各种罚款,以及2022年底出现的新债务情况,使得债务总数远超最初预估,一度增加到了13亿。
截至2024年8月,罗永浩通过各种方式累计还债8.24亿元。其中,2020年4月开始做直播电商公司,税后以现金还债5.48亿元;2018年把手机团队和知识产权转让给字节跳动获得1.8亿元;2018年资金链中断后,剩余物料抵债6600万元,变卖剩余资产还债近3000万元。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债务尚未结清,锤子科技供应链的债务目前有约1400万尚未结清,这部分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全部还完。
罗永浩与郑刚的纠纷因何而生?
在锤子科技的债务纠纷中,罗永浩与紫辉创投CEO郑刚之间的1500万借款诉讼备受关注。
2016年10月,郑刚旗下的苏州紫辉盛网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和苏州紫辉天马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与锤子科技公司签订《贷款协议》,约定向锤子科技提供500万元和1000万元的两笔无息借款,用于公司日常经营,贷款到期时间为2018年7月。
到了2018年7月,双方续签协议将贷款展期至2023年6月,同时约定贷款利息按照年利率6%计算,到期还本付息。而贷款到期后,锤子科技并未偿还这笔借款。
今年5月18日,郑刚发视频称与锤子科技借款1500万的诉讼已经打赢,法院判决锤子科技偿还借款1500万元,并按照年利率6%支付利息,承担诉讼费共计约12.7万元。锤子科技认为6%利率高并提起上诉。
6月25日,郑刚公布了二审判决书,二审法院支持了郑刚主张锤子科技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诉求,未采纳锤子科技公司主张借款期内按约定6%利率,超过借款期按市场贷款利息率支付利息的观点。
对此,罗永浩曾回应,锤子科技当年向郑刚的机构借款属实且到期未还,但基于“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考量,他会优先还其他债主的钱,郑刚的这笔钱会在最后一笔还债款中处理。
罗永浩还指出由于郑刚发起了无赖诉讼回购,并且在网络上“造谣诽谤”,需要郑刚发视频诚恳道歉,他才会替锤子科技还这笔钱。
而郑刚则回应称,就算是1500亿罗永浩送给他也不会要,不可能给罗永浩拍视频道歉。双方各执一词,矛盾难以调和。
仍有好几个亿的债务,“真还传”能否继续书写?
罗永浩曾凭借直播带货在债务偿还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其“真还传”一度成为商业圈热议的话题。
此次锤子科技被执行2142万余元,不仅对公司信誉造成了负面影响,也让罗永浩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对于罗永浩而言,他仍需继续努力寻找更多途径来偿还剩余债务。目前,他还有新增的6个亿债务,这源于锤子科技当年融资时获得的国有资本的3个亿投资和3个亿借款。
此前罗永浩曾透露决定以现金方式100%偿还6亿本金,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从锤子科技的角度看,公司已处于艰难的境地,若不能有效解决债务问题,未来发展将举步维艰。或许,寻求资产重组、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或是进一步处置剩余资产,成为锤子科技摆脱困境的可能选择。
锤子科技被强制执行这一事件,是其长期债务问题的一个缩影,也反映出创业公司在面临资金困境和债务纠纷时的无奈与挣扎。
罗永浩与郑刚的借款纷争,更是将锤子科技内部的矛盾公开化。未来,锤子科技和罗永浩将如何应对这些复杂的局面,“真还传”能否继续书写下去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请谨慎辨别)
来源:明见局